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提出积极培育水上运动,中国3000亿规模产业的水上运动赛事当下发展如何?

本文节选自体育BANK和新浪体育联合推出的《体育赛事价值报告2018》之《中国水上赛事分析》的部分内容,后续将陆续推出系列赛事价值类文章,敬请关注。

国务院提出积极培育水上运动,中国3000亿规模产业的水上运动赛事当下发展如何?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中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电竞运动等体育消费新业态。水上运动产业消费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其中将水上运动列为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八部委发布了《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对我国水上运动的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以及顶层设计。在体育产业与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本文为促进我国水上运动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共4129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第一节 基本概况

水上运动产业是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我国较为丰富的水资源现状以及绿色发展理念为发展水上运动产业提供了基础性支撑,发展中要借鉴国外水上运动发达国家在产业体系形成、产业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经验。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将水上运动列为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八部委发布了《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对我国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在体育产业与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本研究对水上运动公共政策、产业体系、发展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为促进我国水上运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与水上运动的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水生态资源保护。近些年,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保护水生态资源,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实质上发展水上运动产业是一项积极统筹推进水资源与大众生态环境、水利建设与管理、休闲文化生活等跨界融合发展的举措,其意义在于以开展水上运动为途径,促进各区域水资源保护、改善和治理意识和效率的提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的享受,促进水上运动公共服务体系及产业体系建设。

二、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且分布不均衡

从自然状态基础环境分析,我国有除大陆以外的6500多个岛屿,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濒临太平洋有长达18000千米绵长曲折的海岸线。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域辽阔且地形复杂,由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造成了全国水土资源不平衡,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的36%,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8%,而耕地却占全国的40%,水土资源相差十分悬殊。总之,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且分布不均衡,在创新思路的引领下,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保护水资源并使大众享受水生态。

三、我国水上运动发展规模和水平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项目分布上,水上运动涵盖帆船(板)、赛艇、皮划艇(激流)、摩托艇、滑水、潜水(蹼泳)、极限(冲浪、漂流)、公开水域游泳(横渡)等项目,我国这些水上项目在社会人群参与规模、竞技水平上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国内缺乏高端教练指导,项目危险系数比其他项目大,专项器材价格较高且入门程度较高,参与人群对水资源要求较高等,这导致水上运动参与范围缩小且水平较低。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意识的增强,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具有服务性质的休闲、旅游、教育、娱乐、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水上运动以旅游、娱乐、探险、竞技等为主要形式,依托于我国丰富的海洋、湖泊、江河等资源,为大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使其成为健身休闲产业的重要支撑,并达到以水上运动产业促进水资源保护的目的。

四、移动水上乐园项目的可行性和收益较高

从国家召开十五大开始,就开始有了提高国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想法,到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的全民健身运动,也正是为了丰富国民的精神生活,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目的。除了体育健身之外,游乐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从小型的超市门口放的摇摆机到大型的主题型欢乐园,游乐设备行业的公司老板们挖空了心思去研发新的国民游乐方式,直到水上乐园的兴起,水上乐园是国家和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的游乐项目,不仅在锻炼中得到娱乐,也更能促进家庭、朋友的亲密关系。一到夏天各地卫视纷纷播出水上冲关节目,纷纷成为了高收视率的综艺节目,不到夏天,各地电视台就会行动起来寻找可以做水上冲关的合作商。移动水上乐园不仅解决了要开挖土地长期占地,需要基建的问题,更是可以有季节性的经营,这就是被业内成为可移动游泳池的支架水池的功劳,支架游泳池的出现解决了很多投资者的大问题,更是让投资者看到收益。广州的投资者刘先生说过:“移动水世界让我一劳永逸”。虽说有点夸张,但是相对于其他投资项目来说,移动水上乐园项目的可行性和收益确实让投资者们津津乐道的。

通过几年的升级发展与转型,在市场经济下的水上运动产业公司相继成立。2016年11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为水上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五、缺乏人才是避不开的痛点

水上运动产业不会背离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作为体育产业的细分领域,同样面临众多发展中的痛点,其中关于人的痛点话题是不可回避的。

其实水上运动产业面临众多问题,比如:俱乐部从开办就受到各种现行政策的限制;在俱乐部经营中,从营销到融资发展都面临窘境等等。而实际上,当你纵观全局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人。

相关部门缺乏懂产业的人,让顶层设计者去引导产业的发展;缺乏果断和有执行力的人,这样好的产业政策并不能具有渗透力和执行力;经营机构缺乏善于思考和敢于创新的人,水上运动产业的业态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受限,因此,不能一根筋的全部去构建线下俱乐部。

通过下面的图,共同感受下,人才缺口究竟有多大。

国务院提出积极培育水上运动,中国3000亿规模产业的水上运动赛事当下发展如何?

