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限|小東對話東方優播CEO朱宇

東方優播

K12新型在線課程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旗下子公司

以樂播為核心主營業務,

輔以在線一對一課程、私播優選

形成的全方位新型網絡體系,

並以教學七步法為核心武器,

讓學生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與名師互動。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青春無限》欄目,

主持人小東對話對話

東方優播CEO朱宇

就目前教育領域現狀展開探討。

主持人小東:現在教育行業有哪些變化呢?

朱宇:綜合來講其實有兩種變化,一是以前教培行業各個細分領域的從業人員都開始不斷的往K12方向靠攏,因為大家發現K12可以算得上是整個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上最大的一塊市場。無論是在早教階段學前階段,如果沒有辦法很好的將自己的產品延伸到K12,那麼它這個產品的週期就太短了。K12階段是一個人成長最關鍵最核心的時期,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在這個時間段形成,而且這段時間他所取得的成績、在公立學校裡面所取得的成績、在小升初、中考高考所取得的成績、會很大程度的決定他進入什麼樣的大學,未來進入社會的走向,所以這是非常關鍵的時期。這段時期任何一個家庭任何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投入可能對他的孩子創造巨大的回報,所以這是家長最捨得花錢,大家關注度也非常高的一個時期。不管做教育行業哪個領域,如果不能很好的向上或者向下延伸拓展到K12領域,大家都會認為這個產品的市場不夠大,產品模式不夠穩定,能否長期和持續發展會打個問號。所以第一個趨勢就是各個板塊都在往K12方向滲透和發展,希望能進入到這個版塊中,包括互聯網教育裡新的玩家也是重點發展K12這個版塊。最早的外教口語其實主要是成年人給白領,培養他們英語能力,但是你會發現這兩三年來,這些都開始轉化針對小學生6-10歲之前的孩子來培養外交口語,其實他們本身已經屬於K12階段了。

另一方面就是教培行業領域更廣,有一些互聯網公司可能是做題庫、可能是收聽軟件、還有一些工具類的課程,你會發現慢慢的這些互聯網公司都在往課程化的方面轉移。不僅僅是單純的做輔助教育、科技化的工具,而是明確的有老師來傳遞知識,來幫助孩子提升成長,改變他的學習行為和習慣,最終使他的成績有所提升。

主持人小東:應該怎麼選擇合適的教培機構?

朱宇:所有的機構所有的教培產品在營銷上都會說自己好,沒有人說自己不好,這個時候消費者們就要睜大眼睛,要考慮上這個課程之後能不能達到我的述求,具體看兩點,一是效率有沒有提升,二是結果有沒有達成。從這兩點出發延展開來,一家教培機構能夠幫助學生效率提升和效果達成有四方面要素。第一個要素是確保課程是否有精準的教學內容,有沒有圍繞著教學大綱或者考試大綱,課程的難度和進度是否能讓孩子通過努力能夠學習和掌握;第二個要素是極致的課堂體驗,要保證學生愛聽就要設計整個教學環節的形式、表達的方式、講述的語言和邏輯等;第三個要素是老師嚴格規範學生課後的行為和習慣,嚴格的學生管理,管理學生意願、認知、行為;第四個要素是機構的教育理念,到底是以什麼樣的最終目標來去給學生傳遞知識的。

青春無限|小東對話東方優播CEO朱宇

主持人小東:對於一個平臺,整個教育行業來講,如何創造一家企業既能保持最初的理想又能保持品質?

朱宇:首先我先介紹一下教培行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是一個分散度非常高的行業,跟這個行業本身的屬性有關係,所以不管這個行業怎麼發展都有出現不少大的機構、中型機構、小機構。小機構或者個體戶他的特色來源肯定是來源他們老師的本身,所以對越小規模的機構而言,最主要是看他的老師所提供的產品、提供的教學理念,給你的一種幫助和支持是不是自己孩子所需要的。對於大機構而言,最核心的就是體系,有一個完整的提供內容的體系,通過體系化的方式確保內容是精準的;有一個完整的培訓老師的體系,使得老師在課堂上面的體驗達到標準化的極致;通過完整的對老師管控的體系,確保老師課後能夠管理學生課後的行為;同時機構也會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口號,確保所有的員工老師助教等都能圍繞這個理念展開。

主持人小東:現在有一個現象,在線教育在進行了一段換時間後會向線下過度,然後再回到線上,這個現象是短時間的存在還是長久的一個存在?

