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最保險,禪師開悟後才知道念佛法門是最妙的!


唸佛最保險,禪師開悟後才知道唸佛法門是最妙的!


這個持名唸佛,就是執持六字洪名——佛的名號,來唸佛。執持名號又分出來有聲唸佛,與無聲唸佛。

有聲唸佛,就是我們開靜的時候,大家同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有這個聲音。

無聲唸佛,就是坐著的時候還是專一其心,默默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叫默唸。

唸佛這個法門,在佛教裡是最容易修的一個法門。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兼收。三根就是上根、中根、鈍根。上根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中根就是普普通通的人;鈍根就是很愚痴的人。這個法門也是老少兼收,利鈍兼收。

利,就是聰明有智慧的人;鈍,就是愚痴的人。有智慧的人,修唸佛的法門,也是很容易相應的;愚痴的人修唸佛的法門也很容易相應。所以這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是又省工,又不費錢,是最方便的法門。不但是方便,是方便中的方便,捷徑中的捷徑,就是近路;近路中的近路,這種法門是最妙的法門了。

你不要以為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又有什麼意思。這個意思可就多了,有說不完那麼多的妙處,說不完那麼多的好處。在佛住世的時候,叫正法時代,就是有佛說法,有證果的阿羅漢,有大菩薩,有一切的聖人在世間,這叫正法時代。等佛入涅槃後,這叫像法時代。像法時代,修道的人比較少了,盡著相的人多了;執著造佛像,造種種的佛像,修行人就少了。過了像法時代就是末法時代。這正法是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共兩千年。末法是一萬年。

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什麼叫末法呢?就是法到末梢上,就是佛法就要沒有了;佛法沒有,就是沒有人信佛了,所以末法時代眾生信佛的心就不堅固。在佛住世的時候,人信佛的信心——甚至於他信佛,你想用刀殺了他,說:“你不要信佛了;你信佛,我就要用刀殺了你。”他就寧可你用刀殺了他,他也信佛。這是正法時代,人的信心就有這麼堅固。

那末法時代呢,不要說殺他,你叫他不信,他就不信;你叫他信呢?那很困難的。你們算一算,在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這全人類裡頭,能有多少人信佛?這信佛的人你天天跟他講經說法,他也將信將疑的。你要叫他去看看電影,好不好?他即刻就去了。你叫他去聽經呢,“喔!坐那兩個鐘頭很苦的,聽得也沒什麼味道,沒有看電影那樣好看。”所以這是叫末法時代。信信,他也就向後轉。信了兩天半,沒有到三天呢!他就向後轉了。

他說:“I am very tired.”tried, tired(累了)”,你看!這是末法人的根性,就這樣子。你耳提面命說:“Not too much talking.(別講太多話了!)? Too much talking.”(講話太多了!)你叫他不要做什麼,他一定要做;你叫他要做什麼,他一定不要做,末法時代的眾生就是這樣。

那麼末法,這個法,會滅的,會沒有了。先什麼滅呢?這個《楞嚴經》最先沒有了。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都應該先研究《楞嚴經》。有人懂《楞嚴經》,這佛法就不會滅;有人會念(楞嚴咒),這個世界所有的魔王、天魔外道,就不敢來作怪,來興風作浪。所以(楞嚴咒)是幫助世界人的最妙的一個咒;《楞嚴經》是護持正法的一部最好的經。楞嚴經先滅了,沒有了,楞嚴咒更沒有人會念了,因為太長了。我們這兒有人好像都有一年多了,(楞嚴咒)還念不出來。本來這(楞嚴咒)叫愣半年,那麼在西方就有愣一年,愣兩年,愣三年都沒有楞完的。

那麼(楞嚴咒)、《楞嚴經》先滅了,以後就到最後滅的是《佛說阿彌陀經》,也沒有了。世界上就剩“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在世界上再存在一百年。

在這一百年,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度無量眾生。等到一百年之後,六字洪名又減去兩個字,就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了,就剩四個字。四個字,又等了一百年,這四個字也沒有了。

那時候世界的人最苦了,一點福報也沒有了,所吃的東西就和現在的馬糞一樣的,沒有營養了,吃的東西一點營養都沒有了,你天然的也沒有營養了。無論是什麼吃的東西,比現在那個馬出的那個糞,都難吃的。

那時候,為什麼那樣子呢?就因為人沒有福報了。因為在佛住世的時候,喝的這個水,都比現在喝的這個牛奶,都有營養。為什麼現在的水沒有那麼有營養呢?就因為人沒有那樣大的福報了。

那時候人就像狗那麼高,沒有現在這麼高了。等到那時苦到極點了,那麼又該增劫了。現在是減劫。

什麼叫減劫?減劫就是每一百年,人的壽命減去一歲,高度減去一寸,等減到人壽十歲,身上的高度就像現在狗那麼高。那時候人一生出來就有淫慾心,人一生出來就會殺人,就那麼壞的。但是到那個時候又該增了,也是一百年增加一歲,高度增加一寸。那麼增到八萬四千歲,那真是long life(長命)了。然後再減,減到八萬歲那時候,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出世了。

