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董其昌 43.7萬行書兩幀鑑賞

明 董其昌 43.7萬行書兩幀鑑賞

明 董其昌 行書兩幀 嘉德2014秋拍 成交價43.7萬元

作品鑑賞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漢族,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諡“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明 董其昌 43.7萬行書兩幀鑑賞

董其昌書法上有“邢張米董”之稱,即把他與臨邑邢侗、晉江張瑞圖、須天米鍾並列。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佈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溼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佈人間,爭購寶之。”(《明史·文苑傳》)。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書為宗法,備加推崇、偏愛,甚而親臨手摹董書,常列於座右,晨夕觀賞。

明 董其昌 43.7萬行書兩幀鑑賞

朱省齋(1902-1970),本名朱樸,字樸之,號樸園,晚年移居香港時改名朱省齋。著名的中國古代書畫鑑賞家,和張大千,吳湖帆,溥心畬等均有交往。

題識:

(一)波搖岸影隨橈轉,風送荷香入酒來。其昌。

(二)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其昌。

作品資料

董其昌(1555-1636) 行書兩幀

【估價】單位RMB60,000 — 100,000

【成交價】單位RMB437,000

尺寸:34×22.5 cm. 約0.7平尺(每幅)

日期:2014-11-22

材質:水墨絹本

裝裱:鏡心

鈐印:宗伯學士(二次)、董玄宰(二次)

鑑藏印:新化周遊收藏(二次)、遊於藝(二次)、朱省齋書畫記(二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