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峰:创业要学会做一个“坏人”|致敬未来


刘江峰:创业要学会做一个“坏人”|致敬未来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怎么定义刘江峰呢?

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聊天始末。

首先,他现在是一个老大,一个创业者。去年底,他有了新身份,优点科技创始人兼CEO,正式进军智能家居行业。今年,他在罗永浩的锤子科技的发布会上发布了三款智能锁,和雷军在黑鲨科技的发布会上刚刚一起发布了一款小米有品平台的智能锁——优点M2全自动推拉锁。公司成立半年,刘江峰宣布优点完成了1.4亿元A轮融资,由北极光领投,富士康跟投,投后估值超7亿元。一定层面上可以说,刘江峰的名字决定了优点的估值高起步。

他人缘不错,脸上常常带着笑。外人都觉得他为人随和,性格开朗,看他的微信朋友圈还会得出一个结论:他很性情,满怀激昂。

曾经,他是明星职业经理人,履历很光鲜,华为荣耀的总裁,酷派的CEO,这都是足够耀眼的职务。在中国智能手机从0到1的过程中,他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在华为19年,刘江峰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人。搜狗上有人搜刘江峰,用了“大神”和“传奇”两个词。

的确,他不是传统的技术男。他抽雪茄,喝洋酒,开跑车,是个音响发烧友。刘江峰说,可能是自己7岁之前一直在农村长大,“野惯了。”他不想活成别人要求的样子,有自己明确的审美和价值观。当他必须要做“不是那么太从心里头认可这些事情的时候”,他选择离开了华为,临走,写下了一段文字,《理想还在,时间未老》。


刘江峰:创业要学会做一个“坏人”|致敬未来


刘江峰接受《商业人物》专访


2016年底,他接受了贾跃亭的邀请,做酷派的CEO。酷派一年,他做了很多尝试,和过去在华为不同,在华为,“从一个成功奔向另一个成功。”在酷派,他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进去两个月酷派就没钱了。这一年,他很用力,他必须很用力才能达到在华为很小的成绩,甚至看不到成绩,因为平台变了。他意识到平台给予一个人的能量,也意识到自己当时的一个短板:“透过迷雾去看到未来的这个能力,”他谈及这个时,不做过多解释,语态显得真诚。


在刘江峰的自我认知里,自己是一个有着两面性的人。看起来随和从容,又桀骜不驯。他是老大,做惯了leader,在华为结果论的狼文化里,他创造过销售奇迹。他有感性的一面,对美的感受痴迷,他曾经为买到了理查德·克莱斯曼的磁带而睡不着觉。这样的刘江峰有强烈的自我追求,而且对想追求的东西很固执。

他最佩服的人依旧是任正非,最欣赏的企业依旧是华为。这一点,在他离开华为后才更加感受真切。如今,他自己也成了一个创业者,嚼着任正非和自己说的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灰”,别有一番滋味。也因此,他会纠结。一面需要杀伐果断的商业战场,一面是对自我实现的美好追求,这两点是刘江峰如今面临的挑战和矛盾,是一个坎。

他早早地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偶尔他也做投资。他说,自己的大部分投资是对亲朋好友的友情赞助。

这个社会,不缺乏资本家,钱一直在推动着或者说拉拽着一些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钱,是好东西。刘江峰承认这一点。但是他终究承认自己做不了资本家。手拿着自己生产的手机,用着自己生产的智能锁,这种感觉是让他觉得踏实的。在他认为,企业家没有第二种,只有一种,就是用商业的规则承担起了社会的责任,而且持续创造着物质和精神价值。这个标准很高。或者也可以很小,就是卖一块赚一毛,踏实做大,这是很朴素的商业价值,也不性感。

刘江峰想尝试着去做这样一个企业家。这是一个让他觉得比资本家更适合自己的目标。


刘江峰:创业要学会做一个“坏人”|致敬未来


刘江峰(左)与“商业人物”创始人迟宇宙

以下是和刘江峰的对话节选:

平台的价值和个人的价值

商业人物:离开华为后,你去创办了多点。为什么一步跨到了电商生鲜这个你并不熟悉的行业?

刘江峰:第一,因为华为成就了我,我肯定不能出去马上就去做个手机。再者竞争厉害,也没办法做。第二,想学习互联网,去实操一下。第三,我另外一个朋友去要搞这个公司,临时撤了,把我给拽过来,投资人很认可我的履历。这些履历很多是华为给你带来的,并不是说我多厉害。我个人觉得是这样的。

商业人物:你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个人的影响力价值离不开平台的价值?

