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也能贏 皇九子福臨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公元1638年正月三十日戌時

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

出生在盛京皇宮永福宮

傳說孩子降生的時候

紅光籠罩永福宮

於是這個孩子被取名福臨

這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少年福臨的命運,真如同他的名字一樣:“福”從天上降“臨”。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大清皇位,從天而降。清太宗皇太極突然離世,死之前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也沒有交代由誰繼位。經過一段時間的忙亂和哀悼,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盛京皇宮打響。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愛新覺羅·皇太極

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豪格當時都是三十二三歲的年紀,兩個剛過而立之年的青年,各自擁有著一派勢力:皇長子豪格英勇善戰,在歷次征伐中立下赫赫戰功,於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被封為肅親王,掌管戶部事務,並繼承了正藍旗旗主的位置。皇太極去世之後,豪格得到其父生前所領兩黃旗的全力支持。隨後,豪格又派遣固山額真何洛會、楊善等四處奔走,兩紅旗旗主大貝勒代善與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權衡利弊,也先後表示贊同豪格即位。一時之間,豪格獲得了八旗中的六旗支持,似乎穩操勝券。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愛新覺羅·多爾袞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愛新覺羅·豪格

而睿親王多爾袞在皇太極生前多次被任命為領兵大將軍,有著公認的、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當時身為八旗軍左翼王,權勢居於諸王之首,同時還擁有兩個同胞兄弟——豫親王多鐸和武英郡王阿濟格的鼎力支持,兄弟三人手中掌握著兩白旗,勢力也不容小覷。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愛新覺羅·多鐸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愛新覺羅·阿濟格

崇德八年八月十四日(1643年9月26日),這是一個決定大清國命運的關鍵日子。這一天,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合,討論皇位繼承問題。各派唇槍舌劍、互不相讓。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兩黃旗大臣派出精銳護軍“張弓挾矢”,將崇政殿團團圍住,誓死擁立皇子。阿濟格和多鐸力勸睿親王多爾袞即位。多爾袞看到兩黃旗劍拔弩張的樣子,猶豫起來遲遲沒有答應。多鐸急於求成毛遂自薦,被否後又提出由禮親王代善繼承大統。代善提出一個模稜兩可的方案:“睿親王如果應允,當然是國家之福,不然的話,豪格是皇帝長子當繼承大統。我已年老體衰,力難勝任。”

豪格見提到自己,出於常人所做出的那種“謙虛”姿態,向眾人推辭說:“福小德薄,非所堪當。 ”說完,竟起身離去。

我們現在分析,豪格這一反常的舉動其實並非是真正地推辭,否則他也不會事先四下活動,爭取多方支持了。他是企圖藉此達到以退為進的目的。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已退場不久,就有人指責他的個性過於軟弱,可能無法服眾,擁戴為帝的提議在一瞬間化為烏有。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兩黃旗大臣們乘勢而起,佩劍上前,向參與會議的諸王、貝勒表示:我們食於帝,衣於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

危險的局勢一觸即發,空氣中似乎瀰漫著硝煙的味道。在戰場上斬敵大將於馬前從不眨眼的多爾袞,不禁心中倒抽了一口冷氣,一時間心潮翻滾,難道真要為了爭奪帝位叔侄兵戎相見?果真如此的話,結果又會是怎樣?哪一方能夠穩操勝券?會不會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而大清,又將往何處去?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多爾袞權衡利弊:如果自己強行繼位,勢必引起兩白旗與兩黃旗的火併,其後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讓豪格登基,自己既不甘心,還怕遭到豪格報復;而讓年幼的福臨繼位,則可收到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自己攝政,避免內訌。就這樣,6歲的福臨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國皇帝的寶座。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遷都北京 定鼎中原

順治元年,多爾袞利用明朝的官吏、縉紳、儒士、百姓對李自成農民軍的不滿,興師入關,展開山海關大戰。期間,吳三桂降清,與清軍聯合,大敗李自成。取得山海關大捷後,多爾袞以吳三桂軍為先導,率領八旗軍向北京進發。沿途官兵,獻城投降,奉表稱臣。五月初二日,多爾袞率領清軍,從朝陽門進北京城,臨武英殿御政。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順治元年十月初一日(1644年10月30日),順治皇帝舉行郊天大典。從此,北京成為大清的國都。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年方7歲的順治帝,就這樣實現了祖、父兩代28年奮爭未能實現的夢想。所以,福臨身後得到的廟號是“世祖”,而他的父親皇太極的廟號僅是“太宗”。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所以說,福臨福臨,人如其名,這就是躺著也能贏的節奏啊!

躺着也能赢 皇九子福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