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茶葉末釉是我國古代鐵結晶釉中重要的品種之一,屬高溫黃釉,經高溫還原焰燒成。茶葉末釉始燒於唐代,當時的耀州窯曾大量燒製,唐宋時期,山西渾源窯和北方地區一些燒黑釉的窯場也有燒造。常見的產品有執壺、缸、缽瓶、罐、盞之類。而清代景德鎮仿燒則十分成功,一躍成為名貴的色釉品種。景德鎮清代燒成的茶葉末釉多數為琢器陳設瓷器。從傳世實物看,以雍正和乾隆時期產品為多見,雍正茶葉末釉偏黃的居多,乾隆茶葉末釉則偏綠的居多。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由於釉吐灰綠,儼如茶葉之色而故名。釉呈失透的黃綠色,在暗綠的底色上閃出猶如茶葉細末的黃褐色細點,古樸清麗,耐人尋味。古人讚譽說:“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 美如玉,最美目。”質地細膩、造型新穎、工藝精湛、釉色鮮豔。

茶葉末釉產生於雍正時期,早在唐代耀州窯及遼金的磁州窯也有類似的釉色。但是,到雍正時,唐英把它和景德鎮瓷器的白瓷胎結合到一起,發明了這種釉色。當初唐英定的名稱叫廠官釉。茶葉末是《陶雅》一書中記錄古玩商人的叫法。好的茶葉末釉很值錢,主要藏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從傳世實物看,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品為多,並以乾隆時的燒製最為成功。茶葉末釉中綠者稱茶,黃者稱末。雍正時是有茶無末,乾隆時則茶末兼有。釉色偏綠者居多,有的上掛古銅鏽色。因具有青銅器的沉著色調,常被用來仿古銅器,所以又叫“古銅彩”。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茶葉末釉起源於唐代黑釉,初似為燒黑釉瓷過火而出現的特殊品種,並非有燒造。明御器廠所產茶葉末釉,釉色黃潤,帶黑色或黑褐色斑點,似鱔於魚皮色,稱“鱔魚黃”。清代茶葉末釉製品多為景德鎮官窯所燒,傳世品中,以雍正和乾隆時期最為多見,並以乾隆時的燒製最為成功。雍正時製品多偏黃,有茶無末,稱“鱔魚皮”;乾隆時則茶末兼有,釉色偏綠者居多,俗稱“蟹甲青”、“茶葉末”等,也有的掛古銅鏽色,具有青銅器的沉著色調,常被用來仿古銅器,稱“古銅彩”。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作為中國傳統的溫顏色釉品種之一,茶葉末釉以其外形頗似茶葉細末而得名,它是釉料中含鐵﹑錳的結晶釉陶瓷。其釉色黃,而中摻雜著綠,在黃褐色的底色中散佈著許多細小的綠色斑點。由於配方和製作工藝的變化,釉色不盡相同,故有蟹甲青、鱔魚黃、蛇皮綠、老僧衣等品種。釉面多數呈半木光。

茶葉末釉實際上是一種結晶釉,晶體很小,呈黃綠色或黃褐色,主要分佈在釉層表面,表面層下面是黑色底釉。X-射線衍射分析和透射電鏡成分分析表明,析出的晶體屬於輝石類型。輝石是一系列輝石族礦物的總稱,其組成很複雜。由於組成不同,燒成後輝石的品種也不盡相同,顏色當然也不一樣。古代茶葉末釉色調的多樣性,主要是由於配方和燒造工藝條件的變化所造成的。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茶葉末釉為以鐵為著色劑在高溫還原焰中燒成的黃釉。釉面為失透狀,釉色黃、綠相間,在暗綠色的底釉中閃耀著許多美麗自然的黃色星點,猶如將茶葉研成細末調在釉裡,古樸清麗,耐人尋味,俗稱“茶葉末”,綠者為茶,黃者為末,是由釉中鐵、鎂與硅酸化合產生的結晶。“其藝術的外觀主要是受含鎂的輝石類晶體和含鈣的長石或硅灰石晶相的含量多少所控制,其色調的黃綠則與含鐵的濃度和燒成氣氛有密切關係。”茶葉末釉起源於唐代耀州窯。山西渾源窯也有生產。宋代北方磁州窯系各窯生產較多,主要生產碗、盆、盤、罐、瓶等。其中以茶葉末釉凸筋罐為代表。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一、清乾隆 茶葉末釉如意耳尊

