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一、臥龍區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中部。在歷史上它屬南陽縣管轄。它是1994年11月南陽撤地設市時新劃出的縣級區。它的區名與臥龍崗有關。南陽城西有一高崗,北從紫山開始,南到唐灣為止,一道丘陵綿延起伏40餘里,形狀好像一條巨龍昂首伏臥於此,龍頭就在臥龍崗一帶。再加上東漢末年諸葛亮曾躬耕於此,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人稱“臥龍先生”,所以就取名臥龍區,以資紀念。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臥龍區歷史悠久,西周時北有申國,西有呂國。戰國至東晉這裡叫宛縣。其中西漢時西南部有杜衍縣,南部有淯陽縣,北部有西鄂縣;新朝時曾叫南陽縣。北周時有上陌縣、上宛縣、隨朝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又開始叫南陽縣。我國古代給地方命名時,有個山南水北為“陽”的原則,因為它位於伏牛山南麓,漢水北邊,佔有兩個“陽”字,所以叫南陽,至到1994年11月,南陽撤地設市時,才改名為臥龍區。這個縣名一直使用了1411年。


二、宛城區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中東部。它的歷史沿革與臥龍區相似,在歷史上,都屬於南陽縣管轄。1994年11月,南陽撤地設市時,新成立宛城區。

區名的來歷與宛城有關,從春秋開始,這裡建宛邑,後叫宛城,縣名叫宛縣。宛城因地形而名,《爾雅·釋丘》中說:“宛,四方高中央下也。”南陽的地理形勢就是三面環山,中間低窪,像個放著的碗一樣。在先秦時期宛、碗同義,所以過去這裡也稱南陽盆地,宛城的來歷就在於此。

宛城區歷史也非常悠久,商朝時南部有謝國。戰國至東晉這裡叫宛縣;西漢時,南部屬淯陽縣。新莽時叫南陽縣。東漢時,東北部有個博望縣。北周屬上陌縣、上宛縣、隨開皇三年(583年),又開始叫南陽縣。至到1994年11月,才改為宛城區。如果從南陽縣正式算起至到1994年,也有1411年的時間了。


三、鎮平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中西部。西周時屬呂國,秦朝時屬宛縣。兩漢時,南部屬涅陽、安眾兩縣。新朝時叫前亭。西魏併入臨湍縣。北周時仍名涅陽縣。隨朝叫課陽縣。唐初析為深陽、安國兩縣。在歷史上,兩晉至南北朝時期,曾合併到穰縣。唐朝後期、宋朝和明朝初期,又曾合併到南陽縣,五代十國時合併穰縣。

金代興定四年(1220年)4月,窮苦農民魚張二於五垛山聚集農民1000多人,舉行起義,反對金朝統治者,經過幾年鬥爭,最後失敗。魚張二被俘犧牲,起義人員被迫遣送到歸德、睢縣、陳州、許昌等地。金正大三年(1226年),金朝統治者取“鎮壓平定”之意,將原來唐朝時的深陽、安固二縣的地方改名為鎮平縣,至今已有788年曆史了。


四、內鄉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西部。內鄉縣歷史悠久,春秋為析邑,秦朝為酈縣、西魏改中鄉,隋朝叫菊潭。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為避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之諱,改中鄉為內鄉,因地處伏牛山本部最深處,交通閉塞,與外界接觸較少,故稱內鄉。金代曾將淅川縣合併內鄉。明代成化七年(1471年),又將淅川單獨劃出。如今西峽縣在歷史上,隸屬內鄉管轄,縣城設在西峽口。元朝初期,縣城遷到渚陽鎮(今內鄉縣城)。當時的內鄉是南陽面積最大的縣份,從東南到西北長約300餘里,面積將近6000平方公里。1948年5月,西峽口解放,遂從內鄉縣西北部析出西峽縣。內鄉縣名使用至今已有1430年曆史了。


五、西峽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西北部。西周為鄀國地,戰國有析縣,西魏屬中鄉縣。唐開元二十四年(956年)屬中鄉、菊潭兩縣。在元代初期以前,中鄉、菊潭縣城都設在西峽口,元朝才遷到渚縣鎮。至到新中國建立以前,它一直屬內鄉縣轄。

1948年5月,西峽口解放。從內鄉縣析出西峽。因為民國年間,宛西實行地方自治,內鄉民團司令別廷芳曾在這裡長期進行內鄉自治,建有發電站,釀酒公司、造槍廠、印刷廠等,工業基礎較好,1949年1月改建為西峽市。當年12月又恢復為西峽縣。之所以名為西峽,是因為它位於伏牛山西部的深山老林中的峽谷地帶,又處於南陽府的最西部,舊稱西峽口。該歷史不算太長,使用西峽縣名稱只有66年時間。


六、淅川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西北部。春秋屬楚、鄀二國,秦設丹水、內鄉二縣。西漢有順陽、南鄉等縣。南朝梁時設淅川縣。因析水(古稱析川,今名老鸛河,流經析谷而得名)從西峽南下流經淅川縣最終匯入丹江,故名。唐名淅川。金代將淅川合併到內鄉。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重新建立淅川縣。因地處豫鄂陝毗鄰地區,屬於兵家必將之地,清末道光和光緒年間,曾兩次設廳,名為淅川廳,與南陽府平級。民國年間仍名淅川縣。至到今天,已經有1512年的歷史了。