朱宇:很多互聯網教育公司的從業人物剛開始可能並不在教培行業,跨領域進來就會發現教培行業很複雜很特殊,可能不能套用其他領域的模式。最直接一點,教培行業是一個“反人性”的行業,某種程度上用戶其實是被逼迫學習的,有一種被動性。教培行業是被動型意願的消費者,是要完成一定的行為達成目標,要達到這個目的就會推動,由輕到重。就好比健身,也是被動型,自己不一定能堅持去,但是請了私教就會嚴格管理,時刻監督,督促你去鍛鍊,把控你的飲食。知識費用走到現在其實走的是一個新的模式,他看重的人群是哪些呢?是會願意把獲取新知識獲得輕成長當成類似於獲取娛樂信息,類似的這樣想法後,那它就可以做的輕,我就是主動獲得信息知識的一個過程。

K12就不一樣,在很明確我要考試、考級、掌握某種特定技能後就不一樣了,他必須得反覆訓練,這種訓練就使得人不一定能堅持下去,違反了人本來的行為規律。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必須要加入“重”的元素,其實你會發現,現在的一些知識分享已經開始在做“重”。最重要的是口碑,口碑最很重要的就是讓別人通過學習他的產品而發生改變。如果他行為沒有改變,他個人就根本不可能改變的,最後就會說別學這個,學這個沒用,慢慢降低受眾。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一定要採取一些強制性措施去幫助大家成長,這就是從輕往重變化的過程。

我們現在看到互聯網教育越來越重,從原來的錄播課演變成直播,又從直播發展成雙師直播,一個老師複雜講課,可能給成千上萬的學生講課,然後把這些學生每30-50人分成一個小班,這個小班會配一個輔導老師,輔導老師會跟學生在課上互動同時在課後叮囑學生作業的完成、叮囑學生的學習行為、對學生的疑問進行答疑。現在又流行線上小班,由授課老師親自為學生做答疑,這個過程就是越來越“重”的過程。雖然互聯網教育加了互聯網,但是本身的後綴是教育,脫離不了教育的屬性,教育是一個很重的行業,很重的寓意,很重的服務,很重的目標結構導向。在我看來,無論是線上互聯網教育還是地面的教育,最終統一下來,有同一個的規律,就是都得必須改變學生的行為,讓他有了成長髮生了變化,那麼這個企業或者機構才能長久的存活下去。

主持人小東:大機構都會有一些小分支,這些小分支基本都會針對某一個學科領域,這個時候會不會也會產生競爭?

朱宇:教培行業的競爭實際上是時間的競爭,教培行業的成本實際上是時間成本。一個孩子學了一些科目,不管素質類的應試類的或者其他門類,甚至他去打遊戲了,其實佔領的就是這個產品的消耗時間,因為我們本身消耗的就是用戶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同的機構可能有不同的考量。比如一些小一點的機構,他會覺得如果我現在做了那麼多科目,同時要平衡每個科目的時間安排,對他整個運營的挑戰能力會比較大。如果只做一科,核心的就是把這一科所述求的學生家長能很好的吸引過來,他要去學別的科目就去別的機構,這樣的機構也能很好的存活下去。這是從專注度上從整個時間消耗上而言,不可能同時上5、6門課,但更大的機構可能考慮的點就不大一樣。

對絕大多數的教培機構而言,如果從單點的方式成長起來,到了一定程度會形成品牌固化,品牌固化之後他其他領域的發展就會受限。像市面上xxx機構,從數學語文起家,他語言英語的發展就一直比較滯後;像新東方最早是英語起家,所以大家可能一直覺得新東方就是英語品牌,在數學語文化學方面可能就會覺得就不是特別好。這就是為了機構擴張會產生的比較麻煩的地方,說起來新東方是比較神奇的一個機構,絕大多數機構基本只能在一個領域發展,但新東方拓展了好多。新東方最早是託福、詞彙,很快拓展到雅思;又拓展到考研和四六級,屬於國內大學生的考試體系;後面有拓展了泡泡少兒、優能中學,進入到了K12領域。

主持人小東:那麼今天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分享也只能先告一段落。再次感謝朱宇,也謝謝聽眾朋友們,咱們下期節目再會!

朱宇:謝謝主持人!

主持人簡介

青春無限|小東對話東方優播CEO朱宇

小東(張寶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

主持經歷

先後主持多檔廣播、電視欄目。

欄目類型涉及財經、汽車、娛樂、體育等領域。

製作訪談節目上千期。

榮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十佳欄目”等獎項。

現負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青春無限》欄目的主編和主持工作。

近年專注教育領域

2018年策劃並製作“全國高校巡禮系列”,製作全國電臺中第一檔,彙總式呈現高校信息的訪談節目,向學子提供擇校和升學等信息參考。

2017年策劃“對話商學院”系列第一季,邀請全國名校商學院院長、知名教授做客欄目,展示各商學院特色,為考生擇校和備考提供參考。

2017年策劃“教育工作者系列”系列訪談,邀請超過20位全國知名教育機構創始人、負責人做客節目,展示個人發展經歷和從業初心,為普通人瞭解教育領域提供參考。

各類教育論壇、活動、欄目中也能夠看到小東的身影。例如曾在央廣網教育盛典中主持“教育+創新”和“教育+未來”兩大圓桌論壇,與高校發言人、知名教育機構負責人探討屬於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