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爲什麼要做帳?自己做不行嗎?還省錢

我們一般所說的賬,主要是指會計賬和臺賬等,這是一般單位都會有的兩種賬務。其中,會計賬發展到今天,已成為一個科學、統一、系統的能夠反映會計主體資產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狀況的管理工具。它使我們可以從財務角度去反映一個會計主體(如一個公司)的運營狀態。而臺賬一般主要是對日常某些事項的記錄、備查等,它形式多樣,沒有統一、固定的格式或要求,企業或其他單位根據需要,可以設置相應的格式,以記錄方方面面的信息,如記錄合同信息的臺賬,記錄倉庫材料收發的臺賬,記錄機器設備運行數據的臺賬等等。

臺賬就不說了,小到小賣部大到500強企業都會用到,且其對於單位的日常有關事項的記錄、管理是非常方便和實用的。這個是根據單位需要而做的賬,比較自由,除了滿足日常事項管理需要之外,沒強制要求。我們在此重點談一下設立會計賬的必要性。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它的根本目標在於利用現有資源,去實現資本的增值。因此它就要通過某種途徑,以充分反映這個經濟體的資產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必要相關信息。而目前看來會計賬是最理想的一種工具,它通過多種科學合理的計量方法以對經濟體的各種有形的、無形的資產的經濟價值進行量化、核算,使用多種科目對經濟體的各有關要素進行全面的經濟價值反映,並形成一套完整、複雜的基礎數據。通過整理這些數據,我們便可以從財務的角度對經濟體進行多方面分析併產出各類標準信息,去讓我們對這個經濟體進行了解、評價、監測、預測,進而進行一系列的決策、管理活動。


開公司為什麼要做賬?自己做不行嗎?還省錢


拿一般企業來說,至少有以下有關方面在進行有關決策和管理時會用到會計賬務信息:

1、企業的管理者;

包括企業的日常事務管理者以及重大、重要事項管理者。對於這些管理者來說,他們必須及時瞭解企業的各方面財務信息,比如這個月公司銷售收入多少,產品成本又是多少,跟上個月比是上升還是下降了,人力成本又是多少,繳了多少稅,公司目前欠別的單位多少貨款,還有多少貨款沒收回來。目前公司還有多少未銷售產品,還有多少原材料,夠不夠用,不夠用的話要不要趕緊去採購一些,採購資金有沒有,等等,不僅如此,管理者也可以通過財務信息驗證前期的決策是否有成效等等。

2、企業的投資者;

企業的投資者通常也是企業重大事項的管理者,但作為投資者,比如你投資5000萬設立一個公司,你就是這個公司的投資者,那麼投下這5000萬之後,你總得知道你的投資是否得到保值增值,如何保值增值。所以這是你就需要了解你所投資的公司的存量資產情況、收入支出情況等信息,並且根據這些信息反映的問題,及時調整發展戰略、經營策略。或者你是個潛在的投資者,比如你想中長線投資某隻股票,你也需要通過該公司的財務信息去分析該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並據此判斷該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3、金融債權人;

就拿銀行來說,銀行給公司貸款,需要收集多方面信息對借款申請人的情況進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對其進行財務分析。銀行會收集公司最近的甚至幾年內的財務報表以及相關財務數據,據此分析各項數據,並判斷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指標達不到要求的話就不能給該公司提供貸款。

4、有關政府部門;

財政部門在統計有關經濟信息以判斷經濟形勢,稅務部門監督企業是否合法納稅,國資部門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等等都需要完整全面的會計信息。

5、其他會計信息需要方。

會計信息是一個社會發展所需的最基礎的必要要素之一。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結果。沒有社會的發展也就不會產生會計,同時如果會計僅僅停留在最原始或最初級的水平,也就不會有我們今天高度複雜的社會,這種規律適用於很多領域。無法想象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經濟體乃至整個社會沒有會計賬會是什麼樣一個場景。但如果沒有會計賬,至少我們不知道一個企業今年是虧損還是盈利,虧損多少錢,盈利又是多少,還值不值得再投資,會不會下個月就倒閉了,銀行不知道該給誰放貸款,稅務局不知道應收多少稅,國家無法計算GDP等等。就是說,如果沒有會計賬,我們在經濟社會面前差不多就是一個瞎子,我們甚至無法進行稍微複雜一點的經濟決策,小企業無法成長為一個大企業,大企業也將很快倒閉,更別談那些高大上的IPO、併購了,金融系統奔潰,市場經濟無法繼續運行,國家無法進行宏觀調控……那麼當前社會必然會陷入一片混沌,歷史倒退若干年。。。(其實我還想說會引發世界大戰、地球會毀滅、宇宙將失去一個文明的。。。)嗯,不做賬就這樣。

