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受戒不等於出家

皈依、受戒不等於出家

佛教傳入中國已經將近兩千年,已經和中國文化完滿的融合了。但是許多沒有深入佛法的人仍然對佛教有很多誤解,比如說皈依受戒,那許多人一聽到皈依兩個字,就主觀的認為皈依就是剃度出家或者說類似於小說中說的帶髮修行。其實這都是誤解。很多徘徊在佛教大門口的人,就是被類似的誤解擋在了門外。

皈依不等於出家,說帶髮修行也不準確。皈依只是學習佛法的開始,只是在出家法師的見證下,代表我們開始信仰佛教,而不是說皈依了就必須要放下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放下家庭,放下工作,放下目前的生活等等,更不是說皈依就是出家了。當然皈依後,我們可以根據佛法的教導,逐步放下生活中的不良習慣,逐步遠離煩惱與困惑。很多人教內的人認為三皈依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這個說法也值得商榷,嚴格來說,三皈依也是戒,因為戒是禁止的意思,而歸依三寶後也有三種禁止:

一、皈依佛,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二、皈依法,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三、皈依僧,終不皈依外道邪眾。

簡單說,皈依之後不能做的只有三件事。不能再把佛以外的其他人作為生命的依靠,不能把外道的書籍看作是生命的依靠,不能把信仰外道的人作為生命的依靠。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進教堂,看聖經,和其他信仰的人做朋友,只是要把握住我們生命的依靠是佛陀而不是耶穌或其他宗教的創始人。知道了三皈依的內容,我們就會知道皈依之後,不是要我們一定出家、一定要住寺院、一定要吃素、一定要放下當前的生活、一定要……一定要的只有這三條,其他都不是一定要。

皈依、受戒不等於出家

皈依、受戒是佛法修行裡非常重要的內容,是修學佛法的基礎。我們一般人的內心猶如脫韁野馬,經常會處於散亂甚至放逸、惡念之中。心不會因為屬於“自己”就很聽話,常常是無法自主的。強猛的貪慾、瞋恚煩惱起來,心智矇蔽,往往就做出自害害人的行為來。如果想要克治煩惱,免離傷害,就需要藉助其他的力量,首先就是三寶和戒律。依靠三寶的慈悲和智慧,將我們的心時時收攏,安住在善法和戒律中。我們按照佛法戒律的規範來安頓身心、待人處事,煩惱就會得到淨化,內心就會慢慢清淨,我們對外在的境界才能夠看得清楚,了了分明,面對外在境界的迷惑,才會有念力、定力。所以皈依受戒不是對我們的約束,而是修行的助緣,對我們的身心常處於安定當中有很大的幫助。戒律也類似於紅綠燈,類似於高壓線下的警示,只有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才能保護我們自己不受傷害。比如交通規則,看似約束,其實是對自他及整體的保護,戒律也是一樣,是佛陀大慈悲心的流露,為的是保護個人遠離惡業煩惱、維護僧團清淨和合。清淨持戒,能使人身心安定、煩惱漸息,在戒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修定、開慧。

在家人皈依三寶後,進一步可以受戒,根據自身的因緣條件可受持滿分或不滿分五戒。就是說我們可以受持五戒中的一條、兩條都可以,或者五條都受也可以。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受持五戒的功德很大,超過一般的善行,弘一大師編集的《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五戒》說:“經雲:有善男女佈施滿天下眾生,四事(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供養,盡於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類通情、非情境故也。……由戒故,施得清淨也。……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利,惡求多求,故使來世受不淨果,如牛羊豬狗,衣食粗惡。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須具足持守的,否則就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戒律的根本精神在於防非止惡,就是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五戒具體的開遮持犯,還會再起一篇來具體說明。

皈依、受戒不等於出家

講了那麼多,歸根到底,佛講的所有理論也包括戒律,都是把我們引向解脫的,唸佛也好,打坐也好,誦經也好,持戒也好,所有的修行方式都只有一個目的,修我們的心,讓我們斷除煩惱趣向解脫。所以我們要把修行落實到行持上,用佛法戒律的智慧改變自己的觀念,改變自己的習慣,改變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的起心動念,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