刘江峰:我认为平台的价值和个人的价值都是各自的价值。你在一个平台上的影响力跟你出来这个平台后自己的影响力肯定有关联,但是高度不一样。举握手的例子,以前在华为,在海外你要见总统就见总统,要见部长就见部长,这个平台带来的价值肯定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要跟个司长握手,费半天劲,别人不搭理你。另一方面,你光有平台没人也不行。以前我们跟爱立信、诺基亚打,它的平台力量足够大了,但是人能力不行。爱立信就是平台能力太强的时候,它就会吞噬掉个人的能力。有能力的人都慢慢被搞走了,剩下就混日子了。一旦平台出问题的时候,就没人能救了。所以平台和个人一定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

所以我这个人从来没把平台的价值全部看成自己的价值,也并不是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在华为我有点特立独行的原因。

商业人物:在很多行业很多人,认为平台能力是平台能力,个人能力是个人能力。只有走出舒适区之后,那种巨大的反差出现,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你的这种认识是在华为的时候就有,还是出来才有了这种落差。

刘江峰:在华为就有这种认识,但是没有直观的感受。你出来才知道谁是你的朋友,谁只是你的生意伙伴。其实你期望不高,你就也没什么太大的失落,这很正常。没吃过猪肉,得见过猪跑。这东西,有时候其实都是虚幻。比如说我刚出来的时候肯定也会意气风发一些,因为你的各种关系都在。在一个大平台你更多的是一个leader,你手里面一大堆牌,全是炸弹,你看给炸了就行了,炸不炸得响是你的本事。

商业人物:每个男人成长的过程有一个节点来战胜自己的父亲。有的是通过打架的方式,有的是通过工资收入的方式。

刘江峰:我很多年前看过一个小说,叫《成长如蜕》。是以一个姐姐的口吻,写她弟弟怎么一路从小男孩变成一个男人这么一个,成长就是真的跟蜕变一样痛苦的。

商业人物:从华为出来后,这三年的成长是这种感受么?

刘江峰:第二次重生。这三年自己做,感受更真切。以前是体力累,你专注于做事,后面慢慢做事情时间越来越少,你要更多的去关注做人。但是它总体上是个象牙塔。任总在这种管理上非常有自己的一套,在华为的时候我经常很不认可,我出来以后就非常认可。企业家创始人的格局决定他能走多远。这是切身体会。

一个财务自由的人为什么苦逼去创业?

商业人物:你觉得现在的创业环境如何?

刘江峰:可能一两年内每个行业都会经历苦日子。比如像我们做智能锁,肯定会洗掉一大批,一定的。中国人做生意太聪明了,这些人一旦杀到国外去所向披靡。现在,大家都要创业,这个蛋糕本来就没多少,这么多人来分,很难搞。供给过剩,生意就越来越难做。现在才是更需要回归商业本质的时候。

商业人物:你在优点的身份从投资人变成一个创业者,进军智能家居战场,竞争激烈。其实你完全可以比较轻松,做那个投资人,坐着把钱赚了。

刘江峰:对,但是后来发现投资不能作为职业。这玩意儿怎么说呢,是做资本和做实业的区别,下沉去实操,你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触。虽然会累会苦,但人生是另一种经历。

商业人物:对你而言,做一个资本家和做一个实业家不一样在哪些方面?是成就感不同么?

刘江峰:对,成就感。自己做个咖啡喝和我用钱买个咖啡是不一样的。可能也是老觉得别人做的不好,有时候忍不住去自己下来做,我会有这种冲动。

商业人物:你怎么看过去两年互联网已经把烧钱养成了一种商业模式?

刘江峰:做“多点”那会,最开始融了一个亿美金,要补贴,也花不了多久。开始很纠结,你要做选择,也跟董事会商量是不是换个方向,不要烧那么多钱,但最后战略方向上董事会决定还继续烧。烧钱这个事我学了这两年,还是没学透。譬如我打车,补贴的时候10块钱,不补贴了成了20,客户留存不住。任何生意最终都是回归本质,你的产品一定要让消费者满意,否则你拉再多用户都没用了,还会流失的。

商业人物:你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企业家?

刘江峰:我认为企业家应该就只有一种,不应该去分传统的还是不传统的或者说新经济的还是互联网的。资本的催生有点像打激素,有可能把你打成个胖子,但你体质可能就不行了,最典型的是共享经济。这几年,每一两年就有一个所谓的风口热浪,过一年多就没声音了,又换一个风口,其实这个是很浮躁的,这就是在资本逐利,资本追求超常规的回报。在这种驱动下,有时候对社会资源是个浪费。

真正要把事情做好,我觉得还是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做产品、建渠道、做品牌,一点一点的去获得消费者的口碑和认可。所以我相信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长远。就像我现在做智能锁,把一个智能锁做得很精致,很智能,用起来很舒服,拿在手里我就很踏实。当然可能现在这种观点不时髦、不性感。现在我们年纪大了,喜欢看一个东西都喜欢拉长时间纬度来看它。比如说过五年、十年,它应该是怎么样。

商业人物:优点你想做多久?

