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孔子誕辰日沒有成爲教師節?

這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關於教師節為什麼是9月10日這一天。

有說“9、10”兩個數字與“教師”諧音的,也有說是因為9月10日剛開學培養學生尊師重道觀念的,當然流傳最廣的還是與某位偉人去世有關...

我國的行業性節日目前有五個,其中教師節、記者節、護士節是由來已久,而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曆秋分這一天)和中國醫師節(8月19日)都是今年才確定下來的。

為什麼孔子誕辰日沒有成為教師節?

中國現有的五個行業性節日

縱觀這五個行業性節日,除了教師節以外,其他四個都有比較明確的紀念意義,比如護士節與國際接軌,都是為了紀念南丁格爾;記者節是為了紀念中國記協前身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1937年8月19日在上海成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定為秋分,其意義自不必說;醫師節的日期則是以2016年的8月19日這一天“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明確了衛生與健康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為依據...

相比之下,教師節確實沒有一個可供參考的歷史依據,因此也常常被人詬病,一些呼籲重新確立教師節日期的聲音從未斷絕。甚至在2013年的9月9日,國務院法制辦還曾經公佈過一份《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草案擬將教師節日期改為9月28日(9月28日“孔子誕辰日”),一時引起巨大爭議。根據當年的民意調查顯示,參與投票的12萬民眾中,有近七成支持這樣的調整,理由是“既能避開忙碌的開學季,又是孔子誕辰,名正言順”。

為什麼孔子誕辰日沒有成為教師節?

2013年9月9日,《北京日報》第6版

然而這項頗具爭議的草案最終沒有通過。

其中爭議比較大的一個問題在於,孔子究竟是不是9月28日這一天出生的。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就得從史料中尋找一個確切的日期,然後再根據換算機制將歷史上那一天的農曆日重新換算為公曆日。事實上這兩項工作都不好做。

根據《公羊傳》的記載,“(魯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晉。夏,公至自晉。 秋,晉欒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而《穀梁傳》也有相同的記載,並且其中都提到了魯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十月發生過頻繁日食,而現代天文學則證明,古代日食雖然時有發生,但魯襄公21年,即公元前552年沒有發生日食。因此記載可能有誤,但與此同時,天文學的觀測結果顯示該年八月二十日的曲阜可以看到食分達到0.7的日偏食,而該日的紀日干支正好是庚戌,這就與《公羊傳》和《穀梁傳》中的“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記載相吻合,據此可以推算出孔子的出生日期可能為10月3日。

為什麼孔子誕辰日沒有成為教師節?

萬世師表-孔子

另一邊,《史記》則對孔子的生卒年都做了詳細的說明,“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但這個說法普遍難以得到認同。一方面,《公羊傳》、《穀梁傳》的作者均為孔子弟子子夏所作,時間上更接近孔子所處的年代,可信度較高,而《史記》多有作者主觀意志且距離東周年代較遠,因此不足以信。

而目前普遍流傳的孔子生辰為9月28日,則是來自孔氏家譜,孔氏家譜中記載的日期是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後來國民政府將其定為教師節,為了推行新曆,於是請曆法專家將其進行換算,於是得出了我們今天普遍認同的這個日期。

為什麼孔子誕辰日沒有成為教師節?

孔氏家譜

當然了,孔氏家譜的說法也不足信,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戰國以前是干支紀日,而“二十七日”這種數字紀日則是西漢以降才開始實用的。

然而孔子誕辰沒能成為教師節的另一個原因,則與我國自古以來存在的“尊孔”、“批孔”週期律有關。

關於這個週期律,毛主席曾發表過一番言論,表現出堅決的“批孔”態度:

“歷代農民起來造反,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改換皇帝,他們起兵造反的時候都是批孔...當皇帝以後又把孔夫子請了回來。造反的時候批孔,治國時尊孔,都是這樣...用我們的話說,你是革命黨的時候是批孔的,當成了執政黨,鞏固地位時又要尊孔。我們共產黨人,是從批孔起家的,但是我們決不能走前面他們的路,批了再尊,等到我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再把孔子的思想請來愚老百姓的思想時,落入歷史的一種循環,這是不行的。如果共產黨也到了自己沒法統治或者遇到難處了,也要把孔子請回來,說明你也快完了。”

為什麼孔子誕辰日沒有成為教師節?

批林批孔

所以從建國後一直到八十年代這一段時間,“批孔”的觀念一直是佔據主導地位的,並且由於這一時期發生的特殊運動,使得“尊孔”一詞往往被賦予“守舊”、“固化”、“專制”等色彩,這種觀念甚至一直持續到今天,也未見絕跡。

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事件便是,2011年1月11日,一尊高 9.5米,象徵著“九五至尊”的青銅孔子塑像,在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國家博物館北門外廣場正式落成。然而誰也不會料想到,此舉一出,輿論譁然一片。就連坐在博物館西面人民大會堂裡的“兩會”代表們,都集中聲討此舉,建議“五四”青年節前將雕像搬走。

為什麼孔子誕辰日沒有成為教師節?

國博外的巨型孔子雕像

在民眾滔天輿論的壓力之下,4月20日的深夜,這尊孔子像被悄悄的挪了窩,由於暫時沒有去處,這尊巨大的雕像只好暫時蝸居在國博北門外,免得和天安門城樓上的主席像乾瞪眼。

基於以上這些原因,當2013年國務院提出擬將教師節日期為孔子誕辰日時,會引起巨大爭議便不意外了,當然,最後的結果也自然沒有通過。

不過,雖然官方在“尊孔”與“批孔”的歷史上反反覆覆,但是在民間,有一項與孔子誕辰日密切相關的活動,卻已舉辦了近千年,它就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祭孔大典。

為什麼孔子誕辰日沒有成為教師節?

祭孔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也就是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故宅闢為廟堂,以供後人憑弔祭祀,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孔廟。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各地的孔廟紛紛建立,祭孔也就演變成了一項重大的民間活動。到了唐玄宗在位時期,孔子被封為“文宣王”,祭孔規格大幅提升,而到了明清時期,祭孔規格更是上升到了帝王規格,乾隆皇帝曾八次親臨曲阜孔廟祭拜。

祭孔大典是山東省曲阜專門祭祀孔子的大型廟堂樂舞活動,亦稱“丁祭樂舞”或“大成樂舞”,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於每年陰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時舉行。祭孔大典一般從每年9月26日持續到10月10日。

為什麼孔子誕辰日沒有成為教師節?

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最重要的一項活動是三獻禮,所謂三獻,分初獻、亞獻和終獻。初獻帛爵,帛是黃色的絲綢,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獻官將帛爵供奉到香案後,主祭人宣讀並供奉祭文,而後全體參祭人員對孔子像五鞠躬,齊誦《孔子贊》。亞獻和終獻都是獻香獻酒,分別由亞獻官和終獻官將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獻相當。

祭孔大典中樂舞表演,繼承了上古漢民族祭天地和慶祝豐收與戰功的原始舞蹈形式,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廟堂祭祀樂舞,有“聞樂知德,觀舞澄心,識禮明仁,禮正樂垂,中和位育”之謂,是唯一保留下來的漢民族舞蹈,自古以來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2006年5月20日,山省曲阜市申報的祭孔大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