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自救之路能指望區塊鏈嗎?

全文共2929字 3分鐘可讀完

滴滴的自救之路能指望區塊鏈嗎?

2018年5月和8月,三個月內,前後兩名女性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發生後,滴滴被監管部門以及超過15個城市的交通監管部門約談。並且態度嚴厲,從此前的罰款措施轉向了下架APP的嚴格懲罰措施。

重壓之下,滴滴出行道歉,發佈實施七大整改措施。

乘客遇害事件引起人們的譴責之餘,更多的是對滴滴一直以來面對安全隱患不作為的憤怒與質疑。

但是在此之前,滴滴不止是順風車業務出現安全問題,旗下包括快車、代駕、出租車等業務相繼爆出不同問題。


女模特坐快車被毀容

今年7月底, 北京一位女模特乘坐滴滴快車遇車禍毀容,事後發現肇事司機年齡竟然為64歲,但是平臺顯示的註冊司機是一位30歲左右的年輕男子。受害者稱,事發後聯繫過滴滴客服,但是滴滴客服的回覆就跟機器人一樣,只是讓顧客等。

滴滴代駕司機工作期間身亡

今年8月,一位湖南滴滴代駕司機在接單路上發生交通意外後去世,司機家屬發現,此前在滴滴公司培訓時,承諾的120萬元保險,卻變成了1萬元的“保障”。不少代駕司機表示,此前入職時通過滴滴App查看,滴滴向司機承諾的是“意外傷害賠付流程”,之後再看,就變成了“人身傷害保障計劃”。

滴滴為出租車增加調度費

滴滴出行在聲明中表示,出租車調度費機制,是滴滴為鼓勵平臺上的出租車司機在運力短缺時,更積極主動和更好的服務用戶。

實際情況是,滴滴希望提升快車價格以實現盈利,滴滴通過增加調度費的方式,間接提升出租車價格。當出租車難打,同時價格與快車相差無幾時,用戶自然會更多選擇使用快車。

滴滴用戶說:


✎有一次下班打車回家,司機一直問我是做什麼的,是不是一個人住…

我不理會後就開始說一些很流氓的話,我大冬天的穿的像頭熊居然說我發育不錯?

中途我說要下車,司機拒絕,說要把我送到家以後找我玩,當時嚇出冷汗,叫我爸發了語音然後公放出來接我才停車。

✎叫的滴滴順風車,到目的地後,我剛拿了一個放在後排座椅的箱子,還沒有拿完東西司機就開車走了,揹包還在車上,包裡有一個MK和一個CK的包,一萬多的現金還有一臺蘋果電腦和證件。立馬聯繫司機,電話打不通,打給滴滴客服聯繫,客服聯繫司機一直關機。之後報警告知司機在滴滴注冊的車牌,聯繫車主,結果發現司機是盜用的他人的信息,真實的車主根本沒有註冊過滴滴。

✎17年使用滴滴打車時,滴滴平臺經常會提示高峰期間需要長時間等待,可支付調度費用,減少等待時間。如果不支付是打不到車的。有幾次竟然要20多元的調度費用,要知道我從始發地到家也不過20多元錢。之後果斷卸載了滴滴,選擇其他方式出行。

在這些負面事件的影響下,滴滴幾乎所有的業務都遭到了重創。

在滴滴順風車下線,滴滴快車暫停了23:00-5:00的快車業務,此時黑車再次氾濫、出租車亂喊價等現象備受用戶吐糟,各方在吐糟滴滴的種種問題之後也在反思滴滴給社會帶來的便利。

滴滴的自救之路能指望區塊鏈嗎?

滴滴引領了一個時代,共享出行的時代,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受經營、政策等諸多因素限制,滴滴品牌口碑急轉直下。

面對如此情況,大眾的諸多批評譴責並不是想看到一家互聯網公司因此一蹶不振甚至倒下,我們更想看到的是面對重重障礙的滴滴能夠藉此調整升級,破繭成蝶。

區塊鏈為出行帶來新方向

人們習慣使用滴滴這樣的信任中介來完成出行行為,但用戶很少考慮到,你信任的未必真的可以信賴。

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種模式不會一直保持不變,而是會跟進時代,不斷演進,尤其是在現有模式下出現的諸多問題已無解決之道時即會推動技術解決問題。

如今的滴滴,通過互聯網進行信息優化而為需求者匹配較為適宜的出行服務。

滴滴的自救之路能指望區塊鏈嗎?

