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家具專場

南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中描述了文人心目中的書齋場景:“明窗淨几,羅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時取古人妙跡以觀,鳥篆蝸書,奇峰遠水,摩挲鐘鼎,親見商周。端研湧巖泉,焦桐鳴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本次專場涉及明清文人生活所涉書齋陳設、傢俱、賞石百餘,旨在以當代生活空間呈現古人妙師造化、格物盡理的傳統審美妙趣,我們將發現這些帶著歷史氣息的古物能夠跨越歷史、文化、空間,與當代生活、藝術完美融合。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14

清中期

黃花梨百寶嵌松下高士圖筆筒

D: 9.7cm

此筆筒以黃花梨為材,呈圓筒形,筒口微侈,腰腹部微束,底部有凸沿,下承三矮足。筒身以螺鈿、骨、壽山等多種材質嵌出松下高士圖。高士斜依叢石旁,身後有虯曲蒼松,松枝茂密,可乘其蔭涼,遠處上空中有祥雲漂浮,一片安逸清樂之景。整器造型端莊規整,構圖疏密有致,飽含文雅書卷氣。

百寶嵌百寶嵌始於明,盛於清。是把寶石、珍珠、珊瑚、翡翠、瑪瑙、象牙、螺鈿等一些珍貴材料混合鑲嵌,利用其不同的色澤達到五彩繽紛的藝術效果。據張貸在其《夜航船•卷十二•寶玩》所云:螺鈿器皿。嵌鑲螺鈿梳匣、印箱,以周柱為上,花色嬌豔,與時花無異。其螺鈿杯箸等皿,無不巧妙。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15

清早期

黃花梨螭龍紋筆筒

D: 18.6cm

筆筒以黃花梨為材雕制而成,圓口直壁,下有圈足,底承三矮足。其造型別致,以幾片花瓣環繞成形,宛如花朵盛開,婉約雅緻。外壁鏟地浮雕三隻螭龍,各銜桃花、靈芝、竹葉一支,螭龍身形古拙蒼勁,生趣盎然。整器構思佈局精研巧妙,氣韻兼備,寓意吉祥。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28

清乾隆

紫檀百寶嵌座屏

61×22.6×91cm

此件座屏以紫檀為框,四面有工。邊框飾以捲雲形,木色深沉,並嵌玉、石作纏枝花和捲雲紋紋樣,邊框與屏芯交接處飾以回紋。其頂部雕琢螭龍紋,並嵌玉與壽山石作蝠雲紋圖案。屏芯正面髹黑漆為地,其上以玉、骨、壽山石、染色硬木等鑲嵌博古圖,有如意、小几、魚、花器、燻爐等物。右上方以玉嵌“御製詩”,詩曰:“楚畹試披尋,葉瓊芽簇金。仕齊香竟體,返魯樂操琴。春稧晉賢會,秋風漢武吟。不緣人莫服,芳散短牆陰。”屏芯背面嵌飾段竹紋樣。竹枝斜出,挺拔遒勁,葉片舒展,纖長飄逸。旁側有筍尖破土而出,一派生機盎然之景。其底座承兩立足,以西番蓮並錦鯉連接。其紋樣古樸文雅,雕工細緻考究。整器造型大氣精緻,工藝細膩嫻熟,保存狀態良好,甚為可貴。

座屏是一種陳設性傢俱,清代宮廷尤其喜愛使用座屏裝飾,以達到富麗堂皇的裝飾效果,與其皇家身份相配,今故宮博物院重華宮等多處宮殿內均有此類陳設。而博古紋是中國傳統裝飾中一種典型的紋樣,博古即古代器物,由《宣和博古圖》一書得名,是各種工藝品上常用的裝飾題材,寓意高潔清雅。二者兩相結合,再加之此器工藝精美繁複,可謂是既突出圖案之精美,又彰顯華貴之氣質,富有濃郁的古色古香的韻味,是為陳設雅器。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29

清中期

紫檀鳥籠

20.5×20.5×43cm

此鳥籠以紫檀木做成,用料考究。小巧精緻,是典型的蘇州、杭州一帶的“南籠”。其流轉傳承,保存至今,殊為難得。上接可以“萬向”活動的提鉤,提鉤上施以灑金工藝,仿竹節造型,又若寶塔聳立。其與鳥籠銜接的銅片上以錯金技法飾童子牧牛圖,童子悠然坐於牛身之上,手牽紙鳶,身旁柳條倒垂搖曳,一派閒適自得之景。籠身器件精雕細琢,捲雲紋紋樣足見情趣風雅。內部水罐食罐皆製作精良,玲瓏小巧。底呈四足,足側與籠身連接處飾以卷草紋,婀娜秀雅。此鳥籠從設計、用料到製作等各個方面都極為精緻。整器集多種工藝精製而成,婉約典雅,文風清骨。以此器作為閒暇清玩,襯托出愛鳥之人悠然快哉的意趣心境。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31

