三座绕城立交加速淄博大城市“展翅”

鲁网淄博11月12日讯 备受市民瞩目的绕城大立桥建设有了新进展。11月10日记者实地踏访鲁泰大道与原山大道交叉路口、原山大道与昌国路交叉路口和鲁泰大道与鲁山大道交叉路口3座绕城大立桥建设工地时看到,现场的工人们正在安全有序地施工,打基础、架桥墩……3座互通式大立桥建设已初步规模,像展翅的蝴蝶,为淄博主城区快捷线建设再添新景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建设工地上都设置有各种安全展示平台和环保实时显示屏,PM2.5、噪声、湿度、风向可实时更新,工地施工负责人根据提示,可随时调整工地上的环保措施。“工地上扬尘治理要符合要求,噪声不能超标,湿度小了就得用雾炮,确保工地建设速度快,环保也达标才行。”采访中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立交桥是道路交通的减压阀,是奏响城市发展的节拍器,美丽淄博也正在用这种空间分隔的方式,消除路面交叉车流的冲突,而几座围绕互通式大立桥的建设正是我市大城市建设再加速的标志。

原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桥工程监控无死角盲区

上午9点30分,原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桥项目施工现场,仍是一片繁忙景象,吊车吊着钢筋正在作业,空中不时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记者注意到,现场设置了多块安全事项展板,其中箱涵与现浇箱梁施工是工程的重点难点项目,工艺流程图上详细介绍了操作顺序与详细步骤,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据山东世通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明林介绍,工地每天开工前他们都会对劳务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实名签字按手印,岗前安全交底后方可进行作业,严格落实岗前交底制度。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非施工作业面裸露土方、土堆及路基边坡坡脚位置,都采用了防尘网进行覆盖,为有效防治扬尘污染,结合本工程易造成的扬尘污染源,同时开展项目施工扬尘整治工作,并在拌合站、施工现场安装扬尘监测设备实时监控。

刘明林告诉记者,在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的组织下,他们创新性地在淄博市互通立交工程建设中开发研制了淄博市城市立交施工现场管理管理平台APP,通过登录手机软件,不仅能每天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进度、质量、环保文明施工、人员在岗等情况,而且可随时对工地进行监督和工作指导,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整治。高科技信息化融入施工管理,不仅能确保工程监控无死角盲区,而且大大提高建设速度,更安全管理更规范。

记者了解到,这座立交桥规划道路主线为标准车道数量双向8车道,断面组成为34米机动车道、两侧3米分隔带、8米辅路、5.5米慢行一体,设置渐变段与现状道路衔接。目前,工程建设正在提速,部分附属设施建设已基本成形。该工程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工,计划2019年竣工。

原山大道-昌国路互通立交桥 VR体验安全生产

10点20分,原山大道-昌国路互通立交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建设工地上忙碌。记者注意到,项目部设置了VR安全体验馆,这是一项新技术。据介绍,该体验馆采用成熟的VR、AR、3D技术,结合VR设备及电动机械,全面考量工地上的安全隐患,体验者头戴VR头盔设备,置身于模拟施工环境中,分别体验多个安全事故如施工中脚架倒塌发生时的严重后果,分析事故原因、防范措施。“每一次体验都有一种生死一线的感觉,感受很深,在施工时也更加注意规范操作。”一位正在施工的建筑工人说。

据施工单位山东泰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施工安全文明,选用取得合格证的三类人员,他们要求,特种工种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上岗证,工地进出都有专人管理,还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我们对工程中深基坑、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对重大风险工程采用高清摄像实时监控,并安排专人进行视频值班,发生突发情况,第一时间上报项目负责人。现场设置的安全通道、安全围挡都能及时跟进施工进度。”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施工现场设置了安全防护用品展示台,配备了灭火器具、安全帽自取处,都放在了取用方便的地方。据了解,该项目部制定了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并多次组织演练,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对事故展开有组织的控制和救援。

据了解,该立交桥工程为半苜蓿全互通立交,西向北、南向西通过两条环形匝道连接,东向南、北向东通过两条半定向的匝道连接,地面辅道在与主线及匝道相交处下卧作为负一层,昌国路为一层,原山大道上跨昌国路为二层,是从西南部进出主城区的交通要道。该工程计划明年底竣工。

鲁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桥 风险告知打造百年工程

在鲁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桥施工现场,记者注意到,工地上设置了许多风险告知牌,亮眼的各种环保检测显示屏正在实时展示当天的天气和环保状况。据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宋勇介绍,针对工地上存在的风险点、风险源、风险级别、可能出现的后果,他们在工地上设置了各种展示平台,每个项目的风险责任人全部进行公示。“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谁的问题,全部一目了然。”他说,这样能确保工程质量,打造百年工程。

记者在施工现场发现,有的桥墩墩柱已成型,有的还被包裹着进行养护。“采用喷淋养护措施,能减少人工养护过程产生的不安全因素;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清晰直观地了解具体施工工艺和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养护质量。”施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视频监控外,还有无人机航拍,定期对整个施工区域进行无死角航拍,并及时将影像资料上传群共享,对存在问题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处理,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环保监控。记者注意到,施工现场地面一直保持湿润状态,据介绍现场及便道每隔20分钟都会进行洒水、清扫,同时使用专业路面扬尘抑制剂喷洒路面,扬尘控制效果明显。“我们有支17人组成的安全环保扬尘防治队伍,每天定时洗刷围挡、安全标志标牌,对损坏围挡、标牌、水码及时更换,严格按照扬尘防控的相关规定,落实6个100%。”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鲁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桥为苜蓿叶型设计,互通立交范围内鲁山大道改造总长度为2166.4米,鲁泰大道改造总长度为2496米;匝道全长3914米;互通内地面辅道全长5142米。“目前A集散第三联钢筋绑扎完成,采用两步浇筑施工工艺,准备浇筑第一步混凝土;A集散道第一联支架搭设完成80%,C匝道现浇正在补进行支架预压。”宋勇说,立交桥项目计划2019年12月31日竣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