滴滴藉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成為出行中介及智能調度公司,在目前的情況下,司機與乘客要想建立完全的信任,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在區塊鏈技術的幫助下,這件事就容易得多。但是區塊鏈的出現可能將取代以互聯網技術為依託的模式。屆時,所有的司機和乘客可以直接跳過中介進行點對點交易。

那麼區塊鏈應該如何應用到網約車行業呢?


1、去中心化,無需第三方介入,將會顛覆傳統的網約車平臺的商業模式,未來可能不再有平臺存在,司機和乘客將通過鏈上進行點對點交易和互動,節省成本,解決平臺抽傭問題,合理化配置資源。

2、不可篡改性,區塊鏈在無信任的環境中通過構建共識機制,以此促成乘客和司機的信任關係,促使不同節點之間因無需創造信任而最終建立信任。區塊鏈將乘車過程詳細記錄,並在行程結束後將評價上鍊,而這些記錄無法更改或刪除,並且會跟隨司機或乘客。有不良駕駛記錄或暴力傾向的人將不能夠註冊為司機。

3、公開透明性,可以更好的保證司機和乘客的公平性,使乘客和司機有更多的選擇權利,將乘客和司機的各種信息,身份、價格、評價等信息記錄在鏈,雙方根據信息進行篩選。

具體實施預想

基於區塊鏈的網約車可以建立互信機制,所有的司機和乘客可以直接跳過中介進行點對點交易。

首先,區塊鏈出行可以將所有註冊的司機以及乘客信息收錄起來,並且進行嚴格的保護。

所有司機與乘客都通過區塊鏈相互建立連接。區塊鏈打車將根據乘客定位自動搜索周圍可用車輛,並根據大數據自動匹配最適合車輛。

滴滴的自救之路能指望區塊鏈嗎?

乘客和司機成功匹配後,軟件將會把乘客的身份信息、司機的身份信息、車牌號、行程信息一併錄入並上傳到區塊鏈上,乘客可以獲得查看司機信息的私鑰,同時軟件可自動將乘客的查看私鑰發送給其已設定好的家人或朋友,那麼,乘客的家人就可以運用查看私鑰查詢到這筆交易的相關信息。

整個過程無需平臺干預,自動簽訂協議,結束行程後自動支付,無任何手續服務費用。

在交易完成後,乘客與司機進行互相評價,評價上鍊,為之後的用戶提供參考。這樣的參考數據可以讓用戶更放心的選擇所需要的服務。

如果是這樣,慘案能否避免?


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這樣的技術手段或許可以避免一些事情的發生,例如代駕司機接單路上身亡,平臺承諾的120萬元保險,卻變成了1萬元的保障,可以通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阻止平臺篡改信息。

但是聯繫到最近幾起人身傷害案件本身,犯罪嫌疑人通過偽造車牌,施行犯罪,更有甚者通過不法渠道購買其他車主信息進行營運,使得罪犯信息獲取難度大。

因此匹配車主身份及車輛信息是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的一大關鍵所在。

那麼區塊鏈可以如何利用技術優勢解決身份認證問題呢?

實名身份認證

在辦理身份證時辦理人會留存指紋,相關部門可以將實體身份證件的數據以及本人指紋保存在區塊鏈上。用戶用手機掃描自己的身份證件,應用會把證件信息加密後保存在用戶本地,把數據指紋保存到區塊鏈。

在乘客乘車過程中,通過司機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平臺上驗證指紋以保證司機的有效身份,確認信息可以共享給乘客,這樣保證信息真實的同時也不會洩露司機更多隱私。這一解決方案可以減少因信息造假造成的不幸事件。

結語:


但是人心是最難琢磨的東西,東野圭吾曾說,世上最讓人無法直視的,一是太陽,二是人心。人心一旦生出惡意,便是在與魔鬼同行。

技術發展的不論如何完善,也無法阻止人產生惡念,但是卻能讓善良的人更好地防衛自己!

區塊鏈也許可以解決滴滴出現的諸多問題,但是因為區塊鏈技術的特殊性——去中心化,也許未來將顛覆傳統的網約車平臺的商業模式,未來或將不再有平臺的存在。

滴滴的自救之路能指望區塊鏈嗎?

一家企業的一個選擇,可能會決定其命運,面對區塊鏈的滴滴,是積極探索技術解決自身問題謀求新的發展,亦或是被未來新的企業新的模式取代,我們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