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她是坚守在万寿宫的女子,她的宁静如同下河街的清晨,缓缓流淌。

但她从来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似火焰的奔袭。

初识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初识卢静,是在2018年初由县文化馆组织的文化志愿者年会上。

那天来的人很多,文艺青年们聚在一起玩得很嗨,几乎每个人都有特长傍身,一群人在一起混熟了,大家都开始展示特长。

即使这样,她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入夜后,篝火燃起来,一群人手拉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载歌载舞,一位穿棉质长裙的女子旋转到了人群中间,索性就在篝火旁跳起舞来,大方、柔美,而且沉醉,火焰的光芒浮动闪耀,她就在这“浮动”里隐匿或闪现,让我有偶遇精灵般的错觉。

我问旁边的人:“这女子是谁?”

“她呀,卢静,万寿宫的主人!”一旁的人说。

万寿宫的主人?

万寿宫的“主人”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周子古镇的万寿宫,是一座四合院似的仿古建筑,从房梁上的雕花到地面上的石缸,都极其考究。因为总是大门紧闭的关系,早些年的万寿宫在下河街所有的旧式建筑中,让人觉得神秘而且充满好奇,直到最近几年,万寿宫才开始对游客开放,这才揭了多年的神秘面纱。

对外开放后的万寿宫可以让人参观、拍照、饮茶、发呆……

我以前并不知道万寿宫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进去看过,见到有道教的参拜陈列品,所以曾一度以为万寿宫是一座供游客焚香参拜道观。

后来听人说起,才知道这里曾是“江西会馆”。

说是江西会馆,确是因为这里是江西人所建,曾是在外行商的江西人联谊和栖身之所。全国各地有许多这样的“江西会馆”,所以,也就有许多的“万寿宫”。而周子古镇的这座万寿宫,据说建于明嘉靖年间。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说卢静是万寿宫的“主人”,是因为她的工作室在这里,她侍弄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她拾掇这里,将以前大门紧闭的万寿宫布置打造成了一座可供参观、拍照、参拜、饮茶、展览于一体的特色地。

万寿宫名声在外,卢静却宁静低调,正如她的名一样,闲适自在,素色如锦,不去管时光荏苒。

但她绝不是逆来顺受,任命运摆布的女子。

“舞者”的闯荡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卢静的舞跳得极好,柔美的中国风,或是律动感极强的街舞,都难不倒她。

她又是大方的不扭捏的女子,所以,她随时随地,只要想跳了,都能来一段。

在我看来,她是火焰般自由的舞者。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卢静,这个火一般的女子,最早的“闯荡”,要追溯到她的小学时代。

据卢静说,那时的她,还仅是只有十多岁的小学生。但就是从那时候起,她就开始一个人背着背包出去走走看看。

就现在的教育观来说,父母都未必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出去,何况是在上个世纪,何况,是一个女孩子。

但谁让她是画家卢林的女儿。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左一 卢林)

蓬安籍著名画家卢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或者看过他的画。他曾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画展,作品被许多人珍藏。他最近创作的《相如故里一百零八问》在蓬安引起很大反响。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相如故里一百零八问》(卢林)

父亲卢林爱画、爱自由,那种热爱深深影响到女儿卢静。她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父亲的精心教导下,从小便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她一个人出去走、出去看、出去采风,再把所见所闻所想通过自己的领悟诠释出来,竟也形成了自己的画风,开启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如今,她是当代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南充分院院长、央视西南书画艺术研究院蓬安分院院长、中泰艺术联合会理事......她的作品也多次被国内外美术馆及画院收藏。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卢静的旅游

回蓬安之前,她除了作画、上学,便是全国各地的跑,帮做生意的姑姑管理画廊,帮全心扑在画上的父亲办画展。

她出身艺术世家,家里人大多从事艺术相关职业,她想要将“家族职业”承袭下去,于是干脆一条道走到底。

但努力的人,从不被命运亏待。

在她的精心策划下,父亲的画被更多的人看到、喜爱、收藏。

这是父亲的荣耀,也是她的成功。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其实,她的家庭条件不算差,她本可以做一个不识愁滋味的“大小姐”。但倔强而坚定的女子从不认命,从不安逸于现状,她深知:只要你去拼去搏,生命便有无限可能。

就像她曾奔波于全国各地;

就像她放弃安逸,曾是北漂的一员;

就像她见过繁华,又安心于万寿宫的光阴。

她是火,律己,却又从来都是无拘无束。

岁月静好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回到家乡蓬安,择万寿宫重新来过,是必然,也是机缘巧合。

大美蓬安,或者说周子古镇需要这样一个地方,而万寿宫于卢静,也是欣喜。

这里多游人,能办画展;

这里静谧安逸,也能安心创作。

而事实证明,万寿宫和这个叫做卢静的女子,是如此契合。

一个,被打造得有声有色,古今相宜;

一个,在这里住下了,便是岁月静好。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也是她的精心打造和经营下,万寿宫重现了几百年前的风采,声名远播。

游客为它踏破了门槛,文人也为它轻易就耗了笔墨。

现在的万寿宫,早已成为周子古镇的“不可或缺”。

而“主人”卢静,则安心的在此展示着她人生的其他可能。

她在万寿宫创立了卢静工作室,守着她世界的一隅,她推广汉服文化,创作新的画作,或者,制作一些手工艺品。

这些,她都做得有声有色。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卢静工作室

今年,她又鼓捣起了嘉陵江边的石头。

她将嘉陵江边最常见的鹅卵石拾捡回来,清洗干净,待晾晒后再根据每块石头的不同形状在上面作画。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卢静在江边捡石头(右一)

她在万寿宫为数不多的房间里,专门找了一间屋子,存放她心爱的石头,并在里面将这些石头变废为宝。

在她的巧手创作下,这些石头变身为一件件艺术品。而这些经过重新加工的石头,她将它们搁置在万寿宫出售,一方面是填补日常开支,更重要的,却是想要这些石头能被喜欢它们的人们带回家去。所以,这些她一笔笔画出来的石头,她也只象征性的收了不高的价钱。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她说,有人喜欢就好。

“不安分”的女子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万寿宫是清净的,清净却不清冷。

平日里,工作之余,她就约三五好友在万寿宫晒晒太阳喝喝茶,日子,竟也惬意至极。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朋友们也总爱往她的万寿宫跑,大家都说,万寿宫是发呆和饮茶的绝佳地。于是,这女子想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干脆将饮茶对外开放了。

以前只能是游客们在万寿宫外望望,艳羡一把里面“穿越的、与世隔绝般”的生活,现在却能坐在里面晒晒太阳喝喝茶,感受“世外桃源”的宁静,也是一件不错的事了。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而卢静,这个温柔如水,却性格直爽热情的女子,又开始了拾掇她万寿宫的“家当”。

拜访那天,她穿着绒边的旧式碎花薄袄,打扫灰尘,搬动桌椅,忙得不亦乐乎。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那整个下午,她都在万寿宫里楼上楼下的来来回回。

我看着她的忙碌,突然在想:她像极了我书里看到的那些心无尘埃又无拘无束的女子。

卢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这些女子,她们始终为自己而活。

她们可以宁静,可以奔放,可以独自守着一方岁月,也可以一个人看遍万水千山。

她们,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她们,无论在哪里,都是自由的。

全媒体记者:汪小妆

审核:郑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