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頭條IPO融資8400萬 內容生態開啓爆發模式


趣頭條IPO融資8400萬 內容生態開啟爆發模式


【聽楊姐說】

9月14日晚,趣頭條(QTT)登錄納斯達克。趣頭條發行價7美元,融資額為8400萬美元,對應市值約21億美元。

這並不是一個很高的估值,趣頭條並沒有獲得理想中的溢價。當然,這裡面有當前資本市場整體疲軟的原因。

在招股說明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趣頭條在2017年淨虧損為9480萬元,比2016年的1090萬擴大了8000多萬。甚至,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個月,淨虧損達5.144億元(約合7770萬美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2870萬元(約合430萬美元)。

此外,與即將上市的內容平臺巨頭今日頭條相比,趣頭條的體量,還相對較小。

趣頭條CFO王靜波稱,趣頭條需要被“長期觀望”,接下來趣頭條會用融資來的錢部署更多的內容產業,並且強化品牌。

王靜波告訴楊姐,未來趣頭條還會佈局小遊戲、短視頻、文學等等付費內容。當然,短期內廣告依然是趣頭條的主要收入模式。“廣告很好,雖然目前的收入只有一個就是廣告,但廣告表面單一卻形式多樣,可以包含各種方式。

王靜波的自信或許來自於目前的行業大背景:第一,整個內容行業處於上升期,整體估值正在走高;第二,趣頭條內容生態正在不斷完善,未來還有更好的估值空間。第三,嚴格意義上說,趣頭條是一家技術公司,未來科技將對整個公司和行業產生巨大提升。

“趣頭條是一家值得長期投資的和關注的公司,我們還是要看長期。”趣頭條CFO王靜波對楊姐說。

內容領域估值上升期

必須說,雖然近期美股整體表現不咋地,但是趣頭條趕上了一個“內容”創業的好時候——整個內容產業的估值,正處在一個紅利期。

宏觀層面上看,移動資訊平臺的爆發上升勢頭未變,比如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這些同類公司的整體估值都在不斷走高。

當然,具體到趣頭條上,很大程度是基於趣頭條的業績。

從2016年6月正式上線開始,截止到2018年8月,趣頭條APP的累計裝機量達1.81億,月活用戶6220萬——在兩年多時間內躍居內容聚合領域第二名,僅次於今日頭條。

營收上這家公司也從2016年的5795萬元迅速拔高到了2017年的5.2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近9倍!2018年上半年營收更是達到了7.2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的1.1億實現5倍以上的增長。

這種成長性,在當今的內容創業領域裡並不多見——投資人看的當然更是未來。趣頭條怎麼給美股投資人這個未來呢?

據王靜波透露,趣頭條正在嘗試多種廣告模式,目前是頁面廣告為主,但目前正在嘗試沉浸式的視頻廣告,以及互動式廣告。這些都將可能在12到24個月裡推出。

市場空間還很巨大

外界其實一直在質疑趣頭條的“下沉市場”。但坦白地說,我倒是覺得下沉市場非常好,非常難得——高端人群的錢多難賺啊,高端人群實在太難伺候了。微信有10億用戶,其中8億都在下沉市場,淘寶的那些淘寶村和大部分買家都不是金領。還有拼多多——絕對是深度挖掘下沉市場的成功商業典範。

那麼下沉市場有多大潛能呢?

根據易觀國際的數據,2017年有超過一半的移動互聯網用戶集中在下沉市場。目前下沉市場總人口是10億人,移動設備5億臺,平均每人0.5臺移動設備。

相比之下,一二線市場才有大約3.63億人,移動設備4.6億臺,平均每人1.3臺移動設備,未來下沉市場的發展潛力還有不少空間!

再說回來,其實趣頭條的下沉市場用戶也並沒有那麼誇張——從用戶畫像上看,趣頭條在下沉市場整體用戶在趣頭條的用戶總數中佔比僅約六成。

這部分人群,其實才是互聯網最容易產生價值的群體,他們生活節奏較慢,空餘時間較多,有更高的娛樂內容需求,更青睞在線閱讀,在線看視頻,在線聽音樂、在線遊戲,在線廣播等方式。

特別是趣頭條的女性用戶非常多,她們不光掌管著家中的財政大權,而且喜歡分享,也是趣頭條傳播的重要支柱——如果說馬雲成功的背後是得到了中國婦女的支持,那麼趣頭條其實也差不多:在三四線以下的女性用戶傳播能力非常強,讓趣頭條的平臺用戶量呈現出指數級增長。

