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凉了,产蛋就会出现下降,是咋回事?

深冬即将到来,天气也越发寒冷,在这个季节,产蛋率低,蛋壳质量差,颜色淡是鸡群常见的症状。很多养殖朋友反馈,入冬以来

蛋鸡产蛋率降低,用了各种办法,刚开始会有点效果,但慢慢产蛋率又会降下去。

那么,造成蛋鸡产蛋率低,蛋壳质量差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整理出了冬季引起产蛋下降的最常见的问题和大家分享:

1

营养物质缺乏

天气凉了,产蛋就会出现下降,是咋回事?

冬季寒冷天气下,为维持机体温度,蛋鸡新陈代谢加快,对能量需求会显著增加,同时会加大蛋白饲料的损耗,若饲料中的营养浓度低或达不到蛋鸡正常的生理需求,则会引起产蛋下降。另外,饲料中钙、磷、维生素供应不足,也会引起蛋壳质量下降问题。

2

应激因素

由于天气变化、气温骤降、饲料变化、停电、停水等外界刺激,均会引起蛋鸡产蛋下降问题。在这个季节,特别要注意气温骤降造成的冷应激。

3

霉菌毒素中毒

今年的新玉米收获时节,恰逢连绵阴雨天气,玉米湿气重,极易发霉变质,使得霉菌毒素含量很高。到新玉米大量上市后,广大养殖朋友用到饲料中投喂,引发蛋鸡霉菌毒素慢性中毒,使其发生肝脏病变、卵泡坏死等,造成产蛋下降。

天气凉了,产蛋就会出现下降,是咋回事?


4

脂肪肝

脂肪肝是家禽养殖中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话题,且鸡只发生脂肪肝的情况主要发生于蛋鸡,这与蛋鸡饲养周期长有很大关系。无论是肉鸡还是蛋鸡,为了维持其高产稳产,饲料中的营养全面丰富是必然的,并且由于蛋鸡饲养周期长,脂肪日积月累沉积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肝脏中脂肪过剩会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引发蛋壳质量差、产蛋下降。

预防及提高产蛋率的措施

1、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浓度,适当增加钙、磷、维生素、蛋白与能量,保证蛋鸡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注意鸡舍保暖,避免气温骤降对蛋鸡产生不利影响。

3、定期对蛋鸡肝脏进行调理。俗话说,肝脏质量决定产蛋数量:肝脏是卵黄形成的重要器官,负责将原料输送到卵巢、卵泡内合成卵黄,因此肝脏的健康直接决定产蛋的数量。

肝脏中脂肪、毒素蓄积过多,会对肝脏造成极大负荷,影响蛋鸡的产蛋质量。所以,应定期对肝脏进行调理,排出肝脏毒素,保护肝脏健康,才能保证产蛋率。

天气凉了,产蛋就会出现下降,是咋回事?


让蛋鸡在冬春季不停产的解决措施:

1、增加营养,加强饮水:冬季和早春气温寒冷,蛋鸡自身消耗能量增加,需要从饲料中采食给以补充,饲料要多样化,饲喂次数要增加,日常喂些细砂或煤灰渣,让其自由采食、砂浴和帮助消化,每天喂37℃左右的温水。

2、加强光照和环境管理:光照不仅可促进母鸡脑垂体腺激素的分泌,而且能增强母鸡的体质,使母鸡产蛋后活力旺盛和增强抗病能力。通常在蛋鸡舍内安置电灯,采取定期开灯,光照时间保证每天光照14~16小时。日常注意蛋鸡舍内干燥、通风透气。

3、防寒保暖: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冬季及早春的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除注意防潮、防湿外,并加强舍内透光,夜晚低温,要在棚外堆放垫草保温。

4、疫病防治:早春是各种病菌、微生物繁殖季节,易发传染病。鸡舍内外墙壁用石灰水粉刷,运动场地用石灰或草木灰消毒外,在风和日暖的大好晴天,驱鸡群晒晒太阳外,并对鸡舍内外进行大扫除、大消毒。

虽然蛋鸡冬春季产蛋率下降是一件能够理解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蛋鸡产蛋更多,也就是为了农户自身的利益了。所以在冬季来临时,养殖户们还是要多采取一些解决措施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