清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腿石面方桌

91×91×80cm

此桌通體由黃花梨制,採用典型明式傢俱結構,周身光素,以嚴謹的榫卯細節、簡練的造型取勝,色澤沉穩,包漿溫潤。案面以格角榫攢邊鑲石板。有束腰,束腰與牙板連做,沿邊起陽線,順足而下,方材腿足間置羅鍋棖,棖亦上下沿兩邊起陽線,下承內翻馬蹄足,足端兜轉俊俏的馬蹄。整器造型規矩而雅緻,其工藝考究,無過分雕琢,卻處處經意,造就了妍秀溫婉之態。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32

清中期

紅木有束腰馬蹄腿帶託泥螭龍紋佛龕

85.8×52×102cm

此佛龕以紅木為材,頂部素面折角,龕門對開,攢框鑲三板,上面四板鏤空透雕螭龍紋,下面兩板起陽線作開光,內浮雕陽文纏枝花卉紋。下有束腰,承內翻馬蹄足,足下帶託泥。整器形規整,做工考究,紋飾精美。其雕鏤玲瓏剔透,裝飾素雅之中不失精巧,嚴謹莊重,法度森嚴。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33

清中期

紅木嵌大理石羅漢床及紅木嵌大理石炕桌

206×114×124cm

此羅漢床以紅木為材,色澤晶瑩溫潤,品相完好。床圍七屏風式,依勢相隔,中屏最高,其他各屏漸低。每扇靠背及扶手間皆嵌木紋華美的癭木板。中間又以紅木作框,嵌圓形山水紋大理石板,色澤鋥瑩,其自然紋理氣象生動,構成寫意山水畫,若山川起伏,意境優美。悠悠煙水,可賞可玩。理石根據意境落相應款,如“雲岫蒼茫”、“寒林晚煙”等,仿元人水墨山水的意趣。床面卷書式,卷書末端為圓雕銜枝鳳首與立足相連,鳳首形象畢肖,刻畫細膩生動。無束腰,坐面藤編軟屜,座下花牙透雕葡萄枝葉、玉璧紋,手法寫實,琢刻逼真。腿足粗碩敦實,為三段式,從上至下分別鏟地浮雕花卉、壽字、博古紋。整器鏤雕、浮雕、陰刻結合,雕工繁複,技藝精巧。如此規格的大榻,並不使人感到像一個龐然大物,整個形象雋永秀麗,端莊質樸,又無半點霸氣,蘊含著蘇氏傢俱中彬彬有禮、超然大氣的學士風度。

此榻配有炕桌。炕桌亦為紅木製。桌面梯形降落,新穎別緻。無束腰,牙條鏟地浮雕柺子紋,方材腿足,底端陽線卷轉為柺子回紋。

圍屏榻鑲嵌大理石的例證在蘇氏傢俱中常見,除選用優質硬木以外,亦十分注重雲石的品質,以及石面圖像的色澤和意境。正所謂“造物之愈出愈奇,從此丹青一家皆為俗筆,而畫苑可廢矣!”由天然景象導入的詩情畫意,更能生髮出無限的思緒。將此榻擺於屋宅之中,可有坐擁山川,心遊四海之趣。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34

清中期

紅木大理石面圓桌及圓凳五隻

桌:D 88.5cm

凳子:D 36.2cm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圓桌與五隻圓凳皆紅木製成,選料上乘,品相完整。桌凳成套,形制統一,皆高束腰,直腿,牙板飾以螭龍紋。其中圓桌桌面攢框裝大理石,石面紋路清晰,溫婉流暢,有如山水潑墨畫一般,美輪美奐。整套桌凳造型精美,色澤古雅,擺放家中可使室內生輝。古人在為傢俱選配石材時頗費心機,不僅要求色澤美觀,而且還要求與傢俱主題相扣。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35

清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腿羅鍋棖條桌

124×41.8×82.6cm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此桌以黃花梨為材,色澤沉穩,包漿溫潤。案面以格角榫攢邊鑲木板。有束腰,束腰與牙板連做,其下腿足間置羅鍋棖。牙板與棖皆沿邊起陽線。直腿,下承內翻馬蹄足,馬蹄足端兜轉俊俏。整器周身光素,以嚴謹的榫卯細節、簡練的造型取勝,規矩雅緻。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36

