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委書記脫貧攻堅訪談」下足「繡花」功夫 聚焦精準提升

「县(市)委书记脱贫攻坚访谈」下足“绣花”功夫 聚焦精准提升

「县(市)委书记脱贫攻坚访谈」下足“绣花”功夫 聚焦精准提升

訪武定縣委書記李玉林

「县(市)委书记脱贫攻坚访谈」下足“绣花”功夫 聚焦精准提升

武定縣是全州唯一一個深度貧困縣。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後,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規模為26263戶102074人,佔全州貧困人口總數的33%。目前,全縣還有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5463戶58414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初的47.9%降至2017年底的26.2%。3年來,武定縣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2.96億元,超過之前30年全縣投入的總合。縣委書記李玉林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武定縣決戰精準脫貧的主要措施。

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舉全縣之力,深入推動中央和省、州黨委脫貧攻堅各項措施落地落實,專班推進行業扶貧工作,制定出臺《武定縣2018年產業扶貧行動計劃》等20餘個文件,不斷完善脫貧攻堅政策體系,激發領導幹部幹事創業熱情。聘任282名脫貧攻堅特邀觀察員,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各個環節進行現場觀察和全過程監督。

結合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產業。堅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路子,引進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有效帶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發展構樹種植,延伸構樹產業鏈,加快推進構樹豬、構樹牛、構樹羊養殖示範區建設,做強做大雜交構樹產業。“有了穩定就業就能保證脫貧可持續。” 李玉林說,“我們積極探索‘技能培訓+建制化轉移輸出+組織化穩崗服務’的勞動力轉移就業模式,針對目標逐戶開展‘面對面、一對一’的宣傳動員和培訓。與省勞動就業局、廣東省珠海市分別建立了就業扶貧協作機制、勞務輸出扶貧協作機制,建立勞務輸出跟蹤服務工作站。”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轉移就業107276人,其中貧困人口勞動力累計轉移就業38922人,佔貧困勞動力的69.2%。

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籌資2000餘萬元開工建設了33個易地扶貧搬遷養殖小區,已完工並投入使用25個。完善搬遷點產業規劃,加快推進資產收益、以工代賑、光伏扶貧等項目落地,解決群眾持續增收問題;精準落實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扶貧政策。同時,加快編制非4類重點對象“一戶一方案”,確保2019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農村所有C、D級危房改造任務。“解決群眾出行、飲水等基礎設施方面尤為重要。”李玉林介紹說,“我們融資整合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9.5億元,集中投向貧困地區道路建設、飲水安全、產業發展等重點項目建設。”近三年來,全縣累計硬化農村公路2943公里,完成飲水安全工程建設685件,累計建成795個農村公共活動場所。

充分發揮群眾主觀能動性和幹部的積極性。開展“百名講師上講臺”“千堂黨課進基層”“萬名黨員進黨校”等培訓活動,建成“黨性教育+技能學習+實踐操作”的插甸黨員群眾教育培訓實踐基地,在縣、鄉鎮、村、組分級建立“脫貧光榮榜”,通過戶長會、廣播播報、電視專欄等宣傳脫貧事蹟,讓貧困戶學有榜樣、趕有標杆、做有示範。談及“到2019年整縣脫貧摘帽”的目標,李玉林毫不遲疑:“我們將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自覺增強政治擔當、歷史擔當、責任擔當,下足‘繡花’功夫,聚焦精準提升,堅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記者 朱家芬

「县(市)委书记脱贫攻坚访谈」下足“绣花”功夫 聚焦精准提升
「县(市)委书记脱贫攻坚访谈」下足“绣花”功夫 聚焦精准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