沒錯,下沉市場人群工作時間少、工作壓力小,有更多業餘時間,但他們在娛樂內容方面的需求尚未被滿足。他們對內容的需求與一二線人群有一定差異,比如他們喜歡廣場舞、養生保健類內容,而現在大多內容平臺是服務於一二線市場人群,下沉市場人群的獨特內容需求難以被滿足。

因此,趣頭條去同質化的定位還是很奏效的,他們針對這部分目標人群提供兼具樂趣和價值的內容,才快速滲透進了三四五線市場。

當然,內容之外還要再加上趣頭條的積分運營機制——這也正是趣頭條相較於其他移動聚合資訊平臺的差異化優勢之一。雖然趣頭條提供給用戶的實際兌換價值較低,但卻有效提高了平臺用戶粘性。類似航空公司,其實用戶的主要需求還是在於乘飛機,但相較於沒有積分體系的航空公司,用戶更願意選擇有積分體系的公司。

結果是顯著的:相較於其他資訊聚合類平臺的用戶登錄率不到30%,趣頭條的用戶登錄率高達95%。這也讓趣頭條更加了解用戶,即便用戶更換手機,但仍能憑藉唯一的賬號為用戶推薦定製化內容。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其實做好了並不容易——這就牽扯到了內容生態的建設。

內容生態:逆流操作

大家注意,內容型產品的核心就是內容本身!趣頭條採用了內容分發模式,而不是傳統的編輯模式,後者較重,需要搭建採編團隊,媒體屬性較重。而趣頭條基於算法引擎推薦及人工審核機制,為用戶提供針對性內容,和今日頭條一樣,是一家科技公司。

當然,內容端運營還是很重要的。趣頭條其實做了兩件事:第一是豐富內容,第二就是建立內容生態——除了現有的資訊及視頻外,他們還計劃推出小遊戲、小說、漫畫等輕娛樂內容。在內容如此龐雜的情況下,貢獻內容的自媒體平臺就非常重要。

注意,自媒體這裡,趣頭條並沒有像一些平臺那樣瘋狂招募自媒體,他們反而在收緊自媒體審核!

這種“反向”操作內容生態,不斷提高門檻,目的只有一個:提高內容品位,形成正向激勵——有比較好的估值空間。

今年以來,趣頭條再次提高了自媒體入駐平臺的門檻,對比去年,趣頭條已經攔截了一半以上不正規的自媒體機構,重點篩選出腰部及頭部類媒體,目前已經入駐了不少頭部KOL,如蘿蔔報告、差評、嘻嘻娛樂、大白等,還有200多家專業媒體機構,以及超過23萬家自媒體。這些已經入住的PGC們,為趣頭條提供了海量的原創內容,日均發稿量數十萬篇。

據悉,趣頭條還有一個近600人的人工審核團隊,他們試圖從源頭上杜絕不合規內容,並且建立了快速、嚴格的內容審核機制,在智能算法推薦的基礎上,對所有內容進行層層篩選,過濾高危、低質、重複、侵權等不合規內容。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自媒體生態更健康!

趣頭條IPO融資8400萬 內容生態開啟爆發模式


趣頭條董事長譚思亮

在內容供給這一端,趣頭條這套玩法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內容數量持續增長,質量也得到了不斷提高。

這就規避了很多風險——避免觸碰政策紅線。

當然,趣頭條能在短短几年內走到納斯達克,還與其特殊的積分運營機制有關。這個積分的玩法讓趣頭條形成了獨有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快速獲取市場認可的同時,持續拓展更多創新服務產品,完善內容生態系統,構築起行業競爭壁壘。

前不久咱們講過,趣頭條的累計運營現金流為正——即便在平臺急需獲客的初創期,該公司也並沒有採用燒錢模式,而是完全憑自身的能力來解決問題。

從數據上看:2018年7月,趣頭條APP日活用戶滲透率(即趣頭條日活/全市場移動設備日活)達到4.2%,在移動內容聚合領域,僅次於今日頭條,且單用戶使用時長達到55.6分鐘/天,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楊姐點評:

上市只是一個公司的成人禮——趣頭條在新時代作為內容平臺登陸資本市場,是移動內容聚合第一股!接下來還有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等平臺也會最終走上資本市場。

我個人認為,目前雖然股市並不是一片牛氣沖天的樣子,美股對待中概股的態度也欠缺友好,趣頭條本身也還有很多不完美,但看一個公司要看其長期價值,趣頭條如果能夠緊緊抓住下沉人群,那麼下沉人群的成長將也會成為趣頭條的成長機會。

畢竟,在越來越重的稅賦和房租面前,一二線白領的消費潛力還有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