水上运动产业占体育产业产值百分比现状

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劳动力总人口百分比现状

根据图表和相关基础数据能够看到,未来三到五年之内,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的人才缺口,保守估计将达到数十万人,而我们现有的从业者只有几千人。

这就是产业迈不出有力步伐的根源,就像是规划了一个很好的楼盘建设方案,找不到盖房子的人,慢慢的工地上将会荒草丛生。

基地运营管理人才(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体育赛事管理人才(赛事策划权益开发)、体育营销经营人才(招商运营IMC营销)、体育经纪专业人才(中介服务法务方向)、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方向)、产业衍生专业人才(建筑规划方向),这几类人才不只是存在于体育产业之中,同样存在于水上运动产业中,并且缺口都很大。现有的经营机构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公司,也就盈利机构,另一类叫社会团体或者民间团体,这是非盈利机构。

去年底九部委局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提到了“培养多元化主体”的问题,刚好给现有的经营机构,指出了发展方向。不要去纠结已有的或者将要开设的主体,是盈利的还是非盈利的。经营公司去市场中博弈,社会团体请服务好政府采购,在目前的水上运动产业发展阶段,只要足够专注,前景都是光明的。

第一个是如果要进入水上运动产业或体育运动产业,唯一的出路并不一定是去创建一个什么俱乐部或者实体公司。

第二个就是说不管是哪一种性质的经营主体,实际上都有很好的一个成长前景。经营机构也好,社会团体也好,都是将来市场非常稀缺的服务主体,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多的争论,到底是盈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要经营公司还是要做社团。

水上运动产业虽然处在初级阶段,但也意味着会有很多的发展机遇,是否能够把握住机会,伴随产业发展留下自己的痕迹,在解决行业发展诸多问题的过程中,为自己和团队带来收益。

第二节未来我国水上运动产业发展分析

(一)政策背景下水上运动产业的治理与发展

首先应当以政策驱动建立跨界治理格局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以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为重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逐步提升体育在促进大众健康中的作用与地位。国务院、国家相关部委下发了一系列助推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在“十三五”规划中将体育产业作为优化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此推动加快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在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下,我国提出以海洋、江河、湖泊等水资源为载体,以运动竞技、体育休闲、娱乐生活、户外探险、健康旅游等形式,以保护自然环境并展现人的发展与体育、自然发展相融合,以水上运动事业为基础,带动水上运动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从我国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水上运动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尤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促使水上运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如水上运动休闲、健康旅游产业、水上竞赛表演等业态,同时还涵盖在海水、江河淡水、城市湖泊等不同水域中所能开展的水上运动项目。因此,水上运动产业呈现出领域跨界、部门跨界、业态跨界等特征,推动水上运动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大众化和品牌化发展。因此,从治理路径的角度,以政策驱动实现我国水上运动产业跨界治理是其基础工作。水上运动产业政策以领域跨界创新推广模式。在我国以服务业促进消费、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海滨城市以海资源为主体创办水上运动赛事、培训与旅游、文化等跨领域发展执行和落实《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对水上运动区域、项目、活动等重点局部,打造水上运动以娱乐为主体,与旅游、文化演艺、创意跨界;以竞技为主体,与俱乐部、系列赛事跨界;以社会参与为主体,与资质培训、健康休闲、户外探险度假旅游等领域跨界的创新推广模式。

(二)水上运动产业跨部门、行业的治理与发展

其次水上运动产业政策以部门跨界形成协同治理。水上运动产业发展与交通运输、水利资源、国家土地、城市区域建设、环保、财政、旅游等多个领域形成跨界,从公共治理和产业融合的角度,建立国家自上而下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尤其在我国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水资源保护、运动船舶码头建设、水上运动赛事创办、水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建立协同治理,以整合水上运动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原则,降低资源开发成本,发挥资源聚集优势,减少行政壁垒,打造我国水上运动产业治理模式。

(三)水上运动产业核心的发展

最后水上运动产业政策以业态跨界打造核心产品。业态跨界是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水上运动大众休闲活动与精英职业活动分层次跨界,水上运动器材装备创新、研发、制造与现代服务业形式跨界,水上运动产业娱乐、休闲、度假园(区、边、滩、地)的不同区域跨界等,需要从政策驱动给予产业供给多元化支撑,便于整合、协调、配置和利用资源,将水上运动产业提档升级。

从水上运动产业的本质特征分析,水上运动产业涉及城市建设、生态环保、大众健康、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且在健身休闲服务产业中呈现跨领域、跨项目、跨行业等特征,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功能,在国家大力推动和大众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势必将成为体育产业多元供给的主要渠道。

媒体合作/广告投放/论坛/发布会媒体服务请联系:15110171297/[email protected]

国务院提出积极培育水上运动,中国3000亿规模产业的水上运动赛事当下发展如何?国务院提出积极培育水上运动,中国3000亿规模产业的水上运动赛事当下发展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