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也許我們一直都誤解了王陽明

知行合一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也許我們一直都誤解了王陽明

對王陽明最初的印象是《明朝那些事》裡那個憨厚的形象,讀完這本代表他精神精髓的書才發現這樣一個憨厚的人居然有如此偉大的見識,這是值得我們一生仰望的學說。

也許是 “萬山叢薄,苗、僚雜居”的龍場給了他太多的感觸,也給了他太多的靈感, 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思想的精髓,而一直都在強調必須要把理論付諸實踐的唯物論者們似乎看中的是要先有飽滿的理論基礎,再把掌握的理論基礎付諸實踐。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卻強調“知”和“行”一定要同時付諸行動,同時進行。如果只是先有“知”,那麼這裡的“知”就會顯得單薄、寡淡,而“行”則會脫離實際。只有把“知”和“行”同時付諸實踐,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也許我們一直都誤解了王陽明

《傳習錄》中對“知識不長進”、“看書不能明”的解說讓我很有感觸,王陽明認為“為學必須要有個本源,必須要從本源上用功,才能逐漸有所進步。”只有找到知識的本源,並在本源上用功,才能讓知識有所進步,才能會有長進。而“看書不能明”是因為看書的時候只在追求文字的表面意思,所以才會無法明白作者的意圖。

確實,如果看書只是去追求文字表達的表面意思,而不去深究作者在文字背後隱藏的信息,那麼當然就看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要表達的內容是什麼了。這又提到了另外一個層次上來說,那就是看書必須得思考,思考是尋求本源的動力,也是滋養本源的雨水,只有具備充沛的思考雨水,才能讓本源壯大、滋長,並做到“看書能明”的目的。

至於對“鬼”的害怕,王陽明在書中也有解釋,說是因為心中有鬼才會怕鬼,呵呵……似乎確實如此,俗話說:“心中沒鬼,不怕鬼敲門。”只要心裡坦蕩,當然不會害怕鬼了,只有心裡有鬼,內心不得安寧的人,才會擔心鬼怪的到來吧。呵呵……

葉聖陶校注的這本《傳習錄》值得珍藏,一邊玩味兒文言的艱深,一邊思考白話的曉暢,這感覺,太酸爽,就像大半夜吃了個棒棒糖,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