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舍利弗尊者是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上首大弟子,經常代佛教導新出家的比丘和沙彌。那麼他是怎麼踐行這一教義的呢?本期“覺者志”,禪風君將為大家講述的便是舍利弗尊者助人為樂,孝親報恩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領會覺者的風範。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眾所周知,佛法提倡人們要樂於助人,知恩念恩。這樣的教義並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也被眾多佛弟子身體力行。舍利弗尊者便是其中一個。

舍利弗尊者是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上首大弟子,經常代佛教導新出家的比丘和沙彌。那麼他是怎麼踐行這一教義的呢?

本期“覺者志”,禪風君將為大家講述的便是舍利弗尊者助人為樂,孝親報恩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領會覺者的風範。

智慧第一的美名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目犍連尊者(左)和舍利弗尊者(右)

圖片來自印度電視劇《佛陀》

舍利弗尊者在佛陀的諸大弟子中,以智慧第一聞名,更是佛陀座下的上首弟子,與目犍連尊者一同協助佛陀帶領僧團。不少新出家的比丘或沙彌,都是由舍利弗尊者來進行教導。

舍利弗尊者為何被稱為“智慧第一”?關於他的智慧,許多事例都能作為證據。不過禪風君認為最能體現這一點的,還是他開悟的事蹟。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舍利弗見馬勝比丘

舍利弗尊者在家時,某次外出見到馬勝比丘,發現他走路時威儀具足,因此心生敬佩,上前去問馬勝比丘是誰的弟子,所學的內容是什麼。

馬勝比丘便讚歎了一番佛陀:“我是佛陀的弟子,佛陀本來是釋迦族的太子,因為厭倦了生老病死苦,因此出家修道,覺悟成佛。”

舍利弗尊者一直很關心生命的問題,因此一聽便來了興趣。於是他問馬勝比丘:“那你的師父平時是怎麼教導你的呢?”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舍利弗尊者將

佛法轉述給目犍連

馬勝比丘當時便說了一個偈頌:“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尊者一聽到這個偈頌便即開悟成為聖人。

舍利弗尊者開悟後,便到僧團中拜見佛陀,請求出家,連同跟隨他學習婆羅門教義的五百名弟子,也一同到佛陀座下出家學法。

樂於助人的習慣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舍利弗等人拜見佛陀

舍利弗尊者在過去生便曾遇到佛,並在佛座下修習佛法,因此善根深厚,樂於助人。而他開悟出家之後,便很重視以智慧教導他人,令人開悟。

舍利弗尊者在僧團中,並不因為自己地位尊貴,便高高在上,等待其他出家人的服侍。相反,他經常為僧團服勞,並照顧僧團中的病比丘。

當僧團出去乞食時,舍利弗尊者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寺院的。他會留下來先把寺院的衛生打理一遍,隨後去病房看望生病的比丘,瞭解他們的病狀,併為他們乞藥。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當這些做完之後,他才出去乞食。因為這樣的照顧,僧團中的比丘內心都感到很溫暖,日常生活中也多了許多方便與舒適。

除了這些生活起居上的照料,舍利弗尊者更為重要的助人在於他的以法佈施。

早在舍利弗尊者見到馬勝比丘,開悟證果之時,他便不急著去找佛陀請求進一步的學習,而是先找到好友目犍連尊者,分享法喜。當他為目犍連尊者轉述了兩次馬勝比丘的偈頌之後,目犍連尊者也獲得開悟。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舍利弗尊者與目犍連尊者

帶婆羅門老師見佛

隨後,他還希望將這個義理告訴他的婆羅門老師,並勸他一起去跟隨佛陀學法。

出家之後,舍利弗尊者也常為新出家的比丘講法。他能由淺入深,也能深入淺出,用各種方法為人們開示佛法要領,讓人們豁然開朗了悟佛法。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一次他為一個病重的婆羅門講解“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的法門,讓婆羅門如願升到了梵天。而佛陀卻告訴他,如果他為婆羅門講解脫法,這個婆羅門是有機會證得解脫的。

後來,舍利弗尊者在機緣合適時,便也向在家人講通往解脫的深刻法義。一次給孤獨長老生病了,舍利弗尊者與阿難尊者等人去看望他時便講述了這一類深刻法義。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給孤獨長老

病中聽聞佛法

當時給孤獨長老被病痛折磨,痛苦不堪,於是舍利弗尊者便教給孤獨長老受念處的修法。給孤獨長老在病床上修習受念處,很快便得到開悟。

因為這個緣故,給孤獨長老懇請舍利弗尊者多為在家人講解可以通往解脫的深刻教法,並請求舍利弗尊者留下進餐。舍利弗尊者便即默然應允。

報完親恩再涅槃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舍利弗尊者請求返鄉

舍利弗尊者樂於助人,將佛法的智慧帶給了無數的人。他的兄弟姐妹,也因為他的原因,證得了阿羅漢。但舍利弗觀察審視之後發現,自己的母親依然沒有得到法的利益,依然沉迷邪見之中。

舍利弗尊者不願意自己的母親因為邪見,而繼續陷入無盡的苦難之中。因此在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時光,他決定回到自己的故鄉,點化自己的母親,以此報答母親的生養之恩。

當舍利弗尊者回到家鄉之後,便由母親安排,住在了自己出生的房間。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而後舍利弗尊者在房間中顯現出嚴重的疾病,不少天人得知此事,都前來探訪他。他的母親看到這些前來探訪舍利弗尊者的天人裡,赫然有自己所崇奉的大梵天,因而大感驚訝。

舍利弗尊者告訴母親:“這些天人,都不如我的導師佛陀那麼尊貴,他們都恭敬地以弟子的禮節對待佛陀。因為佛陀已經證得解脫,而他們還沒有,他們也因此前來探望我的病情。”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他的母親因此對佛法產生了崇敬與嚮往,在舍利弗尊者的一番講解之下,他的母親也得到了開悟。

知道母親開悟了,從此生死有了邊際,不用再受到輪迴的苦迫,舍利弗尊者感到非常欣慰。當他的母親開悟之後不久,舍利弗尊者便安然示寂。


覺者志 看到母親的開悟,早已解脫生死的他安心地圓寂了


因緣起偈而開悟的舍利弗尊者,以他的行持告訴我們,越是通達緣起的人,越是能夠將自己與世界、與他人、與內心的關係處理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與溫暖。

禪風君認為,舍利弗尊者的助人報恩,正是菩薩行所應學習的做法。幫助他人既可以是一時的照顧,也有是用佛法智慧究竟地利益對方。不捨棄任何一種方式,而能方便助人,這正是佛門的報恩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