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城社區:絲綢之路上“行走”的種子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寒假期間,為了讓社區的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景城社區關工委結合“恰童學少年”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項目,充分整合社區資源,精心打造了假期生活,開展了“行走的課堂”實踐活動。此次20組親子家庭踏上了“絲綢之路”,實地參觀了蘇州絲綢博物館,在行走中獲得不一樣的學習成長。

景城社區:絲綢之路上“行走”的種子

活動當天中午12點,親子家庭在南廣場集合,乘坐大巴車統一前往蘇州絲綢博物館。在博物館講解員的指引下,大家參觀了博物館裡的選繭車間、烘繭車間、繅絲車間、劍桿車間,瞭解了選繭、煮蠶、抽絲、織布等絲綢生產流程。在蘇州絲綢博物館的古代展廳內,工作人員向孩子們展示了一個小繅絲機和小織布機,手把手教他們如何用索絮帚在蠶繭上撥弄幾下,絲就被抽出來纏在索絮帚上,然後把絲線放在繅絲機上,用手柄不斷地搖,蠶絲就被不斷的抽出來。“你們快看,好多蠶寶寶哦!”大家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地盯著籃子裡的蠶寶寶,仔細地聽著工作人員講解養蠶的方法。隨著參觀的深入,孩子們對絲綢品的加工工藝、印染技術、製作原料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體會了紡織工人勞動的辛苦,為我國古老的絲綢工業感到無比自豪。

景城社區:絲綢之路上“行走”的種子

景城社區:絲綢之路上“行走”的種子

通過這次“行走的課堂”實踐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對中國絲綢文化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而且豐富了他們的假期生活,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擴大知識視野的平臺,從而幫助青少年更好的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