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與大家一起探討及分享管理方面的內容!

(私信給吳老師留言:視頻;即可免費領取1小時40分鐘的企業績效激勵內訓視頻)

阿里巴巴家大業大,馬雲的成功離不開對員工績效的管理。

廢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看阿里是如何設計企業的績效管理的。

馬雲的人效績效管理:

1、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2、欣賞有價值的失敗,獎勵堅持拿到結果的努力

3、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偌大的阿里巴巴,對績效管理的設計就這麼簡單?!

不過,事實就是這樣。馬雲如此設計績效,是因為它符合阿里巴巴的實情,因為阿里多數員工都在做銷售,想盡辦法的去拓展渠道、開發資源。既然是做互聯網的,當然也離不開龐大的程序員群體。馬雲同樣要求的他們要做出花樣!這就需要員工對工作極大的積極性了。

馬雲的績效管理,妙也妙在了這個地方。為什麼這麼說?且看分析!

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欣賞有價值的失敗,獎勵堅持拿到結果的努力

激勵一:

鼓勵員工,認真、積極、向上!(經濟上,有獎勵)

認同員工、包容員工,激勵員工,堅持努力!(思想上,有鼓勵)

直接作用: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那企業具體該如何操作才能達到此激勵效果呢?

推薦模式:積分式激勵模式

積分式怎麼操作?

1、建立積分標準。

把員工日常的工作內容,寫出來,並配上分值。比如:銷售人員,每打一個電話得2分,進賬得10分。

只要完成了工作就可以得分,只要做出了好的結果就可以獎分獎券!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2、部門之間積分PK。

每年/季度/每月/每週,選出公司積名前三的部門和個人,並進行獎勵,以單元數據為依據。

為什麼要這樣設置?

就算某個部門,或者某個員工,這個月輸了,下個月還可以繼續努力,衝到第一,避免優秀人員總是那麼幾個人。優秀的人會一如既往優秀,但其他人也有機會逆轉。

部門積分和個人的PK,有壓力有動力,讓各個部門瞬間凝聚在一起,團隊氛圍更好,凝聚力更強,每個人都有責任為團隊做出貢獻,而不至於充當公司的看客。

當企業積分氛圍已經建立,則可以考慮做負激勵,對積分靠後的幾名進行適當懲罰。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3、獎分獎券。

獎券是抽獎用的,上面必須寫明員工姓名,得獎券的原因,獎券人和時間。

通過獎勵、宣佈、抽獎,三個環節對獎券理由的宣讀,這樣員工做得優秀之事,好人好事,多次被強調,內心榮譽感滿滿。員工也因為得到某個工作得到一張券,抽到快樂大會大獎,內心會越發感激公司,更加努力工作,以獲得更多獎券。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在積分標準之外,只要員工做出了優秀之事,特別之事,分外之事,老闆或者部門管理者有權利進行獎分獎券。

獎分獎券讓老闆以最低的成本,在第一時間給員工給予精神上的認可,激勵,讓員工備受鼓舞,從而更加努力工作。

每一個員工,每一天,都有機會獲得激勵,而不用擔心自己永遠得不到認可,得不到激勵。

4、積分軟件

讓員工通過軟件自助申請積分,並由管理員統一審核,並永久記錄在系統,簡單方便。

員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表現,都可以有積分數據來量化。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5、快樂大會

快樂大會是員工充分展示的平臺,讓平時緊張的神經得以釋放。總結工作、團隊互動檢閱,看看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需要改善。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消耗員工平時累積的積分,獎券,讓員工在快樂大會上抽獎,頒獎。

快樂大會的頻率可以是每季度一次,或者每半年一次,每個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每個企業每年都會搞年會,玩抽獎,中獎的概率大家都一樣,現在我們換一種玩法,用獎券抽獎,得到獎券越多的員工,中獎概率越大。

不管老闆送出多少獎券積分,預算不會改變,老闆不會多花一分錢。

但是每一個員工,每一次得到獎券,仍然會很開心,至少精神上得到了認可,而不是等待著遙不可攀的優秀員工評選。

6、讓積分和福利掛鉤。

全員激勵,不等於吃大鍋飯,而是讓每個員工都有機會得到獎勵,表現優秀的依然會得到更多獎勵。

積分累計越多的員工,可以獲得優先晉升機會,可以得到出國旅遊等福利...

