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山講《傷寒論》第01講《傷寒雜病論》的作者(上)

同學們好,我們上課。

這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二十一世紀中醫藥網絡教育中心組織的,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示範教學,推薦我來講授《傷寒論》。雖然我學習、研究、講授《傷寒論》有30 多年的歷史,但是面對錄音、錄像這樣一個現場,我還是感到心裡有壓力。

前天中午和幾位朋友在一起吃飯,其中有一位朋友是電影導演,而且還是一個很有名的電影導演,他拍了許多電影,然後我們就說他的藝術成就是很高的。

可是他說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就問他,為什麼說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呢?他說,我拍每一部電影都要精心地選擇劇本,精心地選擇演員,精心地編導,認真地拍攝,認真地剪輯,認真地配音。那麼當電影完成以後,我重新再看再放映的時候,發現每一部電影都留下了許多許多的遺憾,所以他說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由此我就聯想到我們寫書、我們講課。

我們在寫書的過程中,對每一部書,我們都是精心地構思,細心地寫作,認真地校對。最後書出版了,再拿回來一看,哎呀,這個地方為什麼是這麼寫?這個地方文字還應當可以再精煉。所以每一部著作都是一個遺憾的創作。

我們講課也是這樣,我們常常精心地備課,上課的時候認真地講授,和同學之間進行心靈的交流,進行學術的溝通。我上課的時候,有同學錄音,也有少數同學錄像。下課以後,我聽聽他們的錄音,我看看他們的錄像,我說,哎呀,這個地方我怎麼居然發生了口誤,哎呀,這個地方我還可以再增加一些鑑別、比較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呢,我還應當再更深一步地分析……,每一節課也都留下了遺憾。

所以我常常說,我們上課,恐怕每一節課都是一種遺憾的講演。所以現在面對錄音、錄像,我在進行《傷寒論》的教學時,當然會有壓力,更何況我們全國範圍內,研究《傷寒論》的,在《傷寒論》的教學和研究,以及臨床上有精深造詣的,可以說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因此,我在這裡講課,如果說就是隨隨便便的一堂課,講過去就講過去了。可是現在我們要錄像,我們要製成光盤,要請全國的同行專家評頭品足,我當然會有壓力,當然會有緊張。

不過既然已經把我推到了這個位置,我就認真地講授,也是把我的學習向各位同行,向每一位同學作彙報。

大概在二十世紀末,世界醫學界召開過一次學術會議。這一次醫學界的學術會議重點討論的議題是“群體化的治療方案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哪一個更先進,哪一個更優化”。所謂群體化的治療方案,就是同一個病用同一種治療方法,不管是張三李四、王五趙六,不管是男女老幼,都用規範的統一的治療方案,這就叫群體化的治療方案。

像1999 年末,有一次流感流行,我們的醫院就根據這次流感流行的主要臨床特徵,搞了一個協定處方,用大的煎藥設備,煮出大量的湯藥來,每一個流感的病人都用同樣的湯藥來治療。當然,大多數病人吃完這個湯藥以後,效果很好,這種方法就叫群體化的治療方案。

什麼叫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呢?就是針對每一個病人感受邪氣以後,他的具體反應狀況,也包括他的身體素質,制定上一個非常符合這個病人具體情況的這樣的一個治療方案,就叫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我還舉那一年的流感的例子,有的人吃了我們群體化治療方案的藥療效不好,沒有退燒,我們就根據他的具體情況,或者辨為風寒,或者辨為風熱,或者辨為夾溼,或者辨兼有陰虛,然後我們用辨證論治的手段開一個符合他本人證候表現的這種方劑,基本上用上一付藥,燒就退了,這就叫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在二十世紀末這次醫學界交流討論會上,大家一致認為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在當代仍然是最先進的治療方案,應當是最先進的選擇。然後大家就討論了在世界醫學史上是哪一位醫生創立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呢?