尺寸:高18cm
成交價:RMB 19,040,000
拍賣時間:2010-06-07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
說明:器身兩側置對稱如意耳,故稱為“如意尊”。尊為蒜頭口形,覆缽形腹,圈足。通體茶葉末釉,外底陰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茶葉末釉是鐵結晶釉中的重要品種之一,釉黃綠色相摻雜,似茶葉細末之色,故而得名。茶葉末釉燒製,始見於唐代,宋代、明代也有燒製,以清代雍正、乾隆時期製品最好。陳瀏《陶雅》記“茶葉末一種,本合黃、黑、綠三色而成,……雍正官窯則偏於黃矣,而尤以綠色獨多者,最為希罕,蓋乾隆窯也。…… 茶葉末黃雜綠色,妖嬈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茶葉末釉在唐英《陶成紀事碑》中稱為“廠官窯釉”。 《南窯筆記》載“廠官窯,其色有鱔魚黃、油綠、紫金諸色,出直隸廠窯所燒,故名廠官,多缸、缽之類,釉澤蒼古……”。陳瀏《陶雅》評價有“豆青、東青、茶葉末、蟹甲青數者又各有古雅之氣韻,而不能以相掩”。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二、清乾隆 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

尺寸:高32.8cm
成交價:RMB 12,650,000
拍賣時間:2015-05-16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說明:此瓶敞口束頸,溜肩斂腹,脛部外撇,頸部、肩部與脛部突現對稱的四道戟狀稜柱,故名。圈足較淺,足端旋修工整。其造型為仿古青銅尊,初見於雍正朝,為乾隆朝所沿襲,品種多見單色釉。整件器物通體施茶葉末釉,其釉面平整光潤,質地細膩勻淨,肩部裝飾如意為耳,更見精巧,為乾隆早期官窯單色釉精品。足底陽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書方款。此瓶典雅雋秀的器型與潤澤瑰麗的色釉完美地結合,達到“合於天造,厭於人意”的道教藝術境界,富有天然韻致,體現了古人乾隆皇帝非凡的審美情趣。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三、清乾隆 御製茶葉末釉粉彩開光「富貴綿長」雙龍耳瓶

尺寸:高36.9cm
成交價:RMB 7,241,040
拍賣時間:2015-06-04 邦瀚斯拍賣行
說明:茶葉末釉,舊稱廠官釉,是雍正,乾隆時期督陶官唐英在明代磁州窯所產黑釉器物基礎上的創新之作。其特點是多以灰白色的“大青土”做胎,胎體自身質地較粗糙,其釉面往往呈現蛇皮般的綠色。唐英在反覆試驗創燒的基礎上,吸取了這種釉色失透的莊嚴,沉穩的優點,又同時利用窯變形成的黃、綠色階變化,從而新創了高雅精美而又含蓄典雅的茶葉末釉色產品。這種釉面是以鐵為呈色劑,因為是高溫釉,其髮色穩定,無明顯透光。最突出的特點是在青褐色釉面上散佈著黃色斑點或絲紋,再加上都是用於白色瓷胎表面,產品更加規整。本件拍品便是具有上述茶葉末釉色幾乎所有特點與優點於一身的傳世之佳器,尤其在背面一抹黃半點呈現散射狀分佈,宛若靜謐夜空一顆流星滑過的藝術效果,深邃而又可人,可以說是近年來國內外各個拍賣會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充分體現出“大道至簡;至簡者,至美也”的審美境界。此時的釉面“黃雜綠色,嬌嬈而不俗,豔於花,美若玉,瓶為範,最養目”,在當時便被視若“秘釉”,御窯廠專燒僅供皇室使用,常欣賞其氣色有養目、明神之奇效,品級極高。在乾隆年間,此瓶的宮廷地位遠遠高於同類單色釉器物。此造型在傳世品中十分少見,為難得的乾隆官窯低溫釉器中的精品。且傳世者絕少,發表者僅見日本出光美術館有相同作品收藏。在兩個多世紀前的乾隆盛世中,這種釉色的瓷器可以說是品味與尊貴合二為一的頂級藝術品。其實,顏色釉瓷器之美大致不靠裝飾,而只是以單純和諧的本色取勝,使人可以透過一種高雅而神秘的氣質領悟“瓷之韻”,也是其能成為中國陶瓷主流之一的關鍵所在。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四、清乾隆 茶葉末釉雙龍耳漢壺尊

