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要一起努力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要一起努力

9月10日,《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等单位联合推出,其中例举的数字让人忧虑:64.2%的小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初中生则为71.3%,高中生则高达86.9%。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要一起努力

数字是冷冰冰的,背后隐藏的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央视《今日说法》栏目,9月9日至今,已连续播出了三集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系列节目,有的孩子因为沉迷游戏偷家里的钱,购买装备。有的和父母发生激烈冲突,离家出走。有的人沉溺网络无法自拔,家人求助于社会上的网瘾戒除机构。更有人成绩一落千丈组队走上邪路人生尽毁,让人唏嘘不已发出一声叹息。我们当然可以说这只是青少年中的个别人个别现象,但是放在每个家里,每一个又何尝不是家里的全部希望家里的百分之百呢?

《报告》还对比了自2006年到2017年十年来的调查数据,结果发现,近十年来,我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成持续走低的现象。

2017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的98.1%,可以熟悉运用网络,而七岁首次触网的比例高达27.9%,扩大到10岁以前,首次触网的比例更是能够达到惊人的72.0%。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要一起努力

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当然是和父母们疏于监管有很大关系。三岁四岁有点烦,五岁六岁老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学龄前儿童,随着身心逐渐发展,活动能力增强,父母深感带孩子吃力,以至于说让手机在这个成长阶段,成为无所不能的“带娃神器”。孩子又哭又闹怎么办?给他一部手机就会安静一会儿。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给他放一部动画片就能稳当一会儿。父母不会读书讲故事怎么办?无所不能的手机APP完全可以把书本讲得声情并茂。渐渐地,孩子对手机的操控能力越来越强,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可以独自娴熟地操作,这就给稍稍长大后的沉迷网络埋下了伏笔。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要一起努力

现在小学生中痴迷手机的大有人在,有的可以大吉大利顺利吃鸡,有的用来看漫画追剧,有的迷恋综艺总想着进军娱乐界,有的拍发小视频求点赞求关注积攒粉丝要做网红。在孩子价值观人生观还未成熟的阶段,放纵他们徜徉网络之中,无疑是孩子的将来极不负责任,手机依赖弊大于利。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要一起努力

不得不说,在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中,我们的中小学校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来,各项思想道德教育,也开始追赶时尚痴情于手机APP。学生回到家来,往往带着学校的任务回来,让每一位家长各用一个手机号下载某某APP,甚至要求五个亲友下载,并且定时做题,还要将成绩截图发送给学校统计。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平台的各个作业布置,《开学第一课》的收看情况,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洗脚环节等等,都需要拍照上传,来统计是否落实到位。长此以往,当手机成为学校教育环节必不可少的手段时,学生在手机面前呆的时间越久,视力也急转下降,学校又再次呼吁预防手机网络沉迷,保护青少年眼睛视力,就有些让人觉得可笑了。

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自然离不开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也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积极配合,开展积极有效的体育活动,引导孩子放下手机,打造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才是我们当前中小学校所最最急需的。否则,一方面有意无意地让孩子使用手机,另一方面又痛心疾首地呼吁不要沉迷,如此这样,岂不是显得非常荒唐吗?

END

一个普通教师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

偶尔也会接广告,请各位亲理解支持。

提供素材,入群交流,商业合作,联系我aonier_2001

同时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朋友圈,推荐给自己的朋友,我都会倍受鼓舞,从而继续写作下去,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