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北上廣深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即便北上廣深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大城市大,多數壓力來自工作,覺得人情冷漠;小城市小,多數壓力來自世故,覺得無處可躲。”

在大城市辛苦打拼還是回小城市安逸生活,這個問題一直被大家爭論不休。可是,它真的是這麼一個兩難選擇的問題嗎?

前兩天看完《東京女子圖鑑》,更堅定了我的想法,這個答案就是:即便大城市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東京女子圖鑑》的女主角綾出生在日本的小城秋田縣,她從高中時代就開始厭惡這個破舊、蔽塞、落後的小城,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到大城市東京生活。

即便北上廣深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至於什麼這麼厭惡秋田縣,綾一語道破了小城市存在的問題:從地方大學畢業,在地方公司上班,和溫柔的男性結婚,和父母一樣組建一個溫暖的家庭,在眼前半徑五米範圍內追尋未來的同學們。

到底選擇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想必無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白領都有認真思考過。一個讀者問我,他在上海兩年,每天辛苦上班但工資不高,付掉房租日常開銷,剩下的積蓄很少。

而他的高中同學,很多學習不好,上了普通二本三本,畢業後就回家工作了。有的合夥開旅行社,有的弄物流公司,有的開海鮮飯館,有的搞工程包工,反倒是混的風生水起。

每年收入不低,工作清閒,沒事大家喝喝酒、打打麻將、一起出去郊遊。買了車,買了房,成家了,有幾個孩子都一兩歲了。當初唸書比他們成績好太多,現在混成這個樣子,感覺好失敗。

當初我在上海工作時也曾有過這種感覺,從徐家彙換乘,你會發現在地鐵裡,身體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在擁擠的人流中被推來推去。

地鐵就像沙丁魚罐頭,裡面塞滿了被運到各個地方的上班族,下車後他們機械而的走進格子間,開始無止休的枯燥工作。

即便北上廣深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後來隨著工作的穩定,生活質量的提高,我覺得這個問題漸漸有了答案。

大城市大,多數壓力來自工作,覺得人情冷漠;小城市小,多數壓力來自世故,覺得無處可躲。在大城市如果你有能力,工資低只會是一時的,但在小城市,則有可能是一世的。

“小城市生活非常簡單,但是人際確是無比複雜。”

《平凡的世界》有這麼一句話:誰讓你讀了這麼多書,又知道了雙水村以外還有個大世界……如果從小你就在這個天地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

經過幾年的辛勞,像大哥一樣娶個滿意的媳婦,生個胖兒子,加上你的體魄,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莊稼人。

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這種不能為周圍人所理解的苦惱。

並不是說,因為城市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換成小城市,這些問題就可以消除,你就可以過上所謂幸福的生活。而根本的原因在於,你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小城市節奏固然是慢的沒錯,但是你必須要明白的是:小城市資源只有一種,就是人際資源。其他資源在小城市都施展不開。

即便北上廣深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而且這種資源不是你一個人的,也不是你獨有的,而是整個家庭甚至家族共有的。

半年前一個要好的同事回老家,他爸媽用“父母在不遠游”的理由將他說服,最終留在那裡。

他說,這裡市區人口不到60萬,市區主幹道也就幾條。打的6塊起步,10塊可以跑遍市區。自己住在市區,上班騎車5分鐘就到,周邊3公里內超市、商場、步行街、菜市場、交水電費等等都可以直接到達。

但最大的感覺是,太過安逸,基本上每個人都是各種二代,當官的孩子努力當官,做生意的孩子努力做生意,打工的孩子努力打工。

因為你很難有突破,基本每個行業都被壟斷著,市場就那麼大,人就那麼多,很多時候,你的努力在關係面前,顯得很蒼白。生活非常簡單,但是人際確是無比複雜。

而真正痛苦的還遠遠不止於此,比如醫療、教育、文化氛圍、圈子結構以及價值觀等等,這些都有可能讓你跟小城市格格不入。

《東京女子圖鑑》中,那些辛苦養育孩子的媽媽滿身疲憊地講因為有小孩所以很幸福的話,跟中國多少家庭的觀念出奇的一致。而綾身邊的職場優秀女性對此是怎麼樣的看法呢?

她們說:小孩啊,被說是照亮毫無前途高齡社會的明燈,所以號召整個社會一起來養育吧。理論來說是沒錯啦,但是你想一想啊,連撞到人都不會道歉的小孩,長大之後會能成為正常的社會人嗎?