而積分較少的,可以慢慢累計,至少拿到本月第一,或者本週第一,從而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積分式績效激勵模式解決了企業的以下問題:

1、找到哪些員工是真正優秀的、願意付出、最有創造力和執行力的員工。

2、如何更有針對性地激勵與公司共同發展、創造價值的員工。

3、員工對傳統的考核與評估結果不認同的問題。

4、將激勵短期化與長期化相結合的問題。

5、如何及時欣賞員工、認可員工的問題。

6、人才評估、選拔的公平性、有效性問題。

7、穩定和激勵核心人才的問題。

8、未來價值和未來激勵的問題

積分式核心價值

  1.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2.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3.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4.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激勵二:能者多得,並建立在團隊共贏的基礎上!

直接作用:無形之中,讓團隊開始互相溝通、學習,讓團隊更有活力!

那企業具體該如何操作才能達到此激勵效果呢?

推薦模式:關鍵成功因素月度薪酬激勵模式

與傳統薪酬、績效模式相比,此薪酬全績效模式著眼於五個要點:

1、大彈性、寬幅:

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因此,此模式要求從原來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於50%的部分用於寬帶激勵設計,通常比例鎖定在60-80%。

2、高績效高薪酬: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

·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

·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3、利益趨同:

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KSF認為員工工資應該屬於資本,員工是來創造價值的,根據自己的貢獻獲得相應的收益。

此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4、激勵短期化:

激勵設計有兩種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長期化,即三年以上。不過,任何激勵設計都不能忽視短期化的趨勢。沒有努力的現在,何談美好的未來。所以倡導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勵,再擴展到年度及長期。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1.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

2.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

3.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

實操案例解析:

第一步:首先需要填好:崗位初級分析表(模板)

姓名:張三,入職時間:2010年10月,調到本崗位時間:2011年10月

1.管理關係圖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2.崗位工作範圍概述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3.崗位工作職責列舉本崗位的主要職責,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序,以及各項職責應達到的目標(成果)、花費時間佔比。(備註:以月為單位測算)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續表: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填寫說明:花費時間佔比是指該項工作職責以月為單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佔總時間量的比率,通常採用估算法。例如,某項工作,前後需要做13天整,那麼其佔比約為50%(月以26~27天計);又例如,某崗位工作內容不太固定,每月需要花費約10天的時間來做上司安排的工作,可以書寫為“完成上司交辦的工作,工作花費佔比為10/26即38%”。各項合計應等於100%。

第二步 選取6-8個指標;

第三步 設立權重、定義:確定指標,權重分配,設計激勵規則;

第四步 分析歷史數據;

第五步 選定平衡點;

第六步 測算、套算;

方案設計詳細操作

詳細操作

1、將崗位原工資分解到核心K指標上;

2、每個K指標從數據分析找到平衡點;

3、每個指標超過平衡點即有獎勵,低於平衡點即有壓力;

4、每一個K指標:對於企業,是利潤增長的渠道;對於員工,是工資增長的渠道;

5、從此,員工工資越高,企業利潤也越高;

6、從此,員工和企業利益是趨同的,方向和目標也是一致的。

部分崗位的設計模板:

  • 餐飲廚師長方案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 企業招商部總經理方案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 某門店店長薪酬績效方案
馬雲為何會成功?因為他用了這樣的績效管理模式,但它極其簡單!

【薪酬全績效:能給企業帶來什麼?】

1、更注重勞資利益平衡,容易被員工接納,發揮快效價值;

2、既是一份加薪計劃,又是快速改善企業績效的系統方案;

3、打破薪酬剛性痼疾,構建激勵性、增長性的薪酬績效。

4、讓員工由被動工作變為主動幹活,充分挖掘員工潛能!

5、讓企業與員工利益驅同,思維達成高度統一。

6、讓老闆學會了如何分錢;

7、讓老闆解放了自己,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

.........

【薪酬全績效:能給員工帶來什麼?】

1、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2、漲工資:有多個渠道,漲多少與自己努力有關;

3、讓管理者變成一個經營者;

4、更好的發揮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創造企業更高的效益

5、解決每年被動的加薪,根據貢獻,實現為自己加薪!

原為世界500強企業高管,曾先後就職於臺企、民企、外企。瞭解各種企業的薪酬績效管理模式。

現為企業管理諮詢師。致力於幫助企業解決“薪酬績效”、“員工激勵”、“股權及合夥人設計”等績效管理難題!

對此,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歡迎評論、交流!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積分式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以下書籍,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瞭解更多》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