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標準化輿情摘編|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一、本週輿情分析

(一)輿情數據走勢

本週標準化主流媒體輿情數據為320792條,週一至週五數據較為平穩,週六為非工作日,數據相對較少,週日為世界標準日,相對一般非工作日,數據較多,輿情走勢見下圖。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輿情數據走勢圖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三)標準化熱度地區排行榜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二、主要輿情信息

1. 全面提高標準化工作水平 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2018年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在京舉行。(媒體相關轉載325篇)

(國標委)10月14日,2018年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在京舉行。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副局長、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出席活動並講話。

張茅強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有新的舉措,實現新的突破。要推動標準化戰略的制定實施,大力推進“中國標準2035”項目研究,為標準化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持。要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鼓勵市場主體圍繞提升產品質量、產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充分釋放企業、社會組織標準化創新活力。要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進一步推進標準公開,提升標準化整體效益。要加強標準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大標準與外交、經貿、科技等工作協同推進力度,加大國際標準制定和轉化應用力度,推動我國標準國際化上新水平。全國市場監管系統要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紮實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全面提高標準化工作水平,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升我國製造業水平,促進高質量發展。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2. 山東省紀念世界標準日交流會:“山東標準”走出國門。(媒體相關轉載96篇)

(齊魯網)10月12日下午,省質監局在濟南組織召開山東省紀念2018年世界標準日經驗交流座談會。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2018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是“國際標準與第四次工業革命”。

近年來,山東省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積極探索以標準化助力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積累了經驗,取得了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主導和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08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3923項,發佈地方標準3085項,承擔國際和國家級標準化技術組織55個,建設國家和省級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1087個。座談會上,30餘家與會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座談交流,探討了標準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交流分享了各自標準化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商討新時期推進我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舉措,全面宣傳“山東標準”建設成效。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3. 上海出臺系列與進口博覽會相關的地方標準。(媒體相關轉載73篇)

(中新網)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12日在滬宣佈,在10月14日世界標準日來臨之際,上海出臺一系列與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相關的地方標準。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起在上海舉辦。

上海市質監局副局長沈偉民介紹說,近期出臺或即將實施的與首屆進博會相關的地方標準主要有三項,這意味著,食品和農產品的信息追溯、大型賽會志願者服務規範、會議服務的等級劃分和評定等服務項目都將有標準可依。這三項地方標準分別是:一是已經發布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信息追溯》標準。共同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體系作為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被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計劃(2018-2020年)》,而建立統一、高標準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體系是維護上海食品安全的重要舉措。二是制定中的《“青春上海”大型賽會志願服務管理規範》標準。該標準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提出。標準規定了大型賽會活動志願服務的主要原則、基本要求、管理規範以及激勵與總結相關要求,有助於保證上海開展的大型賽事志願服務有序、高效進行,完善了志願服務長效工作機制和活動運行機制。三是中英文版的《會議經營與服務規範 第1部分:會議服務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這一標準由上海市旅遊局提出,也將於11月1日正式實施。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4. 內蒙古發佈實施首批54項領航標準。(媒體相關轉載81篇)

(內蒙古日報)10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質監局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自治區質監局會同自治區編辦(審改辦)向社會發布內蒙古首批54項領航標準,並表示到2020年內蒙古標準化整體水平達到全國中等水平,綠色農畜產品、新能源、煤化工、旅遊等重點優勢特色產業標準化工作邁入全國前列。

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巡視員馮曄表示,為助力質量提升行動,落實加快標準提檔升級的要求,實現以高標準助力高質量發展,自治區質監局、環保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牧業廳和林業廳6個部門聯合對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實施效果明顯的54項標準,批准為內蒙古第一批領航標準。第一批領航標準主要涉及綠色生態、節能低碳、提質增效、品牌建設等領域,發佈實施後對相關領域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同時發佈8個工業標準體系規劃,確定了風電、光伏、新型煤化工、稀土、重點裝備製造、羊絨製品和蒙藥8個優勢特色產業。共梳理相關標準6815項。並梳理出亟待制定的標準項目183項,有效解決8個產業領域標準存在缺失和空白的問題,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5.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桑皮紙系列標準實施發佈會在墨玉縣舉行。(媒體相關轉載64篇)

(新浪網)10月13日,第49屆世界標準日主題宣傳活動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桑皮紙系列標準實施發佈會在墨玉縣普恰克其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桑皮紙傳承人制作坊舉行。發佈會上,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佈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桑皮紙》、《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桑皮紙製作技藝流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桑皮紙生產設施、環境及觀摩要求》等三項地方標準。

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表示:“通過‘標準化+非遺’的新思路,實現非遺傳統技藝傳承創新管理的突破,有利於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活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更緊密地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還有利於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傳承積極性,培養更多後繼人才,為非物質文化保護奠定持久、深厚的基礎;有利於促進文化消費、擴大就業,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改善民生相結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以及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標準對傳統手工技藝生產過程中的支撐作用和產品質量的技術保障作用,有效推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項目的傳承和發展,也是促進文化大發展的有益探索。”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6. 中國成立載人航天標委會,將建立“中國載人空間站標準”。(媒體相關轉載104篇)

