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正能量缺失?這樣下去,中國將出現更多「小悅悅」悲劇!

社會正能量,其實是人們對於社會倫理道德狀態的一種期許。透過一個個感動人心的故事,見證人間大愛與真善美。

當大家開始懷疑社會正能量的缺失時,反映出人們對當下一些社會現象產生了失望之情,人心不古,道德淪喪。

"倉廩實而知禮節"。在社會物質發展充足後,需要更多關心的就是人們精神生活。物質與人文協調發展,兩條腿走路,社會才會發展得更好。

1.社會正能量缺失重要因素——媒體對於"彭宇案"的報道

對於社會正能量的缺失,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估計就是"老人倒下無人扶"。然而對於這一現象,追根溯源可以到2006年的"彭宇案",雖然已經十多年過去了,可能這一案件的影響還一直影響至今。"扶不扶"問題甚至成為了一個社會難題。

社會正能量缺失?這樣下去,中國將出現更多“小悅悅”悲劇!

回顧"彭宇案"的一些經過,我們可以發現社會缺乏正能量的一些原因。

當年一些媒體一邊倒地將彭宇"人設"為被冤枉的"好人",畢竟"好人蒙冤"的劇情要比"撞人該賠"的現實更加能夠撬開讀者的眼睛,撩動他們互動的慾望。

在這個互聯網發展,信息快速更新的時代。媒體往往忘記了初心,曾經追求全面客觀呈現事實的媒體,變成了追求速度,追求流量,博人眼球。

只要能夠抓住一個點,能夠撬動讀者的閱讀慾望,對事件真實性的追逐就會放到一邊。

當初《》的標題,媒體明顯在一開始就有一定的偏袒。而作為公信力代表的媒體已經傳播出"扶人沒好報"的信息,公眾自然也開始慢慢接受這一信息,開始跟著媒體輿論的方向走。也開始進行思考,自己以後在生活中遇到有人摔倒,是不是應該上去扶?

心理學上面有一種心理現象叫做首因效應,說的是人們往往會因為一件事情,從而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

社會正能量缺失?這樣下去,中國將出現更多“小悅悅”悲劇!

而"彭宇案"的產生的首因效應影響深遠,首當其衝的就是,生活中不要做好人,說不定扶了人還不會有好結果;另一方面就是,現在社會上碰瓷的人很多,特別是一些老年人,這也導致社會上開始流行了一種說法,"老人都變壞"了。

"彭宇案"報道帶來的更為負面的影響在於,社會上真的有人開始模仿碰瓷,並有人以此作為專業。

有了媒體對於"彭宇案"報道的先例,首因效應形成後,隨著時間的沉澱,公眾的行為也會參照這個案例,慢慢發生一些改變。

"這又不是我碰倒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得小心點,說不定就是訛人的"······人們不再熱衷於助人為樂,更多的是選擇性迴避。

中國社會正能量的缺失,可以說媒體對於"彭宇案"的報道成為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開頭。

2.社會正能量缺失帶來的影響——出現了更多的"小悅悅"

2011年,2歲的小悅悅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位路人視而不見,就這樣,一位2歲的小孩就這樣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2017年,河南一名女子被出租車撞倒之後,無路人施救,隨後又被第二輛車碾壓致死。

社會正能量缺失?這樣下去,中國將出現更多“小悅悅”悲劇!

2011年的"小悅悅事件"已經夠令人震驚了,本來以為一位2歲孩童的生命能夠喚醒國人的麻木不仁,沒想到幾年後,"小悅悅事件"竟再次重現。

社會正能量的缺失,帶來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逝去,更是我們的社會成員的麻木不仁。

正如"郝建"在小品《扶不扶》中所說的,"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

而現在,我們的人心真有倒下而扶不起來的跡象。小時候還主動熱心的扶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而現在我們見到老人,是儘可能的敬而遠之,避之不及;小時候我們相信助人為樂,現在我們更可能堅信除了我們自己的事情,別人的事情與我無關。

社會正能量缺失?這樣下去,中國將出現更多“小悅悅”悲劇!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社會一直關心的都是經濟的增長,認為只要實現了經濟增長,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甚至道德問題。追求經濟增長導致個人、公司、政府不要在意其他任何可能阻礙經濟增長的事情,比如孝敬父母、維持社會公平、保護生態等等。

在一味的社會增長後,我們的社會開始失去了對社會人文道德的維繫,社會正能量也開始逐漸缺失。

人們可能寧願花300塊錢請保姆照顧父母,也不願意丟掉自己每天1000多元的收入陪伴在父母身邊一天。對自己的親人尚且如此,那麼,在其他的陌生人遇到困難之時,又會有幾個人願意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呢?

企業追尋利潤的同時,又有多少投身到公益之中?有幾個馬雲?又能有幾家第一時間能夠出現在災區?

社會正能量缺失?這樣下去,中國將出現更多“小悅悅”悲劇!

社會正能量的缺失,將會是我們整個社會發展的災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但是,在物質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我們也更應該注重人文的發展。

如果一個社會全由一些麻木不仁者組成,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就成了一個完全病態的社會,再多的經濟發展也彌補不了人性的缺失。社會想要更好的發展,需要物質與人文兩條腿走路,缺了其中一樣,我們社會也就只能瘸腿前行。

我們害怕"小悅悅"事件的不斷重現,那麼我們也應該更多的從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力量,做到力所能及之事。社會正能量的缺失,可能只是一件"彭宇案"引起,而要重新樹立起社會正能量的氛圍,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悅悅"的教訓。我們希望少一位"小悅悅",多幾位"活雷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