七、鄧州市(現已脫離南陽管轄)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西南部。歷史十分悠久。夏朝至春秋屬鄧國,戰國時有穰(瓤)、鄧、山都三縣。西僅有穰、涅陽、冠軍、樂城、山都、朝陽六縣。隋開皇三年(583年)開始稱鄧州。隋大業三年(607年)南陽郡治遷移鄧州,至到清代,一直名曰鄧州,與唐州齊名,是南陽的又一大行政中心。民國二年(1913年),鄧州改為鄧縣。1988年11月17日,再次恢復鄧州。鄧國曆史很早,夏朝仲康封其子於鄧,時稱鄧國,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歷史了。


八、新野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南部。春秋戰國時期,此地名為烝野(一作蒸野,意為廣闊美好的田野)。西漢初年,因在烝野設縣故名新野縣。一說西漢末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在縣東南部王莊鎮建新都城,縣境處在新都之野,故名新野。西漢縣西南部還有朝陽,縣東北部還有棘陽兩縣。西晉太康年間(281-289年)為義陽郡治所。唐武德四年(621年)升為新州。唐末,降新野縣為鎮,屬穰縣。元化至今仍稱新野。至今新野縣的名稱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九、唐河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東南部。周朝時,縣境南部有蓼國。秦朝置湖陽、陳陽兩縣(在今湖陽鎮),南北朝北魏時置石馬縣(又名上馬縣)。初唐為唐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石馬縣為泌陽縣。明洪武二年(1368年)再次改名唐州,因縣南有唐子山故名。民國二年(1913年),國會議員提案認為,直隸省(今河北省)也有唐縣,容易引起混淆,經國家批准改為沘源縣。後因沘水發源於泌陽縣西北部羊冊一帶,而不發源於唐河縣,沘源之名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唐河這條河流從南陽縣賒旗鎮南的興隆鎮南下,縱貫唐河縣境,故民國十二年(1923年)又改名為唐河縣,唐河縣雖然歷史悠久,但真正使用唐河縣名,至今還不到100年間。


十、桐柏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最東南部。西漢時有平氏、復陽兩縣。三國時由平氏縣析出義陽縣。南朝齊代置圍山縣,梁置淮安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設桐柏縣,因縣境所處位置在桐柏山區而命名。南宋至元代幾次廢縣為鎮,屬唐州所轄。以後又曾兩次屬湖北省棗陽、隨縣管轄。桐柏縣屬於山區縣,偏於一隅,交通不便,人煙稀少,在歷史上隸屬關係演變較大,但其縣名至今已有1415年曆史。


十一、社旗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東部。歷史上沒有此縣。1965年11月,由南陽縣賒旗鎮、橋頭區、青臺區,唐河縣太和區,泌陽縣饒良區,方城縣郝寨區共1鎮5區24個人民公社,以賒鎮為縣城建立新縣。賒旗鎮的來歷與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有關。傳說劉秀當年起義反對王莽政權,曾在這裡一劉姓酒家賒了一面酒旗,作為招兵買馬的大旗,最後終於推翻王莽新朝的統治,建立了東漢政權,故稱賒旗鎮。1965年10月,國務院審批此縣時,周恩來總理建議,將賒旗鎮改為社旗,即將“賒”的一聲字改為“社”的四聲字,寓意為“高舉社會主義紅旗”。經國家批准,最後定名為社旗縣,至今只有49年的歷史。


十二、方城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東北部。按面積來看,是南陽市第二個最大的縣份。

西屬屬鄫國,秦置陽城縣,西漢至東漢為堵(音“者”)陽縣。因縣境西部堵水(後因距縣城三華里改名三里河)發源於拐河鎮泉白山南面,流經堵鄉,再經城南注入潘河,故名。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為赫(音“者”)陽縣,因為方城山上的石頭呈現紅褐色,即赭色,故名。北魏置方城縣。因縣東北部有方城山,山上修築有長方形城池,又稱簡方城,故名。北宋降方城為鎮,屬南陽縣,金代改為裕州。民國二年(1913年)再置方城縣,一直沿用下來。從歷史上算起已有1500多年曆史了。


十三、南召縣

南陽市各區縣名稱的由來


位於南陽市的北部,是南陽市面積最大的一個縣份。

西漢建雉縣,因地處伏牛山區,山上多雉鳥(野雞)故名。又因位於南陽郡北部,又稱北雉縣。隋代縣東北部有武川縣,東南部有向城縣。唐河向城縣改為武清縣。北宋、金、元時期,分屬南陽、方城二縣管轄,明成化十三年,重新建縣,因縣城東北部的魯山縣有北召店,南召縣有南召店,都是宛洛大道上著名的驛站,故取名南召縣。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再次併入南陽縣,不久又恢復南召縣。因縣境太大,民國四年(1915年),從縣的西部劃出一部分新建為李青縣,因縣城在李青店,故名;東部仍為南召縣,縣城在雲陽鎮,半年後又撤消李青縣,合併為南召縣。縣城設在雲陽鎮,偏於東部,不居中心,多有不便。建國後,遷往李青店,即今縣城。南召縣名使用至今已有538年曆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