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進入東安縣城,有一座氣勢磅礴的類似湘西的“風雨橋”的仿古建築橋,取名“廣利橋”,很多人也莫名其妙,何故興建這座橋,這也是紫溪鎮塘復的“廣利橋”的仿製品。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沿紫溪紫水河上,一路清溪潺潺流水,綠沙堆影,或寬或窄,或緩或急,小橋流水,古木簇擁,進入上游塘複印水河。在塘復村下車,經過一條巷道來到廣利橋。

廣利橋在當地老百姓稱呼為花橋,附近的村民組為花橋村民組,在東安也就有了塘覆上花橋與花橋鎮的下花橋之稱。

據史記載,廣利橋為本地富豪文石昌、文石寶弟兄於清乾隆38年(1773)修建,光緒二十年(1876)曾經重修過。相傳文氏兄弟財勢盛大,把方圓數十里的土地都據為己有。他們曾先後在印水河上建橋三座,只有廣利橋最美、最好、最奇。之所以取名廣利橋,是取“廣濟眾人,萬民稱便”之意。廣利橋仿效宋代營建方法而建,橋墩三拱,全用青石砌成。全長36.8米,橋高7米,橋寬4.5米,自東端沿17級石階抬級而上,石階中鑲嵌的九隻刻工精細的石刻金蟾圖案呼之欲出,稱“九隻金蟾”;橋上有重簷小青瓦長廊,共四柱三間17個穿鬥式柱樑結構,拱亭內兩側裝置有76根木欄柱,稱“七十門柱”。長廊中部有閣亭,歇山頂,三重簷,木廊屋面蓋小青瓦,兩端是三重簷的牌樓式閣亭,平面呈八角形狀,橋的兩端建有八字形的門面,門面上裝飾木花紋,朵朵相連,好似浪花蕩漾,橋中天罩,高於其餘各間,斗拱之層簷,屋角上塑有龍、鳳、魚、獸等多種動物藝術造型。廣利橋是東溪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又是附近群眾乘涼和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對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故名廣利橋。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講述永州故事」解惑東安兩座“廣利橋”

廣利橋的另一建築特點是“金雞腳、豆腐腰,莫把石板墊路腰”。橋拱高6米,兩端用青石砌成,17級臺階拱腳處收分薄至0.33米,迎水處做成突出的尖鉤狀,這就是“金雞腳”; 橋面過道兩側用青石條砌成,過道處填以黃土,即所謂“豆腐腰”。這一獨特的構造,充分發揮了減輕洪水的衝擊強度,減輕橋身承載負荷的作用,得以歷時230多年而巍然屹立。廣利橋設計巧妙,築造堅實,“金雞腳、豆腐腰”的營造技法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是中國傳統建築技術的完美表現。廣利橋基本上與侗族風雨橋類似,所不同的是侗族風雨橋採用木墩或石墩,橋面用杉木建造。而廣利橋卻是在石拱橋上面建重簷長廊和閣亭,結構更為堅實。廣利橋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東安地方文化和湘西侗族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結晶。

要是在夏天的夜晚,橋上兩旁木板上,躺著的全是附近村民赤身裸背、手搖蒲扇的身影,聽著潺潺水聲和橋下蛙聲,傳送著村頭巷尾的大新聞和小道故事,成了附近村民的雙搶後的休憩場所和信息傳播中心。

站在橋上,仰視蟲魚鳥獸的雕刻和花草裝飾的橋頂,俯視橋下清澈見底、魚蝦嬉戲的熱鬧場景,平視周邊的金黃稻田,感受涼風習習,無不讓人的心情歸於恬淡、還於自然,產生寧靜、溫馨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