清早期

黃花梨嵌綠石座屏

54×29.5×80cm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此座屏以黃花梨為架,上鑲嵌一片天然石板而成。插屏石質細膩,花紋美觀,且利用石紋的自然紋理,構成一幅氣勢磅礴又不失秀美的潑墨寫意畫,令人遐思萬里。屏下底座上雕兩條螭龍騰飛對視,牙板中央上雕變形螭龍紋。整個底座線條流暢,簡樸大方,木質紋理清晰、包漿瑩潤。其上紋飾構圖有致,型態生動,線條運轉流暢。配以石板之天然紋理,雖無過多雕鑿,卻盡顯沉穩肅穆之感。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50

清道光

骨制染色鳥食罐一組

尺寸不一

來源:王世襄先生文革退賠編號“35”,贈予中國同盟會創建者之一的韻蓀。

著錄:劉陽著,《誰收藏了圓明園》,金城出版社,2013年10月,頁385

榮宏君著,《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實錄》,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1月,頁155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此組鳥食罐共五隻,骨制,皆圓口直腹,腹一側作耳。五罐皆染色,做青、褐漸變色,色彩過渡自然,色澤清雅。其中較為扁圓的一隻底部有“慎德堂”楷書款。整器小巧玲瓏,精巧別緻。此五件成組配套,且為王世襄先生舊藏。

古時皇室貴族的生活中,提籠架鳥是一種樂趣和喜好,相應的鳥食罐也就作為玩賞之器常伴左右。鳥食罐在諸多養鳥器具中最為講究,作為寵物餐具享受著獨特的待遇,其形狀、紋飾千變萬化。最早的鳥食罐據說創燒於東漢。道光、咸豐時,宮廷養鳥娛樂活動尤為盛行。道光皇帝旻寧對於觀賞鳥的飼養又有了新的要求,五件成堂的鳥食罐就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分別作盛水、放食、放砂粒之用。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58

剔紅釣蟹圖三撞套盒

13×13×15.5cm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此件套盒造型方正規矩,呈方形,倭角,連蓋共四層,子母口層層相套,器精而巧。通體內外髤朱漆,蓋面隨形開光內,以表示“天”、“水”、“地”的三種不同錦地做底,雕飾釣蟹圖。畫面中遠處祥雲繚繞,山石嶙峋,近景處海水波瀾起伏,岸邊雜石後出一老柳,柳條倒垂似簾。有一漁者,梳髻留髯,面含微笑,手持釣竿,垂首注目水邊一隻小蟹,一派怡然自得之景。盒蓋四面及以下四層,分別雕刻菊花、桃花、梔子和牡丹四種花卉,皆是花肥葉厚,過梗穿枝,遮花壓葉,妙在繁而不亂。此套蓋盒保存完整,雕工卓絕,流傳至今,殊為不易。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剔紅,又稱雕紅漆,紅雕漆。中國漆器工藝的一種,此技法成熟於宋元時期,發揚於明清兩代。其法常以木灰、金屬為胎,在胎骨上層層髹紅漆,少則八九十層,多達一二百層,至相當的厚度,待半乾時描上畫稿,然後再雕刻花紋。明代的雕漆工藝已經趨於成熟,其所雕山水人物圖案,立意鮮明,幾乎全是表現文人的林泉之志與淡泊之情。而其所雕花卉圖案,常見諸如牡丹、菊花、桃花等多大十數種,時作主紋,時作邊飾;或單用,或組合;或寫實、或抽象,變化無窮。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59

剔犀雲紋捧盒

24.5×24.5×20.8cm

此捧盒器形飽滿碩大,呈梅花式,子母口,隨形圈足。足內及盒內髹黑漆,外部用黑、紅兩色漆分層繁複髹成,刀口斷層處露出有規律的朱漆層,即《髹飾錄》中所謂的“烏間朱線”。蓋盒中心雕飾梅花以為圓心,四周環繞如意雲紋,盒身亦作同樣雕飾。其所雕如意雲紋構圖飽滿,流轉圓潤自然,堆漆潤澤,修刀利落,屬明一代雕漆風格。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剔犀是雕漆工藝的一種,其刀口的斷面顯露出不同顏色的漆層,與犀牛角橫斷面層層環繞的肌理效果極其相似,這種獨特的效果燦然成紋,流轉自如,迴旋生動,與剔紅相較,取得了比純色雕漆更富於變化的裝飾效果,以雕刻線條簡練、流暢大方的“雲紋”為主。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770

