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質疑、嘲諷、打擊、踐踏,是偉大夢想的不可迴避的宿命

詩人和瘋子,不屬於紅塵十丈的人間。——莎士比亞

勵志的故事,似乎都是相似的。

就像今天和小女兒一起觀看的動畫電影《了不起的菲麗西》。

整部電影用一句話就足以總結:一個在孤兒院長大的小女孩兒不懈努力,實現了自己的舞蹈夢想。

整部電影也不怕劇透,因為我們都能想象得到,她肯定遇到了打擊啊,可能是同出身有關的起點太低,可能是沒有很好的條件,可能是遭到了壞人的阻撓,可能是自己也曾灰心失望……但是她一定有不離不棄的朋友支持,一定有出手不凡的高人點撥。最後,她的堅忍不拔再加上神助攻,成功登上舞臺,實現了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華麗轉身。

沒錯。

《醜小鴨》是許多勵志故事的模版,正如《灰姑娘》是許多愛情故事的模版。

那麼,我們會因此覺得俗不可耐索然無味嗎?

不。

我的眼淚照樣奪眶而出。

因為我們都需要這樣肯定的答案——你的夢想一定會成功的。

而我的另一點感悟,是所有真正稱得上偉大的夢想,遭受質疑、嘲諷、打擊、踐踏……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我的手機中,存了一張從安君的朋友圈下載的圖片。

1919年的3月29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37歲的研究員戈達德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可以坐火箭到月球上去玩。

《紐約時報》嘲笑作者,說他是連高中物理常識都不懂的“傻子”。

當然,今天我們都會認同這一點——歷史證明,戈達德的確是傻子,是會去相信的人,但更是瘋子,是會去行動的人。

想開去,如此被視為傻子瘋子的,又豈止戈達德一人?

如馬斯克。

在他最為困難的日子裡,全世界都彷彿對他充滿了敵意。

電視臺主持人會大喊大叫著說:“華爾街將特斯拉列為最不可能成功的企業,別買特斯拉的股票,你買了只是浪費錢,甚至不應該租特斯拉的車。”

普通用戶接受採訪時說:“電動汽車在很多方面行不通,對客戶來說沒有用處。一種對電動汽車的宗教信仰,這種信仰終會破產。”

政客會說:“你們花了900億美元,本可以投在值得研究50年的風能和太陽能上,卻選擇了馬斯克這個失敗者。”

多年以後,馬斯克把這段經歷形容為“一邊嚼著玻璃,一邊凝視死亡的深淵”。

最終,他和他的特斯拉活了下來。

他的夢想正在實現。

以一個小故事結尾吧。

“你的祖父死在哪裡?”

“海上。”

“你的父親死在哪裡?”

“海上。”

“那麼,你為什麼還要出海呢?”

“你的祖父死在哪裡?”

“床上。”

“那麼,你為什麼還要上床呢?”

夢想,似乎是老生常談。

然而,它仍然是一個稀缺品,而且永遠只屬於極少數的人,屬於那些經得起質疑、嘲諷、打擊和踐踏的人。

順便提一句,據說崔永元第一次上節目時,有人說:“這孫子是誰?”

2018年10月13日

遭受质疑、嘲讽、打击、践踏,是伟大梦想的不可回避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