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個春節:求了個“中下”籤

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個春節:求了個“中下”籤

1949年初,杜聿明集團30萬大軍被人民解放軍包圍在徐州西南一個叫陳官莊的地方,陷入絕境。此時在華東野戰軍的新年聯歡會上,解放軍戰士自編自演了話劇《蔣介石過年》。由一名從國民黨軍隊解放過來的戰士,根據漫畫的形象化了妝:腦袋上貼著兩塊紗布,左腋下撐著一支拐,右手拿著一隻破碗。他一唱三嘆:“前年國軍大進攻,我過年吃的是魷魚燒海參。去年國軍吃敗仗,我過年吃的是炒三樣,諸位要問哪三樣,青菜蘿蔔辣椒醬。今年眼看要垮臺,要碗豆腐渣都要不來……”逗得大家前仰後合。這當然是解放軍戰士們對蔣介石過年的一種調侃,而這一年真實的蔣介石是怎樣過年的呢?

除夕前一天,決定把行政院遷到廣州

1949年的除夕的前兩天,也就是1949年1月26日,蔣介石得知李宗仁命令釋放自己關押多年的仇人張學良、楊虎城,以買各方之好時,痛恨之情驟然燃起。當天,蔣介石就在日記中忿忿地寫道:“德鄰專以民主自由名詞,為其討好共匪、投降共匪之準備,是亦其毀滅政府基礎唯一之方針。”稱“此乃必然之事,而餘愚拙,未先計及耳”。27日,又在日記中寫道:“李之必然置我於陷阱及其掠奪一切之心,未到五天已昭然若揭矣。”

就在1月27日這天,李宗仁致電毛澤東,聲明他同意在八項條件基礎上談判,請中共迅速指派和談代表。蔣介石看到通告後痛斥李宗仁“肉麻乞降誠不知天地有羞恥事,而共匪連日廣播對其乞和代表及其本人之侮辱諷刺,無所不至,而彼反厚顏無恥若此,可痛極矣”。

李宗仁在回應中共和談問題上未與行政院長孫科商量,也未經中常會和中政會討論。當日,蔣介石打電話和孫科聯繫,要孫抵制李宗仁,把行政院遷到廣州。孫科唯蔣命是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就急急忙忙地帶著內閣要員離南京到上海,並議決於2月4日將行政院遷往廣州,與此同時,蔣介石也決定將中央常務會議移往廣州舉行,以便進一步控制行政院。由於這一變故,中共於2月5日發表廣播聲明,不承認李宗仁南京政府。對此,正中蔣介石下懷,他非常高興。

除夕夜,慰問駐溪口的軍官

大年三十這天晚上,蔣介石在武嶺學校禮堂舉行除夕盛宴,慰勞駐紮在浙江溪口的警衛部隊團以上軍官,他向大家祝賀新春之後說:“諸位,家貧出孝子,國難出良將。黨國之命運關乎諸位之榮辱,民眾之生息!當我們走上坡路時,別人跟著我們跑,這不稀奇;而我們走下坡路時,你們從各地費了不少周折,來到我們跟前,這才是最難得的啊!”他兩眼含淚,繼續說:“反共不會孤立,美國必然會出兵干涉。上海有湯司令守衛,只要我們守住長江,守住上海,美國不可能不出兵。即使往最壞處打,也能打出個隔江而治的結局。來來,大家舉杯,為我們反共大業的最後勝利乾杯!”

蔣介石忖度這很可能是在家鄉度過的最後一個春節了,所以十分珍視。大年三十晚上,又與兒孫輩一道,在祖居團聚飲屠蘇酒,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據蔣經國日記稱:“1月28日,適逢農曆除夕,蔣介石全家在報本堂(豐鎬房)團聚度歲。同來溪口度歲者,有國民黨要員張群、陳立夫、鄭彥棻人。”溪口方圓50裡的父老鄉親都趕到溪口鎮,向蔣氏父子拜年祝福。奉化鄉間,每逢過年過節都時興舞龍燈、踩高蹺。除夕之夜,蔣介石暫時忘記戰事,一家人也其樂融融。