清早期

黃花梨鳳穿花紋書箱

36.6×18.6×11.8cm

此書箱以黃花梨為材製成,呈長方形,木色溫潤,紋理清晰。箱頂起一圈陽線作一隨形開光,開光內以鏟地浮雕之技法刻繪“鸞鳳和鳴”圖。中央出有一枝並蒂牡丹。牡丹枝幹遒勁,肆意生長,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牡丹花頭豐碩,富貴雍容。葉片舒捲、虯枝曲折間,有兩隻鳳鳥,一駐足而立,一展翅翱翔。二鳥顧盼回首,兩相遙望間呈現出“鳳凰于飛,和瑟鏗鏘”之景,有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子孫繁盛、家業興旺之瑞意。書箱四壁同樣起隨形開光,雕刻鳳穿花紋樣。鳳凰身姿婀娜,體態雍容而高貴典雅,穿梭掩映於枝丫花葉中,一派祥和喜瑞之象,與箱頂圖案呼應卻又富於變化。是箱四角用銅葉包裹,蓋頂四角亦鑲銅飾件。正面飾有方面葉,拍子云頭形,兩側面安提環。整器造型端莊規整,工藝精湛,雕刻繁複卻又層次鮮明,具富貴吉祥與文雅質樸於一體,殊為難得。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穿花鳳是穿傳說中的異鳥。明代顧起元的《客座贅語•禽魚》記載曰:“穿花鳳,萬曆初,觀音門鰣魚廠前朱家,見樹上一鳥,身大如燕,尾長尺,首有纓,身文五色,粲然奪目。飛繞樹中,不停集,不懼人,凡四五日始去。人不識為何鳥,或曰,此穿花鳳也。”鳳為鳥中之王;牡丹為花中之王。鳳穿牡丹,更是祥瑞、美好、富貴的象徵。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02

清早期

黃花梨百寶嵌花鳥圖拜匣

26.3×16.5×10.7cm

此蓋盒以黃花梨為材製成,呈長方形,中間有一屜。蓋面微隆,以百寶嵌工藝鑲嵌硬木、青金石、翡翠、螺鈿構成花鳥圖案。蓋頂斜出一枝桃花,其枝幹虯曲蒼勁,盤曲彎轉富有韻律。枝上桃葉飄逸搖曳,桃花花形飽滿,或迎風綻放,或吐蕾含苞。有一禽鳥立於枝頭,翹尾回首,鳥語花香,沁人心脾。整器造型端莊清雅,做工精緻,盒口銜接緊密,色豔質潤,展玩在目,妙趣橫生,可謂精工巧制。

拜盒又稱拜匣或拜帖匣,因拜帖而得名。過去若求禮數周到,拜帖的傳遞便少不了拜匣。其中不僅僅是名帖,凡各種往來的禮帖、請帖、庚帖皆以此傳遞。

百寶嵌工,據《遵生八箋》稱:“如雕刻寶嵌紫檀等器,其費心思工本,為一代之絕。”其做法,有隱起如浮雕的,也有表面平齊,不見起伏的。此件拜盒鑲嵌畫面如浮雕,色豔質潤,方寸之間,圖文清雅,展玩在目,妙趣橫生。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03

明晚期

黃花梨嵌雲石硯屏

27×13.2×37.8cm

此硯屏以黃花梨為材製成,其選料上乘,材質細密、紋理柔美、木色潤澤、包漿濃厚自然。設有兩站牙,下承兩足,足間有一牙板。屏心攢角鑲嵌一片天然雲石。雲石細膩,花紋美觀,狀若群山綿延聳立,峰巒如黛,周圍雲氣繚繞,煙霧靄靄,一派山河氣象,構成一幅灑脫飄逸、氣勢雄渾的山水大寫意。令人遐思萬里。整器光素無工,不多加雕鑿,僅以木色石理取勝,視之沉穩肅穆。天作之木配自然之石,這體現了文人雅士的清賞情趣,置於桌案,有坐窮泉壑之意。

南宋趙希鵠在《洞天清祿集•硯屏辨》中曰:“古無硯屏,或銘硯多鐫於硯之底與側,自東坡、山谷始作硯屏,既勒銘於硯,又刻於屏以表面出之……”傳蘇東坡、黃庭堅二人,因日光或燭光投射墨汁之餘光甚傷目,故制硯屏以擋之。明代以後,硯屏的製作更趨精湛。制者巧妙利用石材,雕作硯屏,可置几案,作陳列擺設,又可置於硯端以障風塵。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04

