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和曹雲金到底誰對誰錯?

郭、曹二人的矛盾,是從曹雲金走紅開始的。————08-09年,曹已經小有名氣,在外面接個私活跑個場子就論千論萬,而在德雲社劇場卻仍然只能領幾百塊。在曹看來,自己已經這麼賣座了,收入應該更多;而在郭認為,小劇場收入就那麼多,你是德雲社的人就應該聽分配調遣。

這事到底誰有理,的確很難說:站在曹雲金的角度,假設你從菜鳥鍛鍊成了骨幹,而工資還是那麼多,你會服氣麼?站在郭德綱的立場,你是我苦心培養出來的,小劇場收入有限,你還想怎麼樣?

要放到現代企業,二人的矛盾不難解決——要麼曹辭職走人,要麼郭給他地位待遇;但德雲社並不是一家現代企業(至少當時不是),這就導致兩人都不願意採取上述方式解決問題,矛盾愈演愈烈。

試想一下,如果曹與郭談判要求待遇,即使二人不歡而散、分道揚鑣,兩人的矛盾也就就此為止,今後說不定還能和好,不大可能搞到現在這樣反目成仇的地步。

————真正讓師徒反目的,是德雲社2010年危機。

危機的細節咱不多說了,總之是德雲社被勒令停止演出,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此時曹雲金退出給老郭留下了惡劣印象,以至於稱之為“叛徒”,矛盾再也難以化解。

很多人就此批評曹雲金,在我看來這是不太公平的。當時曹雲金還不到30歲,正是如日中天的好時候,“主流相聲界”又拋出了橄欖枝;而德雲社卻停了演出,眼看著就要關門大吉了。換了各位看官,自己所在的就要倒閉了,作為業務骨幹,想辦法另謀高就當屬情在理中,不能說是多大錯。

一定要說曹有問題,那就是他的退出不太和平——在滿世界都踩德雲社的時候,他為了讓自己的退出“師出有名”,亦或是為了給“主流”交投名狀,臨了退出他還踩了師傅一腳。這對於郭德綱來說傷害實在是太大了,估計這輩子都很難原諒。

————郭曹的矛盾,說破大天也就這麼回事(至於說拜師收錢什麼的,以二人的收入斷不至於在乎那點錢)。郭有固步自封的一面,曹也有年輕妄為的一面,加上時勢壓迫,二人的關係就水深火熱了。

————————

說破大天,曹最大的失誤(請注意我是說失誤不是說錯誤),在於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舉例來說,你新來個員工,領導介紹說他是北大博士,大家都會高看一眼;但這個高看主要還是因為北大,而不是個人能力。曹也一樣,他當年在德雲社大紅大紫,固然有其個人能力,但更多是靠郭德綱和德雲社加持。事情證明,離開了德雲社和師傅,他很多事情都玩不轉。

郭德綱和曹雲金到底誰對誰錯?

但是,這也不能全怪曹。可能很多人忘記了,曹是86年生的,20來歲就已經名動八方,再加上“主流”的“工作”,他判斷失誤也是很正常的,換了你我,也未必能更好。

————那麼,處在2010年風口浪尖的曹雲金,有更好的選擇嗎?當然有。他應該一面保持與“主流”的接觸,一面儘可能掙點錢、幫德雲社渡過難關,哪怕另立門戶都行;可惜他太著急交“投名狀”,才導致了後來的結局。剛才我已經分析過了,這更多是失誤,而不是錯誤。當然,這是開了上帝視角的結果,如果換了是我,20多歲就能上春晚、劇場裡也有大批粉絲,我只怕做得比曹還要過分。

郭德綱和曹雲金到底誰對誰錯?

至於後來,曹是胸高氣傲、郭是痛心疾首,二人矛盾日深,自然就沒辦法解決了。

————誰對誰錯、孰是孰非,我們外人好評說,冷暖卻只能自知。郭、曹二人的矛盾,是從曹雲金走紅開始的。————08-09年,曹已經小有名氣,在外面接個私活跑個場子就論千論萬,而在德雲社劇場卻仍然只能領幾百塊。在曹看來,自己已經這麼賣座了,收入應該更多;而在郭認為,小劇場收入就那麼多,你是德雲社的人就應該聽分配調遣。

這事到底誰有理,的確很難說:站在曹雲金的角度,假設你從菜鳥鍛鍊成了骨幹,而工資還是那麼多,你會服氣麼?站在郭德綱的立場,你是我苦心培養出來的,小劇場收入有限,你還想怎麼樣?

要放到現代企業,二人的矛盾不難解決——要麼曹辭職走人,要麼郭給他地位待遇;但德雲社並不是一家現代企業(至少當時不是),這就導致兩人都不願意採取上述方式解決問題,矛盾愈演愈烈。

試想一下,如果曹與郭談判要求待遇,即使二人不歡而散、分道揚鑣,兩人的矛盾也就就此為止,今後說不定還能和好,不大可能搞到現在這樣反目成仇的地步。

————真正讓師徒反目的,是德雲社2010年危機。

危機的細節咱不多說了,總之是德雲社被勒令停止演出,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此時曹雲金退出給老郭留下了惡劣印象,以至於稱之為“叛徒”,矛盾再也難以化解。

很多人就此批評曹雲金,在我看來這是不太公平的。當時曹雲金還不到30歲,正是如日中天的好時候,“主流相聲界”又拋出了橄欖枝;而德雲社卻停了演出,眼看著就要關門大吉了。換了各位看官,自己所在的就要倒閉了,作為業務骨幹,想辦法另謀高就當屬情在理中,不能說是多大錯。

一定要說曹有問題,那就是他的退出不太和平——在滿世界都踩德雲社的時候,他為了讓自己的退出“師出有名”,亦或是為了給“主流”交投名狀,臨了退出他還踩了師傅一腳。這對於郭德綱來說傷害實在是太大了,估計這輩子都很難原諒。

————郭曹的矛盾,說破大天也就這麼回事(至於說拜師收錢什麼的,以二人的收入斷不至於在乎那點錢)。郭有固步自封的一面,曹也有年輕妄為的一面,加上時勢壓迫,二人的關係就水深火熱了。

————————

說破大天,曹最大的失誤(請注意我是說失誤不是說錯誤),在於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舉例來說,你新來個員工,領導介紹說他是北大博士,大家都會高看一眼;但這個高看主要還是因為北大,而不是個人能力。曹也一樣,他當年在德雲社大紅大紫,固然有其個人能力,但更多是靠郭德綱和德雲社加持。事情證明,離開了德雲社和師傅,他很多事情都玩不轉。

郭德綱和曹雲金到底誰對誰錯?

但是,這也不能全怪曹。可能很多人忘記了,曹是86年生的,20來歲就已經名動八方,再加上“主流”的“工作”,他判斷失誤也是很正常的,換了你我,也未必能更好。

————那麼,處在2010年風口浪尖的曹雲金,有更好的選擇嗎?當然有。他應該一面保持與“主流”的接觸,一面儘可能掙點錢、幫德雲社渡過難關,哪怕另立門戶都行;可惜他太著急交“投名狀”,才導致了後來的結局。剛才我已經分析過了,這更多是失誤,而不是錯誤。當然,這是開了上帝視角的結果,如果換了是我,20多歲就能上春晚、劇場裡也有大批粉絲,我只怕做得比曹還要過分。

郭德綱和曹雲金到底誰對誰錯?

至於後來,曹是胸高氣傲、郭是痛心疾首,二人矛盾日深,自然就沒辦法解決了。

————誰對誰錯、孰是孰非,我們外人好評說,冷暖卻只能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