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扶贫“五链”新机制!水城县按下脱贫“快进键”

近年来,水城县立足深度贫困的实际,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创新扶贫“五链”新机制,打响了向贫困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大决战”。

水城县辖25个乡(镇、街道),总人口76.99万人,目前有贫困人口3.25万户11.66万人,未出列贫困村107个,深度贫困村70个,贫困发生率17.3%,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

“全责任链”,抓压力层层传导。水城县按照人人身上有责任、有担子的要求,积极探索采取县乡村“三级”管理,建立健全压力全员覆盖、任务全员分解、责任全员落实的责任体系,全面构建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格局。

着力强化县级统筹推动的责任,从县级层面加强各项资源和力量的整合,统筹解决好各乡镇存在的问题,要求所有挂帮乡镇的县级领导和乡镇实行责任捆绑,落实在所挂帮乡镇蹲点工作;着力强化各乡镇主抓主推的责任,让乡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当“主角”,强化村支“两委”具体落实的责任,积极做好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摸清底数、搞准信息、落实政策等各项工作。“全产业链”,抓特色产业发展。水城县按照“全产业链”的要求,紧盯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瞄准贫困户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多个产业实现“立体式”“叠加式”的覆盖。

坚持“四个结合”抓生产,积极探索采取林上林下结合、山上山下结合、长短结合、种养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茶叶、猕猴桃等长线产业105万亩,发展烤烟、蔬菜等“短平快”的短线产业42.38万亩,规划实施温氏养猪项目,年出栏50万头,规划实施桃花鸡养殖项目,年度出栏500万羽,建成中蜂养殖繁蜂场1个。坚持“线上线下”抓销售,科学布局“线上线下”销售网点,多渠道打开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通道。

“全服务链”,抓易地扶贫搬迁。水城县建立健全安居服务、就医服务、就业服务、就学服务、社区服务“全服务链条”,让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着力强化安居服务,“十三五”期间共实施安置点24个,搬迁规模14178户60841人,其中。贫困户11498户49015人;着力强化就医服务,加强各搬迁点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整合、新建医疗服务机构14个;着力强化就业服务,广泛开辟保洁员、服务员等各类岗位,增强搬迁群众经济收入来源;着力强化就学服务,在各搬迁点新建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各类学校16所;着力强化社区服务,在各搬迁点共建立社区13个、党组织11个、老年活动中心2个、文化广场24,建成便民服务超市4个。

“全序时链”,抓基础设施建设。水城县坚持按照2018年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的要求,明确了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安全饮水方面,同步启动25个乡镇安全饮水管网建设,年底40.74万人的安全饮水可基本得到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8年实施“组组通”公路3001公里,现已完成路面2078公里,建成通车1731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持续宣传发动群众,深入实施“三改三化”工程,目前25个乡镇已全面启动。

“全保障链”,抓各类综合保障。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全方位织牢脱贫攻坚的“综合保障网”,全面提升综合保障水平,确保2018年底各项保障措施基本达到标准,2019年底顺利实现评估验收。

截至10月15日,教育保障方面,共资助贫困学生34703人次,资助资金3833.795万元;医疗保障方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46.7万人次,产生医疗总费用13403.86万元,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补偿12976.87万元;住房保障方面,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802户,开工率100%,竣工率86.45%;社会保障方面,共落实低保贫困群众兜底保障15659户34332人。(张周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