紫檀琴式鎮紙

30×5×1.5cm

此鎮取紫檀為材,呈仲尼式古琴狀,背承四足。整器光素無紋,以紫檀自然紋理取勝,沉著寧靜,簡易古樸,稚拙中自有幾分文人雅士的天真爛漫之趣。置於案几,可寄情遣性,清新樂志。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06

清乾隆

紫檀描金龍紋掛屏

D: 65.5cm

整件掛屏精選細密的紫檀木製成,以鏟地浮雕之法於正中央分別雕琢出如意蝠紋,四周以西番蓮卷草紋相接,枝葉纏繞翻卷,婉轉伸展,富有韻律。屏芯髹金、赤、褐、黑、綠等多種色漆,繪製紋飾。其中以粗金曲線並捲雲紋樣做圓形開光,開光內繪江崖海水雲龍紋。其正中有一五爪蒼龍盤旋,口吐火球。其身形矯健,雙目炯炯,觸鬚飄揚,五爪鋒利,氣勢威嚴兇猛。蒼龍周身有靈芝祥雲並折枝花紋樣環繞綿連,其身下崇山峻嶺,又有海水江崖,海浪翻卷,波濤洶湧,寓意吉慶平安、壽山福海。開光外飾錦地。整器刻繪細微精妙,施彩華美富麗,紋樣如雲似錦,雕刻深俊,刀法細膩圓熟,線條處理柔和適度,氣勢恢宏又不失精緻。將西洋花卉與中國傳統紋飾密切結合,有“萬福長春”、“萬壽長春”的吉祥寓意。在傳統紋飾的基礎上,既有創新,又能達到和諧統一,具有活潑而嚴謹的裝飾趣味。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08

明末清初

林在峨銘海水雲龍紋端硯

17.1×11.3×3cm

此硯端石制,細膩如嬰兒肌膚,具青花、火捺、蕉葉白、翡翠條及碎凍等精絕石品。硯體厚重,呈長方形。硯面中央處作微凹圓形硯堂,硯堂平坦光素,便於磨墨。硯堂周圍起一圈陽線弦紋為飾,其外環雕刻海水雲龍紋。曲線轉折翻卷,似氤氳浪花飛濺,又似縹緲雲海沉浮,中有一條螭龍捲曲穿梭其間,時隱時現。硯背有大片留白,其餘部分亦如硯堂四周一般飾以海水雲龍紋。配黑漆嵌螺鈿盒。整器造型端莊規整,其雕刻繁複工緻,祥雲舒展自如,福海波濤洶湧,雕琢細如毫髮,九條螭龍姿態各異,顧盼嬉戲,寓靜於動,生動可愛。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硯側有陰刻行書銘文:“董氏善治硯精篆刻,所制古雅渾成,今冬訪閩中,以雲龍研贈餘,得未曾有,洵為席上之珍。 在峨”,並篆書印款“林”,其字跡飄逸遒勁,老道幹練。林在峨銘文中提到的董氏,其精於治硯、篆刻,與閩中有關等信息,結合史料記載,此人或為董漢禹。董漢禹與林在峨、林佶父子所處時代相同,三人俱為閩中人,且皆喜硯、藏硯,林佶亦在其《樸學齊稿》對董漢禹有“善刻印、能制鈕”之贊稱。據《閩中書畫錄》記載,董漢禹,字滄門。其人精於制硯,多有作品進貢朝廷,為黃任所賞識,曾被黃任聘於府中制鈕多年。黃任時任廣州四會知縣,董漢禹在拜別黃任之後回到故鄉閩中,拜訪林佶並贈硯,在峨刻銘文記之。此硯即為董漢禹與林佶、林在峨父子交往的歷史見證。

林在峨,字涪雲,清代福建人,林佶之子。好古工文詞,精行楷或寫意作竹石花卉。著有《陶舫集》、《硯史》。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13