自己做賬至少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專業性問題。

一般的企業做賬並不是多難的事,會計入門並不是很難。現在假設有個小賣部,可能平時都不需要做賬哪怕是臺帳記錄的,你知道你批發時成本多少,然後將商品銷售價格設定多少,保證有所盈利也許就夠了。如果你非要要求精細化管理,比如除了計算批發成本,還把經營這個小賣部的必要的租金、水電費、人工的機會成本、賒欠造成的資金佔用成本、退貨成本等全部作為經營成本,然後按一定方法分攤到每一類商品上,然後得到實際成本,再據此制定商品銷售價格。當然,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策略也有很大的侷限性,你也得考慮商品的一般市場價格,比如一瓶礦泉水市場價2元,採購成本1.2元,你計算的分攤成本0.7元,總成本就是1.9元,你覺得這麼一算你基本上不賺什麼錢,所以將價格定為2.5元。這也未必是合理的,人家也許下次就不來你這裡買東西了,但你也不能因此就不賣礦泉水了,一個小賣部連礦泉水這種常用品都不賣也說不過去。因為你不是追求單個商品的利潤,若能保證大部分商品盈利,然後附帶一些不盈利但可以提供人方便的商品也是有利於總體業績的。這只是小賣部,如果是一個小公司,會計要處理的問題就很繁雜了,包括銀行賬戶的日常管理、成本核算、賬務處理、報稅、各種財務分析及數據整理輸出等等,這些其實專業性也是有一點的,外行跟人學學也不是不可應付,但外行幹起這些工作來質量和效率一般明顯要低多了。不同規模的公司對專業性程度要求也不一樣,如果企業規模再大一些,規範化程度要求高一些,再比如上市公司、發債的公司等,就更加複雜了,這裡面就對會計、財務管理、財經法規、稅法、融資業務知識等要求就高多了,外行可以幹些邊緣性的崗位,大部分專業崗位還是隻能由內行來做,而且人員素質的不同對工作質量、效率以及蘊藏的風險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關於效率差異我平時就見過很多,我認識一個年紀大一點的會計和年輕的工作過幾年的大學生,後者無論是在日常辦公及相關軟件的使用、數據產出速度和準確度、信息收集能力等基本素質方面還是專業理解和處理方面都完全超越前者,可別小看這一點,財務的事雖然數起來就那麼幾件,但中間細節和變數太多,不夠專業的話,處理問題起來就容易四處碰壁。一個好一點的財務相比一個差一點的財務即使把同樣一件事都完成了,但其中完成的效率、質量和蘊藏的風險可能有很大的差別,這點在稅務工作、融投資工作、彙報工作等方面都有體現。另外,好的財務也能給公司創收節支,比如合理避稅就非常明顯。或者有兩個融資方案,一個是銀行貸款,一個是固定資產融資租賃相關融資業務,看起來後者似乎利率明顯偏低低,但經過專業一點的測算,往往後者利率是比前者高的。財務部門很多工作業績一般難以衡量或評價,甚至很多人單純認為財務就是個做賬的,其實做賬真的僅僅是財務部門眾多工作中的一個方面,小的公司和大的公司也有很大的差別。此外,財務做的好和做的一般有時候差別並不是很明顯,別說公司領導或其他部門了,就連財務領導有些也未必就知道你的工作乾的怎麼樣。

二是經濟性問題。

一般來說做賬雖說也就填個憑證的事,但是伴隨著做賬一起的是成本核算、收集手續完整的原始單據、對賬、編報表、訂憑證、打印裝訂賬本等基礎工作,同時相關的有報稅、融資、財務預算分析彙報等各種臨時的想象不出來的講不盡的其他眾多工作,中間還伴隨著大量的跑腿、溝通、協調、扯皮等活動。所有與做賬相關或派生出來的工作往往歸類彙集到一起就成了財務部門的日常工作,多數的日常工作幹久了就不一定要求多專業,但很多事一定是非常繁瑣、麻煩,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但這些交由專業的財務人員幹就是了,質量效率都更高,風險也更小,自己還是騰出更多精力去思考企業的發展更具有經濟性。除此之外,財務幹久了,似乎更容易使你的思維偏於嚴謹、保守、計較細枝末節(個人的毫無根據拙見,不代表普遍現象),而這些思維,似乎並不是很適合企業領導者。



開公司為什麼要做賬?自己做不行嗎?還省錢


開公司為什麼要做賬?自己做不行嗎?還省錢




開公司為什麼要做賬?自己做不行嗎?還省錢


所有的人的失敗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不會,為什麼不會,學習不夠!比學習不夠風險更大的是學錯了東西!比學錯了東西更怕的是錯誤的學!故學什麼?跟誰學?決定了你的一生!老師的級別決定學員的品質!

學會計,到百練!跟隨名師,你就是下一個學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