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限|小东对话东方优播CEO朱宇

东方优播

K12新型在线课程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

以乐播为核心主营业务,

辅以在线一对一课程、私播优选

形成的全方位新型网络体系,

并以教学七步法为核心武器,

让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与名师互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无限》栏目,

主持人小东对话对话

东方优播CEO朱宇

就目前教育领域现状展开探讨。

主持人小东:现在教育行业有哪些变化呢?

朱宇:综合来讲其实有两种变化,一是以前教培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开始不断的往K12方向靠拢,因为大家发现K12可以算得上是整个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上最大的一块市场。无论是在早教阶段学前阶段,如果没有办法很好的将自己的产品延伸到K12,那么它这个产品的周期就太短了。K12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最关键最核心的时期,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在这个时间段形成,而且这段时间他所取得的成绩、在公立学校里面所取得的成绩、在小升初、中考高考所取得的成绩、会很大程度的决定他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未来进入社会的走向,所以这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可能对他的孩子创造巨大的回报,所以这是家长最舍得花钱,大家关注度也非常高的一个时期。不管做教育行业哪个领域,如果不能很好的向上或者向下延伸拓展到K12领域,大家都会认为这个产品的市场不够大,产品模式不够稳定,能否长期和持续发展会打个问号。所以第一个趋势就是各个板块都在往K12方向渗透和发展,希望能进入到这个版块中,包括互联网教育里新的玩家也是重点发展K12这个版块。最早的外教口语其实主要是成年人给白领,培养他们英语能力,但是你会发现这两三年来,这些都开始转化针对小学生6-10岁之前的孩子来培养外交口语,其实他们本身已经属于K12阶段了。

另一方面就是教培行业领域更广,有一些互联网公司可能是做题库、可能是收听软件、还有一些工具类的课程,你会发现慢慢的这些互联网公司都在往课程化的方面转移。不仅仅是单纯的做辅助教育、科技化的工具,而是明确的有老师来传递知识,来帮助孩子提升成长,改变他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最终使他的成绩有所提升。

主持人小东:应该怎么选择合适的教培机构?

朱宇:所有的机构所有的教培产品在营销上都会说自己好,没有人说自己不好,这个时候消费者们就要睁大眼睛,要考虑上这个课程之后能不能达到我的述求,具体看两点,一是效率有没有提升,二是结果有没有达成。从这两点出发延展开来,一家教培机构能够帮助学生效率提升和效果达成有四方面要素。第一个要素是确保课程是否有精准的教学内容,有没有围绕着教学大纲或者考试大纲,课程的难度和进度是否能让孩子通过努力能够学习和掌握;第二个要素是极致的课堂体验,要保证学生爱听就要设计整个教学环节的形式、表达的方式、讲述的语言和逻辑等;第三个要素是老师严格规范学生课后的行为和习惯,严格的学生管理,管理学生意愿、认知、行为;第四个要素是机构的教育理念,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最终目标来去给学生传递知识的。

青春无限|小东对话东方优播CEO朱宇

主持人小东:对于一个平台,整个教育行业来讲,如何创造一家企业既能保持最初的理想又能保持品质?

朱宇: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教培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是一个分散度非常高的行业,跟这个行业本身的属性有关系,所以不管这个行业怎么发展都有出现不少大的机构、中型机构、小机构。小机构或者个体户他的特色来源肯定是来源他们老师的本身,所以对越小规模的机构而言,最主要是看他的老师所提供的产品、提供的教学理念,给你的一种帮助和支持是不是自己孩子所需要的。对于大机构而言,最核心的就是体系,有一个完整的提供内容的体系,通过体系化的方式确保内容是精准的;有一个完整的培训老师的体系,使得老师在课堂上面的体验达到标准化的极致;通过完整的对老师管控的体系,确保老师课后能够管理学生课后的行为;同时机构也会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口号,确保所有的员工老师助教等都能围绕这个理念展开。

主持人小东:现在有一个现象,在线教育在进行了一段换时间后会向线下过度,然后再回到线上,这个现象是短时间的存在还是长久的一个存在?