高兆銘洛神圖端硯

18.3×11.7×3.2cm

硯以端石制,石質細膩,色澤泛青紫。硯體為長方形,硯面開大淌池。硯堂平整,靠近硯額處微凹以作硯池。四周琢螭龍紋。硯背以減地浮雕法雕刻洛神圖。洛神一手持松枝,一手背後,駐足回首,顧盼生姿。其衣帶飄搖,足下水浪濤濤。其上左側以陰刻法雕行書款“盈盈漢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羅襪。己亥春暮”,後配“固齋”印款。硯背右下方亦有“固齋高兆”印款。硯身四側銘刻陰文小楷《洛神賦》節選文字。整器造型端正大方,硯背洛神婉約清秀之像配以硯唇上螭龍紋之婉轉曲折,方中見曲,簡繁有度,於渾樸大氣中見精巧。配日本棉袋、桐木箱。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高兆,字固齋,號雲客。生活於康熙年間。福州清侯官(今福建閩侯)人,著有《續高士傳》。工文翰,書工小楷、行書、平生嗜硯,收藏甚多,大多石質細潤,做工考究,實屬佳品。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曾與友人同遊端溪,撰《端溪硯石考》一文,對老坑石品做了詳細的描述,是一篇很有價值的文獻。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20

清早期

柞榛木獨板翹頭帶託泥案上案

44.8×15.1×10.5cm

案以柞榛木製,案面平整,兩端嵌入小翹頭,靈動飛揚,邊抹打漥,至底起窄線,牙頭鎪成捲雲式,以夾頭榫與腿足相接。腿足方材,下承托子,兩側腿足間裝橫棖。整器樸質簡練,雅緻可觀。小案雖非大器,但榫卯嚴謹考究,標準明式做法,造型秀美悅目。歷經多年傳承,保存完好,盡顯文人生活意趣。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21

清早期

黃花梨小案上幾

33.6×16×11.7cm

幾以色澤優美的黃花梨為材,案面格角攢框板,紋理細密美觀。案面垛邊及橫棖、腿足皆方材打窪,採用裹腿做法。此器尺寸小巧,當為案上小几,卻是小器大作,工藝極為考究,耐人尋味,可玩可賞,亦可置之案頭擺放心愛文房雅物。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24

清早期

紫檀詩文筆筒

D:17.7cm/H:18.5cm

筆筒以紫檀為材,呈直筒狀,口微侈,腰略束。筒身外壁以陷地淺刻法雕折枝花鳥圖並配以詩文。制者以刀代筆,雕琢兩枝傲梅交錯斜出,老幹虯曲,梅枝遒勁幹練,枝頭梅花飽滿,或凌寒而綻,或含苞欲開。枝頭有一隻禽鳥,圓碩肥潤,毛髮細緻入微,線條幹淨細膩,一派生機盎然之象。梅花旁側有陰刻行書詩文:“藉此一枝殊雪,函禽聊惜羽毛,若非性甘冷落,安新夢永清高。舜江王若芳”,並“玉斧”、“王若芳印”兩枚篆書印款。整器造型簡約雅緻,包漿瑩潤,以特有的自然紋理取勝,簡潔流暢。其刀法老勁,書法秀媚,婉轉自然,置於案頭,文氣雅意頓生。

王若芳,又作王永芳。清初嘉定竹人。金元鈺《竹人錄》中記載曰:“王永芳字玉斧,自署舜江,工鐫字,墨守蘇文忠清勁灑落。”嘉定竹人陰刻文字,清前期所作者字體較大,清代中期日漸趨少,其他地區則有不少擅長篆刻的文人或印人以業餘之姿參與竹刻藝術之創作,其所陰刻文字多偏小字,此時已不易覓得如王若芳般大字深刻之文。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26

清早期

硬木有束腰馬蹄足涼榻

189.8×70×52.5cm

此榻硬木製成,木質細密堅硬,包漿自然瑩潤,造型簡潔古樸,優美雅緻,色澤幽靜沉寂,有束腰,直腿,內翻馬蹄足。整體工藝精湛,繁簡相宜,剛柔相濟,典雅氣派,保存至今,仍完好無損,實數不易。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紀伯倫丨書齋陳設——文房傢俱專場

4833

清早期

雞翅木圓角櫃

86×43.5×144cm

此圓角櫃以雞翅木為材,櫃帽噴出,有栓杆。櫃門面心獨板,紋理細密耐看,面頁捶打成弧面以配合混面門框。底棖下安光素的刀牙板。

圓角櫃是中國傳統傢俱中最精巧優美的設計之一,造型上小下大,四足下舒上斂,側腳顯著,這種設計使其線條利落清爽、平衡穩固。因圓角櫃造型上小下大,呈“A”字形,故成對陳設中間有一道斜斜的縫隙,單獨擺放反而更有韻味。


藏品送拍點擊右上角“關注”私信“輸入”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