他的代表著作是什麼呢?大家一致認為創立個體化治療方案的醫家是中國的張仲景。他的代表作就是流傳到我們今天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所以這次我給大家講授《傷寒論》,應當是個體化治療方案的代表。

而創立這種方案的著名醫家張仲景,這是我首先要介紹的問題。

《傷寒論》的作者,嚴格地說,張仲景他寫的書叫《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在流傳過程中不得已被分為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著作,所以我們這裡講的作者張仲景實際上指的是《傷寒雜病論》的作者。

張機是他的名,仲景是他的字,他的生活年代大約在公元150 年到219 年。由於范曄的《後漢書》、陳壽的《三國志》都沒有給張仲景做傳,我們能夠大體瞭解他的史料的,像王叔和的《脈經》,像王叔和整理的《傷寒論》,象晉朝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序》,象宋代《太平御覽》所引的《何顒別傳》。

那麼一直到了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在校勘刻印《傷寒論》的時候,所寫的《傷寒論序》,雖然到了明代的李濂的《醫史》,寫了《張仲景補傳》,還有明代的一些地方誌,你比方說,明嘉靖年間的《南陽府志》,嘉靖年間的《鄧州志》,片片斷斷地記錄了張仲景的一些事蹟。所以我們就根據這些片片斷斷的歷史文獻記載來介紹張仲景的一些生平事蹟。

張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 年,這個年代也是推測的。有的人考證其生年是在公元151 年,這也是一個推測。

那麼這是一個什麼年代呢?我們舉出和他同時代的三位大家都熟知的歷史人物。曹操,他的生活年代是公元155~220 年,你看張仲景比曹操大約大五歲。劉備,他生於公元161 年,死於公元223 年,還有一個醫學界非常著名的人物華佗,他的生年我們現在沒有確切的考證,他的卒年是公元208 年。

所以張仲景和曹操、劉備、華佗都是同時代的人物,這正是東漢末年。這個社會背景正是戰爭連年不斷,而且天災連年不斷的這樣一個社會背景。所以我們瞭解他的生卒年代,主要是瞭解他的生活的時代背景、籍貫。

他是什麼地方的人?他是東漢南陽郡涅陽人,這個地方相當於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地區鄧縣。鄧縣有一個東稂鎮,東稂鎮的西北1.5 公里左右有一個張寨村,這個張寨村在清朝的末年,北門還保存著。這個北門上面有一個石頭刻的匾額,上面寫著“古涅陽縣”。所以由此可以證實,這個河南省南陽地區鄧縣的張寨村就是古涅陽縣的縣址。張仲景就是這個地方的人。

我們在這裡考察他是什麼地方的人有什麼作用?因為他是什麼地方的人,在他所寫的著作裡就有方言的特徵,所以我們知道他是什麼地方人,主要是為了讀他的書,對他書中方言的準確含義能夠仔細的瞭解。

你比方說,在《傷寒論》中有很多地方談到了“桂枝不中與之也”,“柴胡不中與之也”,這個“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區的方言。“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與之”就是不可與之,這是典型的河南當地的方言的特點。

又比方說,在《傷寒論》中這個“熬”字,我們現代的《詞源》說:“小火慢慢煮就是熬”,象我們現代漢語中通常所說的熬粥,熬藥都是這個意思。那麼在《傷寒論》中有“巴豆,熬,去油”,“虻蟲,熬,去翅足”,“白粉熬香”,“杏仁,熬黑”。如果我們用今天的這個“小火慢慢煮”來解釋這個“熬”的話,杏仁,小火慢慢煮怎麼能煮黑呢?巴豆,小火慢慢煮,怎麼能煮去油呢?特別是那個白粉,就是白米粉如果加上水小火慢慢煮的話,那就煮成稀糊了,怎麼能煮香呢?

那我們要考察這個字的話,怎麼考察?這可能是仲景當時用的一個方言。西漢楊雄寫過一本書,它就叫《方言》,他是以當時的普通話來解釋地方話的。那麼《方言》裡對這個“熬”是怎麼解釋的呢?他說:“凡以火而幹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關西隴冀以往或謂之火備,秦晉之間或謂之炒。”西漢楊雄的這段話,他說:“凡以火而幹五穀之類”,沒說加水,就是隻用火而使五穀雜糧乾燥,並把五穀雜糧做熟了。“自山而東”,就是山東這個地方,“齊楚以往”,齊國、楚國這個地方把它叫做“熬”。那麼“關西隴冀”這是陝西的一部分,甘肅還有河北的一部分“或謂之火備”,這個火備乾的“火備”,這個字火備和這個字(焙)都是一樣的。“秦晉之間或謂之炒”,秦是陝西的一部分,晉是山西的一部分,那個地方有的人把它叫做“炒”。

可見在漢代,這個“熬”、“火備”、“炒”,含義都是一樣的。都是用火而使五穀雜糧乾燥和做熟,也就是說“熬”字在這裡,就是“炒”的意思。

張仲景是什麼地方人呢,張仲景不是河南南部的人嗎?河南南部在古代屬於楚國的北部,所以仲景是楚人,那麼是楚人的話,他當然就用的是楚地的方言。所以他在《傷寒論》中的這個“熬”字就是指的炒的意思。這樣我們就理解了在《傷寒論》中,“杏仁,熬黑”就是杏仁炒黑,“巴豆熬去油”,就是把巴豆炒一炒,炒去油。巴豆的毒,全在這個油裡頭。所以中醫有一句話叫做“巴豆不去油,力大如老牛”,炒一炒就把它的油去掉了。特別是這個白粉,你看這個“粉”字是“米分也”,“研米使分散也”,它的本意就是米的細末,就是米粉。那麼什麼叫“白”呢?

