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上最失敗的託孤,皇帝駕崩兩年後,太子被大臣迫害致死

自大禹開始,古人就逐步遵循著“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習慣。在我們的記憶中,除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和朱棣的靖難之役外,古代大部分太子還是很順利的繼承皇位。尤其以白帝城託孤為例,劉備的善後換來的是孔明的肝腦塗地。即便劉禪不爭氣丟了江山,但在孔明生前蜀漢鼎立三國,曹魏和東吳一度不敢輕易冒犯。與白帝託孤截然相反的故事,曾發生於1500多年前,那這背後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古史上最失敗的託孤,皇帝駕崩兩年後,太子被大臣迫害致死

在提及託孤前,編者先為大家普及一番這個最能打仗的皇帝——劉裕。其實南宋詞人辛棄疾,早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提及,那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正是對寄奴(劉裕)最好的人物寫照。

古史上最失敗的託孤,皇帝駕崩兩年後,太子被大臣迫害致死

值得一提的是,從小以打漁、砍柴、賣草鞋、種地的他,在從軍後表現出前所無有的勇敢和驍悍。自公元399年,他初為東晉北府軍將領,到公元420年建立南朝。劉裕用21年的時間,一度消滅後秦、南燕、西蜀、桓楚,大破北魏、降服仇池。他不僅收復關中、河南、淮北、山東,還將長安、洛陽兩都光復,六位皇帝皆倒在他的戰刀下。

古史上最失敗的託孤,皇帝駕崩兩年後,太子被大臣迫害致死

被明人李贄讚譽為“定亂伐興之君”的劉裕,即便生前建立了不可一世的霸業,逝後不到60年的時間裡其政權變被傾覆了。若非要追究其原因,託孤便是不幸的第一個開始。話說當年劉裕病危之際,四大重臣受命輔佐太子劉義符...

起先,四輔臣對宋少帝劉義符忠心不二。但日漸沉迷於享樂的宋少帝,讓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四大臣在勸阻無效後,無奈找來太后。他們先是以蕭太后名義將其廢為營陽王,後將其軟禁並殺害,另立劉裕三子劉義隆為帝。

古史上最失敗的託孤,皇帝駕崩兩年後,太子被大臣迫害致死

讓人無限感慨的是,劉裕託孤的失敗,根本原因並不在臣子,其所選太子過於不堪。對此,大家又有著怎樣的思考呢?歡迎踴躍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