經過28日除夕夜,蔣介石的心情稍有緩和。1月29日,大年初一早晨,蔣經國陪著專程來溪口的張群、陳立夫等,向蔣介石拜年,講了不少“新年大吉大利”之類的恭賀話。蔣介石苦笑著說:“念一年又過,新年如何,實難想象,但願真能逢凶化吉又呈新氣象。” 然後大家一同去晉謁蔣母之墓,上山攝影留念,再同往報本堂敬祖,復受鄉族親友賀拜,又再到周圍各處蔣家宗族祠堂,甚至驅車遠赴寧波蔣公祠敬祖。晚上大家聚餐,並觀劇。一天下來,熱熱鬧鬧,蔣介石的心情大為好轉。

大年初二,求了個“中下”籤

大年初二,黃少谷應邀趕到溪口,並受到蔣介石的召見。蔣介石“決定將中央黨部先行遷粵,就現況加以整頓,再圖根本改造”的決定告之黃少谷,並全權交黃少谷辦理。最後,他又無限感慨地說:“本黨非徹底改造,斷不能從事復興革命工作。”

這天,蔣介石來到溪口武山廟,決定到武山求神靈指點。蔣介石從小跟隨其母出入佛門,很迷信。在侍衛的簇擁下,蔣介石身穿黑袍,來到武山廟。他親手燃上香燭祈禱。然後閉上雙眼。捧起籤筒,求了一簽。只見是“中下”籤。簽上寫的是“大意失荊州,關公走麥城”。他又求一簽,上寫“困居長坂坡,失陷落鳳城”,下注“出師不利,喪妻失偶,早求退路”。蔣介石不禁一陣顫抖,站在旁邊的侍衛忙說:“這種事,信則有,不信則無。”偏偏蔣介石是虔信不篤,斥責侍衛:“不許亂講!武山廟的菩薩是很靈的。”

1月31日,大年初三。蔣介石在寫“本月反省錄”時,談及戡亂失敗及自己下野原因時,或歸因於蘇聯,或歸因於美國,甚至英國。

2月2日,正月初五。下午,蔣介石帶著蔣經國、蔣孝文從小路翻山越嶺,行向奉化縣城。蔣介石之所以棄車坐轎,就是為了重遊故地。蔣介石領著兒孫,一邊漫步,一邊向孫兒講著古老的神話傳說。下午5時,蔣介石一行來到縣城。奉化縣城是蔣介石小時常來之處。兒時的蔣介石經常隨母親到鎮上寺院進香拜佛,蔣介石心裡清楚,這次恐怕是他最後一次在這裡進香拜佛了。

在溪口過年,想的是“另起爐灶”

1949年的元宵佳節,溪口鎮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溪口人素來重視元宵節。今年因有蔣氏父子還鄉,元宵盛景更勝往年。蔣介石特地從上海、杭州招來京劇、越劇名角在溪口連臺大演。這天,蔣家祠堂擺上了許多酒桌,奉化縣縣長和武嶺學校校長及蔣家族人和親鄰一一在座。其中有蔣介石過去的機要室主任毛慶祥的老父毛紹遂,任過蔣介石的侍衛長的王世和的父親王良鶴。蔣介石強作歡顏地說:“今天請諸位來喝杯淡酒。往後麼,請諸位到南京去喝酒。”

為粉飾太平安定人心,蔣介石作了讓溪口百姓歡度春節的指示,故自除夕之夜直至元宵呈現一派節日景象,幾乎每晚都有戲演。隨從幾次勸他去街市觀景,他都心灰意懶地推辭,只去武嶺學校看過一次戲,說是與民同樂歡度春節,但也只看了十幾分鍾便索然離去。

從1949年春節期間,即自1月30日大年初二起,蔣 介石在鄉下專注的重心就開始發生了某種變化。除了繼續遊山玩水和處置個別軍政事務外,他主要關注的只有兩件事,一是青島駐軍的撤退問題;一是中央銀行存金的運輸問題。蔣介石在2月10日日記所記,周宏濤當日由上海來報,稱中央銀行存金已大部如期運抵廈門和臺灣,蔣得訊後如釋重負。在溪口的大多數時間裡,蔣介石明顯地開始考慮他的那個“另起爐灶”的計劃,即開始用心於黨務改造和軍隊制度建設等問題了。