漢代“稻曰白”,你看那個《周禮》註疏,注這個“白”,“稻曰白”,所以白粉就是白米粉。

我們有一次考試,有一個名詞解釋,有一個學生大概既沒有聽老師上課,也沒有看書,答“白粉”這個名詞解釋的時候,他居然寫了一個“大煙土”。白粉就是白米粉,白米粉炒一炒就能炒香,熬香就是炒香。

我們北京有一道菜叫作米粉肉,它就是拿五花肉放上佐料醃好了以後和這個炒香的米粉混合在一起,上籠屜上蒸,蒸完了香酥可口,不肥不膩,所以這個“白粉熬香”就是炒香。

我們知道仲景是楚人,所以在考證這個“熬”在《傷寒論》中的本來的含義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它是指的炒。所以我們瞭解張仲景是什麼地方人,主要是為了讀他書,瞭解他書中方言的一些確切含義。

張仲景的心理素質怎麼樣?作為這樣一個名醫,他一定有他特殊的心理素質。仲景在年青的時候,曾經找過一個心理學家,叫何顒的先生,請教何顒說:“先生您看看,我長大了我將來適合做什麼工作。”何顒這個人是很了不起的一個人物,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心理學家。所以那個時候他看曹操,說現在天下大亂,漢朝將要滅亡,治理國家,統一天下的一定是這個人。他說得很準,所以仲景呢也找他來看一看。何顒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這件事情記載在什麼地方呢?記載在《太平御覽何顒別傳》裡,這本來是說何顒說話說的準確,預測得準確。他說:“仲景先生,你呢‘思精而韻不高’,你是一個善於深思熟慮,性格內向的這樣的一個人,而不是那種大喊大叫的喜歡張揚的人,所以如果你今後要做一個醫生的話,那你一定是一個高明的醫生。”這是張仲景的素質。

北京中醫管理局說,我們在座的同學將來都是培養北京市的名醫的,我想我們作為一個醫生這個職業的話,那你一定是胸有成竹的,穩如泰山的,讓病人一看,就給人一種信任感的,應當是一個深思熟慮的,這樣的心理素質的人。而不能是個大喊大叫的、毛毛躁躁的,讓病人一看見,哎喲,這大夫給我開的這個方子,我敢不敢吃呀?沒有一種信任感。

所以作為一代名醫,也應當學習張仲景的深思熟慮的這種心理素質。

仲景的學醫經歷,宋臣(林億等),《傷寒論》序裡有一段話,說“張仲景,《漢書》無傳”,《後漢書》沒有他的傳記,“見《名醫錄》雲”,《名醫錄》是唐代的甘伯宗所寫的一本書,非常遺憾的是,《名醫錄》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了,說:“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說張仲景最初學醫是跟他的同鄉張伯祖學的,那麼學的結果呢,就是把張伯祖的學術經驗學術思想全面進行了繼承。所以當時的人說,他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都超過了他的老師,那麼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且從張伯祖和張仲景對中國醫學的貢獻來看,仲景的貢獻要遠遠超過他的老師。

這件事情,給我們兩點啟示:一點啟示是名師出高徒,這個宋張杲《醫說》就寫過張伯祖,說張伯祖“南陽人也”,他是“獨好方術,診處精審”,無論是診斷還是處理都非常精當,都非常謹慎,“療皆十全”,治療就是十個病人來看病能治好十個,“為當時所重”,是當時的大家非常重視的,非常尊重的一位名醫。“同郡張仲景,異而師之,因有大譽”,那麼他的同鄉張仲景非常尊重他,就跟他學習,所以張仲景也因此有了很大的聲譽,這就是名師出高徒。所以我們今天組織師帶徒,應該說這個教育方法是符合中醫學術繼承的發展規律的。這是一個啟示。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01講《傷寒雜病論》的作者(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