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举行2018年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

10月26日下午,云南民族大学2018年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在致远楼学生活动中心顺利举行。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民语委,云南省文明办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分享会。

云南民族大学举行2018年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


此前,根据《关于印发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建设名单的通知》,我校被列为了2018 年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建设单位。学校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组织了云南民族大学2018年暑期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校32支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小分队均已按计划顺利完成社会实践调研工作。

分享会上,我校团委书记致辞。他鼓励在场学生要多利用假期时间,了解国情、服务家乡、服务社会,躬身实践,传承志愿精神。他表示,今后学校将加大力度,把民汉双语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有效举措推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次民汉双语志愿服务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较具代表性的五支小分队项目负责人依次上台进行了成果、心得分享。

云南民族大学举行2018年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


到场嘉宾还为在2018年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的11支小分队颁发了“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励证书。

云南民族大学举行2018年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


学校将本次实践活动中批准立项的32个项目划分、组建了理论普及宣讲团、教育关爱服务团、美丽中国实践团、国情社情观察团、依法治国宣讲团、文化艺术服务团等服务团,从“民汉双语”“两学一做”“一学一做”、生态文明建设、留守儿童教育、精准扶贫、流动人口管理、民族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开展调研服务活动,活动覆盖的学生人数达一万多人,活动地点涉及云南省共26个地区。期间,多个小分队的活动受到了中青校园、人民网等报道;7个项目进入了2018年第四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评选;8个团队被评为了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赴寻甸调研小分队入选“青春致昆明 筑梦新时代”全国大学生暑期昆明实践专项行动小分队;应用技术学院赴河口“禁毒防艾”小分队入选2018年青少年禁毒防艾宣传暑期志愿服务专项活动小分队等等。校团委等部门还将邀请专家审核后编辑《云南民族大学优秀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并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