按照他剛回到溪口時認定的“此次之失敗最大原因乃在於新制度未能適合現在之國情與需要”、“而舊制度已先放棄崩潰”、“建國救民之基本條件完全失去”的觀點,他在春節期間已開始具體考慮改革方案問題,並明白告訴張群、陳立夫等,稱“非徹底再造不能復興革命也”。他為此甚至暗下決心,要建立獨立自強基礎,不再受外力所壓制,應“終身服務於黨務,領導革命,而不再當政”;至少“亦須在野五年,奠定民眾基層工作,再出而當政”。

不過,歷史沒有留給蔣介石這樣的機會,隨著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南京國民政府也宣告結束。1949年12月,雲南、西康兩省同時宣佈起義。12月10日,蔣介石倉皇逃往臺灣,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返回大陸。

每逢佳節倍思鄉

1949年倉皇赴臺後,蔣介石再也沒踏上過故土。從蔣介石日記中可以觀察到,每當天氣爽冷,或看到杜鵑、梅花、月亮,蔣介石總會觸景生情、遙想大陸。而農曆除夕,則是蔣介石鄉愁最濃之時。蔣介石認為金門的氣候、民情與故鄉相同,乾脆將金門“卻把他鄉作故鄉”。

1953年2月13日,蔣介石在高雄過除夕,在日記中寫道:“團飲酴酥,比之在故鄉過年,則何如?甚念鄉間親友,不知作如何情況矣。”1955年1月25日,大年初二,蔣又記下:“舊曆除夕與元旦餐食如烤芋艿、烤花生、米焙醬、三鮮、糊啦等故鄉過年風味應有盡有。” 1958年2月27日,大年初十,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無根之萍,無源之水”8個字,這或許是其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1958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時,蔣介石忍不住寫道:“近日常念少年在家鄉度年快樂情景,五王廟燈頭戲與蕭王廟大拜,以及童昏時代先慈對我追述兩歲時看到孫家大曬場水潭上,搭樹綵牌樓其燈燭反映水中,顯現我高興奇異等閒話,皆使我至今仍不能忘懷也”。

因此,每到農曆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蔣介石便會在當天或稍後,邀集在臺親屬和部下團聚,一起吃飯、下棋、看電影,排解思鄉之苦。

過節費多一張要收回 春節前夕,蔣介石照例要給副官們一點賞金,往往由蔣介石親自點清了給。蔣介石的貼身侍衛翁元曾經回憶:“有一年春節,我在‘總統府’老先生辦公室旁邊的小房間待命,忽然聽見侍衛官叫我,說‘總統’叫我進去。起先我是一愣,以為有什麼事情,我毫不遲疑走進辦公室,一眼看見他正打開自己的皮包,數著一疊嶄新的10元新鈔,那是當時面額最大的鈔票,他輕輕叫了我一聲,我走到距他的辦公桌前方數步遠的地方,筆直站在他那兒,老先生以一種很慈祥的口氣開口了:‘翁元!這是我給你的獎賞,你要好好地用,不要浪費!’正當他把鈔票往我手上遞來時,覺得不對,又把手縮了回去,坐下來再數點一遍,數著數著,發現多了一張,又從中抽了回去,再小心翼翼地把那沓鮮紅的10元紙鈔,遞到我的手上。”

蔣介石用錢一向很節儉,吃飯也不鋪張。蔣家的廚師蔣茂發20歲就和蔣介石來臺灣,專為蔣家人做菜,他回憶,蔣家平時的餐飲並不奢侈,只是每逢過年,才會豐盛一些。每到大年三十吃年夜飯,蔣介石都會點一道他最愛吃的“五福臨門”,這道菜是蔣介石過年宴客時必點佳餚。“五福臨門”的主料是可以促進血液循還的白果炒鴿丁。再就是以黃酒、紹興酒醃三天的醉雞拼盤;蔣夫人過年必點年菜是一份烤煎八分熟的沙朗牛排,另外還有需用3尾的明蝦做的沙拉。

進入上世紀70年代,蔣介石的身體每況愈下。1975年除夕,蔣經國在日記中寫道:“父親臥病以來,多次均能轉危為安,此乃天意,佑我邦家。惟望兔年開始復元,是兒之大願也??”這一年蔣介石88歲。不到兩個月之後,1975年4月5日,蔣介石便撒手人寰,他再也沒有機會回祖國大陸過一次春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