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梁作用到底有多大?看看這些你還覺得有必要嗎?

防撞梁作用到底有多大?看看这些你还觉得有必要吗?

防撞鋼樑是用冷軋鋼板衝壓而成的U形槽,與車架縱梁連接,作為汽車被動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撞鋼樑是吸收和緩和外界衝擊力、防護車身前後部的重要安全裝置。

防撞梁作用到底有多大?看看这些你还觉得有必要吗?

一、防撞梁的結構

比較標準的防撞梁結構是應該能保證低速吸能盒通過潰縮有效吸收低速撞擊時的能量,防撞梁通過螺栓連接到車身,方便拆卸和更換。現在很多車型的防撞樑上都加裝有一層泡沫緩衝區,它的主要作用還是在4km/h以下的碰撞時,對外部塑料保險槓起到一個支撐,緩解碰撞力的作用,減小碰撞對塑料保險槓的損傷,降低維修成本。

二、防撞梁的安裝位置

防撞梁的安裝位置需要根據車身高度,輪轂直徑的大小來綜合評定,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同時還要考慮到相容性原理,即兩車發生正面相撞時,不合適的防撞梁高度既保護不到自身,還會對對方車輛造成巨大傷害。一般車型的安裝高度在40-50cm左右,但如果超過52cm,則會對C-NCAP等相關碰撞試驗的成績造成影響。

三、前後防撞梁的作用

前後防撞梁的意義就是車輛第一次承受撞擊力的裝置,在車身被動安全方面有一個重要理念就是一點受力全身受力。說白了就是汽車車體的某一個位置受到了撞擊,如果僅僅讓這一部位去承受力的話,那麼達到的保護效果會很差。如果在某一點受到力的時候,讓整個骨架結構去承受力,則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一個點所受到的力的強度,特別是前後防撞鋼樑在這裡就起到很明顯的作用。防撞梁兩端連接的是屈服強度很低的低速吸能盒,然後通過螺栓的形式連接在車體縱梁上。低速吸能盒可以在車輛發生低速碰撞時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儘可能減小撞擊力對車身縱梁的損害,這樣可以降低維修成本,而螺栓連接的方式可以更方便的對防撞梁進行更換。在高速偏置碰撞中,防撞梁可以有效的將撞擊力從車身左側(或右側)傳遞到右側(或左側),儘可能讓整個車體去吸收碰撞能量。在發生低速碰撞時(一般為15km/h以下),防撞梁可以避免撞擊力對車身前後縱梁的損害,降低維修成本。

四、3款車型防撞梁詳細調查

1、廣汽傳祺 2011款 2.0L MT精英版

防撞梁作用到底有多大?看看这些你还觉得有必要吗?

廣汽傳祺是意大利阿爾法羅米歐166的底盤與自主外形的結合體,傳祺的前防撞梁可謂是喜憂參半,亮點是防撞梁主體很長,達到了1355mm,可以更加全面的保護到車的前臉,而且下方還有一個小號防撞梁,也同樣具備完整的潰縮結構。這樣的保護面積很大,但較薄的材質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的保護效果。傳祺前防撞樑上下兩層,保護面積不小,結構比較單薄;後防撞梁緊貼車尾沒有潰縮機構,希望下個版本改進。

2、上海大眾 Polo 2011款 1.4 AT致酷版

防撞梁作用到底有多大?看看这些你还觉得有必要吗?

Polo最早與2002年問世,當時第四代的四眼車型由於技術先進、做工精湛而又紮實穩重一度被人們認為是小型車的標杆。新Polo前防撞梁採用鋼製片狀材料,長度為1020mm,略遜於MG3,能照顧到更多的橫向範圍,從梁體本身以及潰縮區的設計上給人的感覺依然比較紮實,可以說新款Polo在前防撞梁方面與老款車型基本一致。拆下後保險槓後發現,曾被成為安全標杆的車型在居然在後防撞梁方面進行了縮水,粘在尾部的兩塊柔軟的泡沫在碰撞時對車身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在海外版車型上卻能夠清晰看到後防撞梁。新Polo縮水的不僅僅是防撞梁,之前樹立的良好口碑也會在這種不道德下漸漸縮水,失去的還有人們對大眾汽車的信任。

3、東風標緻408 2011款 2.0L自動尊貴版

防撞梁作用到底有多大?看看这些你还觉得有必要吗?

東風標緻408是專門為中國市場推出的一款緊湊型家用車,最重要的賣點就是寬敞的乘坐空間。標緻408的前防撞梁長得跟東風雪鐵龍C5差不多,為鋁合金材質,位置也在車頭裡面,雖然受傷時車頭會先損傷,但這是一種保護行人的設計。前防撞梁的厚度達到3.43mm,在同級車裡已經是非常好的水平了。而該車後防撞梁的表現也令人滿意,雖然換成了鋼製材料,但在橫向長度上比前面更長,跨度更大當然可以保護到更多的面積,經實際測量的厚度為2.21mm。事實上就測量數據來說,標緻408的後防撞梁比有些中型車都要厚道。

總的來說,汽車防撞梁的作用主要用於中低速碰撞時減少維修成本,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成員的傷害。在速度較高的碰撞中,防撞梁的作用微乎其微。畢竟,與車身縱梁相比,防撞梁的強度不值一提。但在現有的汽車結構之下,防撞梁就像汽車的輪胎一樣必須有,任何的取消、縮水或者簡配只能說明廠家對消費者是不負責任的。但是就駕駛安全而言,車輛的車身結構才是重要因素。

二手車評估師年薪30萬識別二維碼測試一下你乾的了這活嗎

防撞梁作用到底有多大?看看这些你还觉得有必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