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日常」沈國榮:城市血管「清道夫」

提起班長沈國榮,周圍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是條硬漢。

掐指算算,自打17歲進入市政管網班組至今,沈國榮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整整39個年頭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沈國榮,景區市政市容環衛管理中心市政管網班班長,默默地將自己的青春奉獻於他鍾情的市政事業,急難險重搶在前,任勞任怨幹在先。

這39年來的每一天,他是如何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沈國榮一天的日常。

07:50

上班時間雖是八點半,但沈國榮總是早早地就第一個來到班組,開始了他的一天。

第一件事,沈國榮總會先燒好一壺熱水,併為班組所有成員的杯子裡都倒上水。他的無微不至就如同一個“大家長”一般照顧著班組的所有同事。

隨後,便開始了工作的第一件事——瞭解養護計劃表上的日程安排。景區有很多村莊社區、農莊茶樓,都沒有物業管理,化糞池、隔油池設置得不太規範,商家一旦清理不及時,這些地方汙泥就會積聚,甚至硬化、結塊,清理難度非常大。

所以汙水管網清理,成為了沈國榮和班組成員們的日常工作。而這個養護計劃表,詳細記錄了哪一天需要前往哪個地點進行清汙工作。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08:20

確認地點後,沈國榮開始著手整理清汙工作需要用到的工具。而這個時候,班組的其他成員也陸續開始到崗,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班組總共十人,每天分為兩組前往不同地點進行清汙工作。大夥將15個鐵皮桶、班組自制的清掏網兜、手套、撬起井蓋的洋鎬等工具都搬上車後,沈國榮和同事一行便出發前往今天的第一個清掏地點——梅家塢村。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09:00

抵達第一個目的地,他們熟練地卸下車斗裡的鐵皮桶和工具,分工明確,兩人將鐵皮桶運往化糞池井蓋處,兩人拿上網兜。

撬開井蓋、伸進撈網、刮出淤泥垃圾、裝桶搬離……這一套動作對於從業39年的沈國榮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就這樣來來回回地裝滿了數個鐵皮桶,沈國榮早已大汗淋漓,額頭佈滿汗珠,常常需要停下來摘下眼鏡用手臂抹把汗才能繼續工作。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這會兒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沈國榮所穿的制服有些“特別”,原本和褲子同色的藏青上衣 “舊”得發白,不知情的定會以為這是穿了好些年的衣服。

但一問才知:這是去年才發的工作服,每次清掏工作回來衣服都會溼透,沈國榮習慣隨手搓洗一下晾乾了再穿,每日反覆的洗滌讓這件工作制服有了不一樣的顏色。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12:00

市政管網班一般一上午能這樣跑2-3個清汙地點,隨後回到班組午飯、休息。班組有個大院,停滿了各類業務車輛,有一座應急倉庫,邊上的空地則暫時堆放著清掏工作清理出來的汙泥。

吃完午飯後的沈國榮也沒閒著,走走看看大院裡是否有需要修理的設備工具、屋頂是否有需要清理的枯枝落葉……

這麼多年來,或許,大院早已成為沈國榮心裡的另一個家。

14:00

除養護計劃表上的日程安排以外,班組還常常需要處理一些臨時應急清汙工作。當景區面臨旅遊旺季的時候,汙水管網的滿溢速度會比平時快很多,這時商家便會電話聯繫班組前往清理。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西湖景區複雜的地勢也給汙水管網的清理帶來了不小的困難,汙水管網有的設在山上,有的藏在林中,不僅吸汙車無法作業,有的地方甚至連應急車也開不進去。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面對這樣的情況,沈國榮和班組成員們就必須將清理出的汙泥從上山抬下來,每桶一百多斤的汙泥,要來來回回抬上十多趟,每次清掏出的淤積都要裝上滿滿一車。

像這般也許普通人連一次都不願經歷的工作任務,對於市政人沈國榮來說,卻如家常便飯。三臺山、滿覺隴、闊石板……幾乎景區所有的社區居民點,都留下了沈國榮辛勤的背影。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16:30

下班後,每天來的最早的沈國榮卻往往是最晚走的那個人。將一天的工作完成情況對應每天的養護計劃表,看看是否有遺漏未完成的工作。在沈國榮眼裡,西湖景區是杭州的“城市名片”,這裡的養護清掏工作是容不得一點差錯的。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常人覺得,清掏工作是有“味道”的,惡臭刺鼻難以忍受。在沈國榮看來,這份工作同樣是有“味道”的,雖是每天都與汙泥垃圾打交道,但可以用一人髒換得萬家淨,用自己的雙手保障西湖景區居民的舒適生活,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換來城市的美麗與潔淨,這份工作他是越幹越有味。

「西湖的日常」沈国荣:城市血管“清道夫”

他在工作上的真誠奉獻、無怨無悔,得到了最大的認可——沈國榮於2002年被評為杭州市勞動模範,於2009年被評為浙江省勞動模範,這“勞模”的光榮稱號於他而言,實至名歸。他的身影默默無聞卻又充滿能量,那是城市裡最美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