(中新網)記者14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全國載人航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載人航天標委會)成立大會暨載人航天工程標準化工作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信息顯示,中國在空間站全面建成之際,將同步建成“中國載人空間站標準”。

載人航天標委會主要負責載人航天領域技術基礎、工程研製建設(總體技術、航天員、應用有效載荷、航天器、運載火箭、測控通信、發射與回收)、應用與服務(運營管理、任務實施、在軌服務、成果推廣)等領域國家和國家軍用標準制修訂工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標誌性工程,邁入空間站新階段,載人航天標準化工作應結合國家發展和技術進步,站在更高的視角,推動並實現載人航天標準化工作升級。載人航天標委會應促進空間站運行有標可循、應用服務有標可保、技術升級有標支撐、產業發展有標引領新局面的形成。同時,為支撐載人航天工程建設與應用、引領載人航天領域後續發展、築牢載人航天技術基礎、提升載人航天綜合能力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7. 五城聯手成立鄭州大都市區標準聯盟。(媒體相關轉載62篇)

(鄭州日報)鄭州大都市區(五城)標準聯盟簽約儀式暨聯盟全體成員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鄭州舉行。市委常委、副市長谷保中參加。活動現場,鄭州、開封、新鄉、焦作、許昌簽訂了合作協議,宣佈成立鄭州大都市區(五城)標準聯盟,並召開了聯盟全體成員大會第一次會議。會議確定聯盟九項重點工作,分別是:搭建標準化交流合作機制平臺,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建立聯盟標準化專家庫、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立項前溝通機制、旅遊標準化協作會議制度和聯合工作制度、聯盟年會制度、標準化創新爭優機制、標準化科普宣傳平臺,培育發展團體標準、聯盟標準。

谷保中表示,此次鄭州大都市區(五城)標準聯盟的成立,是推進城市一體化發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創新。鄭州市委、市政府將堅定不移推進標準化戰略,加強與聯盟城市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推廣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先進標準和制度規範,通力打造區域協同發展的創新和服務平臺,為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做出積極貢獻。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8. 《馬鞍山市標準化發展狀況白皮書》正式發佈系全國地級市首發。(媒體相關轉載55篇)

(皖江晚報)10月12日上午,馬鞍山召開“世界標準日”紀念大會,會上,馬鞍山市質監局發佈了《馬鞍山市標準化發展狀況白皮書》。白皮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工作概述,介紹了馬鞍山標準化行政管理體制沿革歷程、標準化發展的政策環境等。第二部分為主體部分,介紹了馬鞍山市標準化發展水平。第三部分為當前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標準決定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近年來,馬鞍山以“創建標準化創新型城市”為契機,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實施“標準+”戰略,加快構建覆蓋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的先進標準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7年,全市各企事業單位主導參與研製國際標準3項、國家標準213項、行業標準281項、省級地方標準68項,建成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2個。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9. 阿里打造首個大數據安全ISO國際標準。(媒體相關轉載87篇)

(環球網)近日,繼國際標準化組織安全技術委員會(ISO/IEC JTC1 SC27)正式通過由阿里巴巴主導的《大數據安全與隱私過程》國際標準項目立項後,該項目在近期結束的ISO/IEC JTC1 SC27挪威會議上,又被成功推進到工作組草案階段。

這是首個由中國企業主導的數據安全標準在國際權威組織ISO通過立項(項目編號ISO/IEC 27045),意味著中國的數據安全技術和管理經驗,有望成為國際標準,為全球化數據安全管理提供通用的參考方案。“中國的數據安全標準逐漸走向國際舞臺並得到認可,說明我們在數據安全領域具有了足夠的公信力,在數據安全國際標準方面也逐漸佔據一席之地。”阿里巴巴集團標準化部總經理硃紅儒稱,一旦《大數據安全與隱私過程》正式發佈,將可用於指導全球組織機構對自身大數據安全和隱私能力進行評估和提升,進而提升整個產業的數據安全水位,保障消費者等各方利益。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10. 國內首個金融區塊鏈地方標準徵求意見。(媒體相關轉載71篇)

(搜狐網)近日,深圳市金融辦發佈關於公開徵求《金融行業區塊鏈平臺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公告稱,為促進深圳市金融產業發展,由深圳市金融辦提出並歸口的深圳市地方標準《金融行業區塊鏈平臺技術規範》現進入公開徵求意見階段。

徵求意見稿指出,金融行業應用場景中,金融機構注重多層次的對等合作,且業務往往涉及大量的資金流動,有強監管、嚴合規、高安全的行業特殊要求,無論是僅由單個實體控制的私有鏈,抑或是任意節點均可接入的公有鏈,都難以滿足金融行業的特性。因此金融業界往往將通用的分佈式技術與金融信息技術中的身份認證、權限管理、隱私保護、反洗錢反欺詐支持、監管審計支持等模塊相結合,並通過組建聯盟的形式探索聯盟鏈的技術路線。由於金融行業各機構發展區塊鏈技術的進程、深度、路線等千差萬別,區塊鏈平臺技術規範的標準化有助於統一認識,規範和指導各機構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