朱宇:很多互联网教育公司的从业人物刚开始可能并不在教培行业,跨领域进来就会发现教培行业很复杂很特殊,可能不能套用其他领域的模式。最直接一点,教培行业是一个“反人性”的行业,某种程度上用户其实是被逼迫学习的,有一种被动性。教培行业是被动型意愿的消费者,是要完成一定的行为达成目标,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会推动,由轻到重。就好比健身,也是被动型,自己不一定能坚持去,但是请了私教就会严格管理,时刻监督,督促你去锻炼,把控你的饮食。知识费用走到现在其实走的是一个新的模式,他看重的人群是哪些呢?是会愿意把获取新知识获得轻成长当成类似于获取娱乐信息,类似的这样想法后,那它就可以做的轻,我就是主动获得信息知识的一个过程。

K12就不一样,在很明确我要考试、考级、掌握某种特定技能后就不一样了,他必须得反复训练,这种训练就使得人不一定能坚持下去,违反了人本来的行为规律。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加入“重”的元素,其实你会发现,现在的一些知识分享已经开始在做“重”。最重要的是口碑,口碑最很重要的就是让别人通过学习他的产品而发生改变。如果他行为没有改变,他个人就根本不可能改变的,最后就会说别学这个,学这个没用,慢慢降低受众。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一定要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去帮助大家成长,这就是从轻往重变化的过程。

我们现在看到互联网教育越来越重,从原来的录播课演变成直播,又从直播发展成双师直播,一个老师复杂讲课,可能给成千上万的学生讲课,然后把这些学生每30-50人分成一个小班,这个小班会配一个辅导老师,辅导老师会跟学生在课上互动同时在课后叮嘱学生作业的完成、叮嘱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现在又流行线上小班,由授课老师亲自为学生做答疑,这个过程就是越来越“重”的过程。虽然互联网教育加了互联网,但是本身的后缀是教育,脱离不了教育的属性,教育是一个很重的行业,很重的寓意,很重的服务,很重的目标结构导向。在我看来,无论是线上互联网教育还是地面的教育,最终统一下来,有同一个的规律,就是都得必须改变学生的行为,让他有了成长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企业或者机构才能长久的存活下去。

主持人小东:大机构都会有一些小分支,这些小分支基本都会针对某一个学科领域,这个时候会不会也会产生竞争?

朱宇:教培行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时间的竞争,教培行业的成本实际上是时间成本。一个孩子学了一些科目,不管素质类的应试类的或者其他门类,甚至他去打游戏了,其实占领的就是这个产品的消耗时间,因为我们本身消耗的就是用户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的机构可能有不同的考量。比如一些小一点的机构,他会觉得如果我现在做了那么多科目,同时要平衡每个科目的时间安排,对他整个运营的挑战能力会比较大。如果只做一科,核心的就是把这一科所述求的学生家长能很好的吸引过来,他要去学别的科目就去别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也能很好的存活下去。这是从专注度上从整个时间消耗上而言,不可能同时上5、6门课,但更大的机构可能考虑的点就不大一样。

对绝大多数的教培机构而言,如果从单点的方式成长起来,到了一定程度会形成品牌固化,品牌固化之后他其他领域的发展就会受限。像市面上xxx机构,从数学语文起家,他语言英语的发展就一直比较滞后;像新东方最早是英语起家,所以大家可能一直觉得新东方就是英语品牌,在数学语文化学方面可能就会觉得就不是特别好。这就是为了机构扩张会产生的比较麻烦的地方,说起来新东方是比较神奇的一个机构,绝大多数机构基本只能在一个领域发展,但新东方拓展了好多。新东方最早是托福、词汇,很快拓展到雅思;又拓展到考研和四六级,属于国内大学生的考试体系;后面有拓展了泡泡少儿、优能中学,进入到了K12领域。

主持人小东:那么今天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分享也只能先告一段落。再次感谢朱宇,也谢谢听众朋友们,咱们下期节目再会!

朱宇: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简介

青春无限|小东对话东方优播CEO朱宇

小东(张宝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主持经历

先后主持多档广播、电视栏目。

栏目类型涉及财经、汽车、娱乐、体育等领域。

制作访谈节目上千期。

荣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佳栏目”等奖项。

现负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无限》栏目的主编和主持工作。

近年专注教育领域

2018年策划并制作“全国高校巡礼系列”,制作全国电台中第一档,汇总式呈现高校信息的访谈节目,向学子提供择校和升学等信息参考。

2017年策划“对话商学院”系列第一季,邀请全国名校商学院院长、知名教授做客栏目,展示各商学院特色,为考生择校和备考提供参考。

2017年策划“教育工作者系列”系列访谈,邀请超过20位全国知名教育机构创始人、负责人做客节目,展示个人发展经历和从业初心,为普通人了解教育领域提供参考。

各类教育论坛、活动、栏目中也能够看到小东的身影。例如曾在央广网教育盛典中主持“教育+创新”和“教育+未来”两大圆桌论坛,与高校发言人、知名教育机构负责人探讨属于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