還期待他們賺錢交稅呢,搞不好都是家裡蹲還領生活補助呢,壓垮年金意識的最後一根稻草。很有可能呢,因為你看二三十歲男性的年收入,其中20%的人只有200萬日元,那些人能付幾毛稅金啊。

即便北上廣深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這樣的價值觀,放在小城市先不說有多少,即便是有,也會被七大姑八大姨視為大逆不道而吞沒在眾人的口水中。

而這些七大姑八大姨同時又是小城市裡能夠左右你人脈關係網的核心紐帶,甚至說,你的十分努力,抵不上她們的一分口舌。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了關鍵資源的主動權,被逼婚,被說教,乃至於被迫相親都會變得稀鬆平常和無可厚非了。

一個在小城市的好朋友說:在城區裡走著的和騎著車子的人好像都是大爺或都是色盲,毫無顧忌的闖著紅燈,都有十萬火急的事情,可這城市的節奏分明慢的像流動的瀝青。

走在街上看見每個人都一副雲淡風輕的表情,包括那些風一般闖著紅燈的大爺,我覺得自己就像一隻落在潔白牆上的大蒼蠅如此格格不入…

即便北上廣深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在這種市民文化的薰染下,可以想象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怎樣,加上學校並不完善的教育體系,你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長成什麼樣子?更讓人恐懼的是,在小城市裡,教育子女的主動權,多數還不在自己手裡。

打不得、罵不得,被爺爺奶奶寵著,真不知道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子。不能說小城市不好,只是這個年歲我們還沒法愛上它。

“年輕時放手一搏,至少當逆境真正到來的時候,你能夠砥柱中流而不是弱不禁風。”

為什麼當你遊走在大城市裡之後,再也無法忍受小城市的各種問題。可是這個地方本來就是生你養你的啊!曾看到這樣一個回答,我覺得放在這裡非常貼切。

你在池塘裡活得很好,泥鰍很醜但會說喜慶話,癩哈蟆很馬虎但很有趣,田螺是個溫柔的自閉症,小鯽魚是你們共同的女神。

有一天你聽說,江河湖海,哪個都要更大,更好。你跳了出去,遇見了美麗的海豚,雄壯的白鯨,婀娜多姿的熱帶魚,的確都是好的。就是偶爾,覺得世界很空,生活很鹹。

大城市固然也有各種問題,比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個人的存在感,生活的壓迫感,工作的無力感等等,如果情況更糟,你可能還要忍受隔壁鄰居的壞習慣、房東各種變卦以及上司的刁難。

然而正因為大城市的大,讓它具備了更強的包容性。關係網也會稀疏很多,因而會相對更公平一些。

一個網友說:因為,像我這種一沒家世二沒人脈的人,回了小縣城就會被子繼父業,女續母班的高中同學,初中同學,小學同學一輩子踩在腳底下,一輩子別想超過他們。

在大城市,起碼留得住尊嚴和耐心,還有一顆要超過他們的野心。

同時,聚集在大城市裡,優秀的人也更多,和更優秀的人在一起,讓自己也慢慢變得更優秀。

大城市的極限,遠遠高於我們的眼界。

如果小城市是100分,即便是你得到滿分,也只有100分;而大城市可能有200分乃至更高,一旦你竭盡全力,即便沒得到滿分獲得150分,也遠遠高於小城市的100分。

即便北上廣深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大城市就像沒有上限的試卷,只要你夠努力,它就會不斷挖掘你的潛力。年輕時放手一搏,至少當逆境真正到來的時候,你能夠砥柱中流而不是弱不禁風。

當然,大城市的包容還體現在能夠接受多元文化,它能夠接受你紋身,也能夠接納同性,你可以自由追隨自己的愛情,不用擔心如何跟人解釋自己的與眾不同。有趣,是我們年輕這個階段更渴望的。

長輩會說,大城市雖好,它是你的嗎?你能融入那個群體嗎,至少小城市有你的親戚和親戚組建的關係網。這種陌生城市的疏離感你沒有,何必在別人的城市被他們冷嘲熱諷?

事實是這樣嗎?張佳瑋在《你能融入大城市生活嗎》中說:因為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他鄉遊子。而世界真的已經變得很大很大。大到容得下所有的他鄉遊子,容得下那些並不融入當地文化,也可以好好生活下去的人們。

我倒更贊同後者的觀點,大城市太大,你總能找到跟你三觀相符的人,小城市太小,相親對象都有可能是小學同學,這種狹小圈子的尷尬。

我甚至覺得,如果連這些都一併能忍受所需要的勇氣,比在城市裡忍受孤獨還要多萬倍。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甚至被家裡定下今年一定結婚的目標,但可笑的是,她還沒有男朋友。對,就是先定下目標,然後去實現。

世間道路千萬條,沒有哪條路是唯一的一條。許多時候,大城市又或者小城市也不過就是圍城,真正應該選擇的,應該是自己能接受的,最適合自己的。

我不貪圖小城市的安逸,也不反感大城市的忙碌,在乎的其實是自己能否有一絲的歸屬感。

即便北上廣深生活這麼苦,我還是勸你留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