那麼現在打佛七,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法門,不是容易遇著的。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 ”,你看這唸佛是很容易的;但是能遇著這唸佛的法門,是很不容易的。你們各位想一想,就拿這美國來講,能有多少人明白這唸佛法門?都是說,佛教徒,想要信佛;信佛有的是參禪的,有的是學密宗的,以為這密宗真是不得了的,學密去了。真正明白唸佛法門的是很少的,所以現在我們這兒,是在美國從來沒有的法會。

修行是要天天修行;不是今天修行,明天不修行。守規矩也是一樣的,天天要守規矩;你要是不守規矩,你這就是不合乎佛法的戒律的。這一點每一個人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要注意的,不要馬馬虎虎的。

這個唸佛的法門,老年人也可以唸佛;青年人也可以唸佛;壯年人也可以唸佛:無論任何人,都可以唸佛。有病的人可以唸佛;健康的人更應該唸佛。

為什麼呢?有病的人,你病苦這麼重,因為有業障,應該要念佛來消業障;沒有病的人,趁著你身體健康,正好用唸佛來回向身體永遠的健康。那麼老年人呢?這個路快要走完了,你應該走一條好路,應該唸佛。

青年人,正年輕,前途有無量的光明,你應該念南無阿彌陀佛,你的前途也有無量的光明。所以這個唸佛法門無論任何人,都應該唸佛的。

這個唸佛,行住坐臥都可以唸佛。你行也可以唸佛;住也可以唸佛;坐也可以唸佛;臥也可以唸佛。但是,臥著唸佛,不要出聲念,要在心裡頭念;你要出聲念就不恭敬了。因為你躺著唸佛這是不恭敬的。這一點各位要知道。

最忙的人可以唸佛,最閒的人也可以唸佛。

你不要把唸佛的法門看得簡單,十方諸佛都是從唸佛法門而產生的。現在就是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他們時時刻刻都在唸佛呢!

在以前有一位永明延壽禪師。這一位禪師他先是參禪的,以後就開悟了;開悟了之後,他才知道這唸佛法門是最妙的,所以他就唸佛,念南無阿彌陀佛。

他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就有一道光在他口裡現出來;在這光裡頭就有一尊阿彌陀佛化出來。

所以說:一念彌陀,一念佛;念念彌陀,念念佛。

這個唸佛法門,它的妙處說不能盡,所以釋迦牟尼佛才不問自說,說這個唸佛法門。

在經上說:末法眾生,一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唸佛得度。

但是你要是能唸佛,那就能得度,就能了生死,脫輪迴。所以這個唸佛法門是最妙的一個法門,你不要當面錯過,交臂失之。你不要到了寶山空著兩手而去!

南無阿彌陀佛!

宣化上人:唸佛最保險

這一部《佛說阿彌陀經》的力用,能有什麼力量,能有什麼用處呢?它的力量就是不退,它的用就是往生。你得到往生,就可以不退轉了。

我們人修道,其他的法門都是有一種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為沒有人保險。好像你持咒,持了幾年咒,覺得沒有什麼成就,就停止了,不持了,這就向後退了。或者你念經,唸了幾年,覺得也沒有什麼好處,於是乎就不念了,退了。或者今生你不退,等到來生又退了。今生你念經也很精進,唸咒也很精進的,可是你沒有修行成,到來生,來生就不精進了,就休息下來。為什麼呢?因為“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

不要說你是一個凡夫,就是證到羅漢,你再一入胎,也就把你所有的神通都忘了。菩薩有隔陰之迷,他一經過這個胎,一投胎之後,他也就迷了。若遇著善知識,能指點你怎麼樣修行,這還可以得到覺悟;若遇不著善知識,今生退墮,來生更退墮,就不容易再發這菩提心,所以這很容易就退墮了。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呢,就沒有退了,只有向前精進而沒有退了,能得到這個四不退。

四不退,第一就是位不退,第二是行不退,第三是念不退,第四是究竟不退。

“位不退”: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這個佛位。你到那兒蓮華化生,等那華開了,就見佛聞法,悟無生法忍,不會再墮落了。這叫位不退。

“行不退”:方才講的一般人修行,今生修行精進,來生又懶惰了,不精進了,這叫修行沒有長遠心。等你生到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沒有三惡道苦,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都在那兒說法呢,都是幫助著阿彌陀佛說法。所以生到極樂世界,修行的行也就不會再懶惰了,總是向前精進,勇猛精進。

“念不退”:好像我們人在娑婆世界修行,今天想要往前精進,生出精進的這一念。精進了一個時期,覺得精進很辛苦,沒有休息那麼自在,於是乎就不精進了,生出這個懶惰的念頭來了。這個念就退了,行雖然沒有退,念已經退了。在這短短几十年的過程中,退墮的心比精進的心就多得不得了!這個念就不容易不退。你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晝夜六時都是在那兒說法,你不會有退墮菩提心的這種情形。

“究竟不退”:生到極樂世界,得到蓮華化生,任何的時候也不會再退了──不退落到凡夫,不退到二乘,也不退落到菩薩。

極樂世界,就得到這四不退。所以第四種力用,就是以“往生不退”為它的力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