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60年製作20萬桿秤 杆杆都是「良心稱」


 2016年,連雲港市贛榆區金山鎮譚湖村制秤人韋有言在家裡給桿秤打孔。80歲的連雲港市贛榆區厲莊鎮譚湖村韋有言老人,祖宗三代以修秤為業。13歲跟著父親學習制秤手藝,17歲就自立門戶挑著擔子趕集賣秤。

他一生製作20多萬杆稱,杆杆都是“良心稱”,對於如今的失業很坦然:時代需要進步,不能默守陳規。

韋有言老人13歲跟著父親學習制秤手藝,17歲就自立門戶挑著擔子趕集賣秤,這一堅持就是60多年。

韋有言老人始終遵循祖訓,不製作“昧良心稱”,凡有人找他要求在桿秤動“手腳”,他一概拒絕,哪怕出再高的價錢。他一生製作了20多萬桿秤,杆杆都是“良心稱”。

韋有言老人說,一杆秤看似簡單,市場交易是否公平全靠它了。

韋有言老人一生製作桿秤從不違法,不犯法,合法經營。

韋有言老人是制稱高手,大稱小稱通拿,用材考究,保修包換。

如今一個現實問題擺在面前,因電子秤的普及,桿秤已經被市場所淘汰,他祖傳60多年的制稱手藝面臨失業和後繼無人,他常常陷入沉思。

痛楚過後,韋有言老人很坦然,他說時代在進步,不能默守陳規。如今韋有言老人不再製稱了,但他會把老祖宗祖傳的這門手藝告訴後代,讓他們瞭解中國的桿秤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