刘江峰:没想过。优点要做整体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不光做智能锁,我们也会做净水器、净化器等等,打造一套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我们其实还是想把我们过去几十年在通信行业的经验,在消费电子的经验,还有现在这些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把它跟传统的家居结合起来,带给这些传统的家电家居产品一些创新的体验,我们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种科技美学的生活方式。

商业人物:大家都知道创业很辛苦,从你的角度来看,创业的目的是什么?

刘江峰:这个问题就大了,就回到人你活着是干嘛?我这个人经常会自省,我长时间在一个舒适区,这个是不是你要想要的生活?确实衣食无忧,生活也不错,出去人家也都把你当个人物。但时间一长,你会容易把这个平台给你的东西当成你自己应该有的。你就会觉得有一种恐慌感,你觉得或者说这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你自己到底能干什么?我从华为出来之前,我想过,我出来也可能头破血流,也可能做得还马马虎虎,我没指望做得多好,但是我想看一看到底自己能做成一件什么事情,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觉得一个人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其实还是蛮难的。

商业人物:你认识的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刘江峰:我是处女座,AB型血,我是有两面性的。比如说你看我现在谈得不错,我就会愿意多谈,有时候我一句话都不会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判若两人。大家都会觉得我是个很随和的人,其实我内心其实很多事情,我都很固执、很挣扎,有时候脾气还会很暴躁,只不过表现不太出来,我因为很少去跟人很强烈地去表达这种情绪。多大的挑战,多大压力,你也看不出来。在公司重要的事情上,有同事说你怎么有点吊儿郎当的,我就是这种风格。别人开会拿个本子记,看起来很严谨,我不会,但其实该干的活我干了,该思考的我脑子一直在思考,我其实是一个对细节非常在意的人。

商业人物:你是个乐观的人么?

刘江峰:我非常乐观。我属于越差的时候越狠,越挫越勇。我从小学习就属于中不溜,中等偏上。每次一大考我就考得特别好,我属于竞争性选手。

成为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人


商业人物: 你会在优点植入华为的文化么?

刘江峰:一个企业的成长它一定是有很多东西你是没办法照搬上去的。很多企业成功以后出的这些经验,包括华为出的很多东西,你学它,全学,学得越像死得越快,一定的。都打完枪了,他画个靶告诉你是这么打的,你这不扯吗?而且时间也不一样了,环境也不一样了,竞争市场也不一样,各种都不一样了。那种理论大家可以看看,学习一下它里面真正的精髓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应该选拔什么样的人?提拔什么样的人,怎么去激励他们。就这样,这些设计好了,然后真的去把这个从最顶端到最末端的单元一定要拉到底。我觉得任何组织跟人都有缺点,但是它成功肯定是把它的长板发挥到最大化。

商业人物:影响优点文化的这些问题,你心里是明确的吗?

刘江峰:我觉得这就是我有纠结的地方。

商业人物:纠结什么?

刘江峰:就是你可能要成为你不喜欢的样子。离开华为的时候,是因为有些东西你不喜欢,离开后你发现,你要把这个事做成,可能你要去学这些东西。人最后变成你最不喜欢的人那个样子就是挺悲剧的。所以我就在这里面去寻找平衡。

商业人物:所有创业都这样,要一个结果。

刘江峰:对,我做企业,第一,我不是为了钱去创业;第二,我本质上也不是喜欢去冲突、去压榨。优点成立第一天我就拿了30%的股份分给员工。但是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一定是有冲突的。作为创始人,你必须去学会做一个坏人。我们讲一个真正好的老板,有三句话:第一,爱才如命,谁都想把好的拿来。第二,挥金如土,你要敢给钱,干得好给钱。第三,你要“杀人如麻”。

商业人物:你做到了吗?

刘江峰:现在正在努力,该“杀”的要“杀”,但是“杀”了我不是真的把你搞得你没有翻身的地方,我可能还会帮你找到新的机会。这个确实会限制你很多的精力、时间。这个就很难,所以我记得原来华为任总跟我讲过一句话,他说你做企业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当时我觉得:万骨枯?那咱们做这个企业干嘛?

商业人物:后悔过吗?

刘江峰:没有后悔,我不创业干嘛?人生就这几十年,你活着干嘛?还是要寻找人生不同的可能性。

商业人物:如果你重新选择,回到你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你想干什么?

刘江峰:我还会选择一开始就进入手机这个行业,可能不会在一家公司待这么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