尺寸:高51.4cm
成交價:RMB 7,056,000
拍賣時間:2010-12-04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說明:此尊裝飾對稱鳩耳,鳩耳含有長壽意味,《後漢書》有:“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的記載。本品為仿西周後期盛酒銅壺的形制,造型莊重古雅,頸飾對稱雙犧耳,腹部飾凸起的革帶方框紋,通體施茶葉末釉,厚潤靜穆,品視之,愈覺韻味醇厚,怡人心扉,經久不絕,是為仿古雋品。通體盡施茶葉末釉,茶葉末釉,學稱廠官釉,指一種鐵、鎂質結晶釉,唐代陝西銅川黃堡鎮的耀州窯即燒製,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窯廠仿製成功,其“黃雜綠色,嬌嬈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範為瓶,最養目。”當時便視若“秘釉”,御窯廠專燒僅供皇室使用,清代內務府檔案記載乾隆皇帝曾多次過問廠官窯瓷器,乾隆二年,皇帝傳旨:“廠官窯收小雙耳鼓款式不好,不必燒造。”乾隆三年,太監交給唐英燒製廠官窯瓷器的旨意:“廠官窯葫蘆馬掛瓶、廠官窯六孔瓶、廠官窯四方雙耳杏元瓶、廠官窯收小雙環七絃尊、廠官窯太極紙槌瓶、廠官窯仿大獸面雙環大漢尊、廠官窯仿大腰圓天祿尊、廠官窯三陽尊、廠官窯小缸。”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有一種釉色叫茶葉沫釉

五、茶葉末釉菊瓣碟

尺寸:口徑9cm;高6cm
成交價:RMB 6,820,000
拍賣時間:2014-07-14 香港中信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
說明:敞口,淺腹,盤壁呈菊花狀,圈足。此碟內外壁均施茶葉末釉,釉色均勻,胎骨堅緻細膩。茶葉末釉屬高溫黃,以氧化鐵為呈色劑,釉面呈失透狀,釉色黃綠摻雜似茶葉細末。此菊瓣碟古樸清麗,耐人尋味,深沉凝重,極具古意。

清代《陶雅》中讚歎道:“茶葉末以滋潤,鮮明,活潑,三者為貴矣。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範為瓶,最美目”。

自茶葉末釉瓷出現後,唐代燒製了大量優秀作品,唐之後燒製數量非常少甚至沒有,直到清代皇帝見到之後對其愛不釋手,茶葉末釉搖身一變成為宮廷專屬,僅供皇室欣賞。

這兩個時期的茶葉末釉瓷可以說是最高水平了,製作工藝及成品質量其他朝代很難超越。如今市面上普通器物一般在數十萬人民幣左右,品相良好的一般在幾十萬人民幣甚至幾百萬不等,相信在歲月的暈染下茶葉末釉的價值會越來越高。

香港紀伯倫邱先生:wei94476撰寫。

2018年,是紀伯倫國際成立的第九個年頭,佈局未來,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進步的藝術品拍賣業,紀伯倫始終堅持誠信、專業的經營理念,並且不斷尋求正規化、企業化的發展方向,力圖把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打造成國際藝術品交易的一流平臺。

紀伯倫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6日在英國正式成立,並宣佈將與法國知名藝術品拍賣公司布利索諾拍賣行聯合於3月21日在倫敦舉辦首場中國藝術品秋季拍賣會。2014年進入亞洲市場,在香港設立分部,成立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2015年舉行紀伯倫春季大型拍賣會,當時大陸委託深圳嘉利拍賣行徵集藏,2018年在中國大陸拿到拍賣牌照,成立紀伯倫拍賣集團深圳分公司,全面整合亞洲市場。

2018年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進軍亞洲香港的第四個年頭,經過各屆拍賣會的成功舉辦,既表明紀伯倫國際拍賣行已躋身並穩居香港拍賣市場陣營,也將推動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發展再上一個大臺階。2018年紀伯倫在大陸拿到拍賣牌照,成立紀伯倫拍賣集團深圳分公司,也將是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一個新的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