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士兵命喪大沽口,見證了衰落下的恥辱

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士兵命喪大沽口,見證了衰落下的恥辱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下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天津北塘左營炮臺,在1860年8月初(第二次大沽口之戰),英法聯軍組建了一支1.7萬人的部隊從大連和煙臺出發,他們繞過了清軍佈防緊密的大沽口,選擇了在天津北塘登陸,由於北塘佈防不強,從而很快被英法聯軍攻陷。

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士兵命喪大沽口,見證了衰落下的恥辱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北塘左營炮臺,在北塘炮臺被攻陷後,英法聯軍在該地設立了指揮所,並由一支錫克軍隊駐守在這裡,其餘如繼續向新河攻去。

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士兵命喪大沽口,見證了衰落下的恥辱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北塘,清軍在北塘撤退時丟棄了大量的大炮及彈藥,最終都被英法聯軍所繳獲。

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士兵命喪大沽口,見證了衰落下的恥辱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塘沽,英法聯軍從北塘登陸後,很快便佔領了新河,在1860年的8月14日,英法聯軍強攻塘沽,意為攻佔塘沽後對大沽口採取圍剿。塘沽和大沽口僅僅只有一河相隔,原本這麼重要的戰略重地應該拼命死守。可由於指揮官僧格林沁的戰略失誤,選擇了移防北京,進而導致了塘沽的淪陷。

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士兵命喪大沽口,見證了衰落下的恥辱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塘沽,在英法聯軍數千人的攻勢下,塘沽未能夠盡到抵抗之責,從而輕易被英法聯軍攻陷,而自塘沽被攻陷之後,大沽口北岸炮臺暴露在了英法聯軍的眼前。

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士兵命喪大沽口,見證了衰落下的恥辱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大沽口被炮臺,在塘沽淪陷後,英法聯軍在塘沽炮臺的炮火掩護下,展開了迂迴側擊大沽口的戰術。大沽口乃是津門屏障,也是入京咽喉,大沽口此後的淪陷也讓清軍喪失僅有的防禦圈。

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士兵命喪大沽口,見證了衰落下的恥辱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大沽口炮臺,在激烈的戰鬥中,清軍的落後大炮和火器未能夠阻擋英法聯軍的腳步。照片中清軍士兵的屍體躺在大沽口炮臺的陣地中,也反應了當時清朝的落後,而因為這種衰落帶來的便是晚清一次又一次的恥辱。

鴉片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士兵命喪大沽口,見證了衰落下的恥辱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香港九龍,英軍在香港九龍強行登陸,並安營紮寨,後強迫兩廣總督勞崇光簽訂強租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