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而不羈:張瑞圖草書李白《月下獨酌》

張瑞圖是晚明時期最有創造性的書法家之一,年輕時即以擅書名世。時人將邢侗、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並稱為晚明"善書四大家"。與黃道周、王鐸、倪元璐、傅山並稱"晚明五大家"。

日本書壇亦極力推崇。從江戶時代起倭人就因黃櫱的隱元禪師東渡日本時帶去張瑞圖的書跡而熟知其人,對日本書壇影響甚大,張瑞圖被稱為"水星"。日人稱其書法"氣脈一貫,獨自風格"。

《明史·卷288·列傳186·文苑4·董其昌》:"同時以善書名者,臨邑邢侗、順天米萬鍾、晉江張瑞圖,時人謂邢、張、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遠甚。"

清·秦祖永《桐陰論畫》:"瑞圖書法奇逸,鍾、王之外,另闢蹊徑。"

鍾指三國·魏·鍾繇,王指東晉二王。鍾、王所創立的書風,歷經唐、宋、元的持續發展,已形成源遠流長的帖學傳統,並據書壇主流,其審美特徵表現為崇尚陰柔之美。

由元代趙孟頫樹立的妍媚柔婉書風,將鍾、王帖學傳統推向高峰,對明代產生了最直接的影響,追求外在形態的"姿媚"蔚成風氣。於是,明初出現了三宋、二沉等人端整婉麗的"臺閣體",明中形成了端莊典雅的"文派"書風。

狂而不羈:張瑞圖草書李白《月下獨酌》

狂而不羈:張瑞圖草書李白《月下獨酌》

狂而不羈:張瑞圖草書李白《月下獨酌》

狂而不羈:張瑞圖草書李白《月下獨酌》

狂而不羈:張瑞圖草書李白《月下獨酌》

狂而不羈:張瑞圖草書李白《月下獨酌》

釋文: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崇禎年末書於白毫庵中 果亭山人 瑞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