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蔣介石的同班同學,黃埔軍校的實際創建者,卻出家為僧

提起黃埔軍校,大家都知道它的創立者是孫中山,校長是蔣介石,國民政府正是憑藉著創建黃埔軍校,招攬全國的優秀青年,最終打敗了各路軍閥。

其實,在黃埔軍校的歷史上,還有一位重要的人物一直鮮為人知,就是王柏齡,堪稱黃埔軍校實際上的創建者。

這是蔣介石的同班同學,黃埔軍校的實際創建者,卻出家為僧

王柏齡1889年出生於江蘇揚州,18歲時考入了保定陸軍速成學堂,也就是保定軍校的前身。正是在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王柏齡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誰呢?蔣介石。

王柏齡比蔣介石小兩歲,但兩人分到了一個班,成為同班同學。之後,兩人又一起被選派到日本留學,在東京振武學校,兩人仍然是同班同學,並一起加入了同盟會。這樣的關係,自然非同一般。

武昌起義爆發後,王柏齡回國參加革命,一直堅定地追隨中山先生,從辛亥革命到二次革命,再到護法、護國戰爭,表現得都很不錯,還被請到雲南陸軍講武堂當了高級教官。

1923年,蔣介石邀請老同學王柏齡到廣州。由於王柏齡多年的軍校生涯,再加上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功臣的身份,孫中山在籌備黃埔軍校的時候,很自然就想到了王柏齡。

這是蔣介石的同班同學,黃埔軍校的實際創建者,卻出家為僧

(圖:王柏齡(右)與孫中山、蔣介石、何應欽合影)

在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的名單中,王柏齡的排名僅次於蔣介石,擔任教授部主任,請注意,副主任是我們的葉帥。當時,因蔣介石要陪伴在孫中山身邊,還擔任粵軍參謀長,忙得抽不開身,所以,在黃埔軍校的創辦、招生以及學員訓練過程中,王柏齡才是實際上的負責人,出力甚多。

王柏齡作為同盟會元老、蔣介石的密友,而且還是黃埔軍校的籌建者,用現在的話說,是要靠山有靠山,要資歷有資歷,以後的發展可以說是無可限量。

但事實上,王柏齡的人生巔峰很短暫,短短几年後就淡出了國民黨的軍界、政界,成了一個閒人。那麼,王柏齡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呢?

其實,王柏齡辦學校還行,但打仗可以說是一塌糊塗,而且這個人品行也不好,做事很沒底線,沒幾個人喜歡他。

第一次東征期間,在國民革命軍生死攸關的時刻,身為教導二團團長的王柏齡卻臨陣脫逃,丟下部隊跑了,差點導致全軍覆沒。

這是蔣介石的同班同學,黃埔軍校的實際創建者,卻出家為僧

臨陣脫逃可是大罪,按理說不槍斃也得撤職,但王柏齡到底是關係戶,不僅沒有任何處分,反而還高升了,擔任第一軍副軍長兼第一師師長。要知道,這支部隊可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中下層軍官是清一色的黃埔畢業生,足見老蔣對他的厚愛。

但是,王柏齡到底不是打仗的料兒,北伐戰爭開始後,王柏齡作為第一軍副軍長帶兵出征,結果在南昌戰役中,王柏齡由於輕敵,部隊潰敗,而他自己再次腳底抹油,導致第一軍群龍無首,慘遭大敗。

南昌戰役後,第一軍的黃埔精英損失慘重,國民黨內一片叫罵聲,蔣介石也頂不住壓力,最終只能將王柏齡撤了職。

從那以後,蔣介石也不敢再重用這位老同學了,就將他調離部隊,安排了一個每月能領600大洋的閒差。

而王柏齡也很知趣,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賦閒之餘經常去拜佛。後來,王柏齡乾脆辭掉了所有職務,拜了印光法師為師,潛心皈依佛門,做了和尚。

這是蔣介石的同班同學,黃埔軍校的實際創建者,卻出家為僧

(圖:印光法師)

1942年,王柏齡在成都去世,終年53歲。畢竟曾是國民黨的檯面人物,他去世後,國民黨軍政要員都送來輓聯,場面很轟動。

值得一提的是,王柏齡的職場失意,也成就了另一個人,就是何應欽。

早年的王柏齡與何應欽,堪稱蔣介石的左膀右臂,而且在東征之前,王的地位還高於何,但無奈王柏齡總打敗仗,而何應欽卻捷報頻傳,還幾次在危難之間救了蔣介石。這麼一對比,老蔣自然知道誰更值得重用了。

除此之外,王柏齡在籌備黃埔軍校期間,經常抽菸喝酒,不務正業;而相比之下,何應欽生活比較自律,工作也勤奮,甚至為了工作直接住到黃埔軍校裡,這讓蔣介石對他的印象也非常好。

無能者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把優秀者襯托得更加優秀,對王柏齡的好感漸漸消失之後,蔣介石開始重點提拔何應欽,使其一度成為國民政府的二號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