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戰場上,極少有俘虜處決時進行對抗?1位老兵給出答案

雖然自古以來,很多的戰爭中都提倡優待俘虜,但是屠殺俘虜的事情也並不在少數。有時候,不殺俘虜除了人道主義之外,還是為了能影響其他敵軍投降。

為什麼戰場上,極少有俘虜處決時進行對抗?1位老兵給出答案

不過,殺俘虜當然也是有所考慮的,首先俘虜的敵軍編排到原有的軍隊裡之後,很容易造成矛盾。其次還要防備這些人臨陣倒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糧草物資問題,打仗是很消耗物資的,有時候自己的部隊都吃不飽,哪裡還有多餘的糧食養俘虜。

為什麼戰場上,極少有俘虜處決時進行對抗?1位老兵給出答案

只不過,讓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平時在戰場上廝殺的士兵,當了俘虜之後都便的如此順從了?在歷史上,有很多屠殺俘虜的例子,比如白起曾殺了四十萬趙國的俘虜,項羽也曾坑殺過二十萬秦國俘虜。如此龐大的數量,如果反抗的話也會有勝算的啊,為什麼都要任人宰割呢?

為什麼戰場上,極少有俘虜處決時進行對抗?1位老兵給出答案

當年,二戰期間日本兵確實是不要命,在戰場上相遇連美國大兵都頭疼。但是就在戰敗之後,那些日本俘虜兵變得十分溫順,一點脾氣都沒有。在蘇聯押送日本俘虜的時候,都沒有繳械,但是他們照樣沒有人反抗。

為什麼戰場上,極少有俘虜處決時進行對抗?1位老兵給出答案

關於俘虜為什麼不反抗這個問題,一位曾經上過戰場的老兵曾說,首先就是,在別人都沉默的時候,誰也不敢第一個站出來,因為槍打出頭鳥,第一個站出來反抗的人必死。第二,就是沒有一個強大的領導者,如果普通的士兵站出來可能死了也白死,不會有人響應。

為什麼戰場上,極少有俘虜處決時進行對抗?1位老兵給出答案

所以,俘虜不敢反抗的原因,其實就是一種麻木的從眾心理。失去了領導者之後,就沒有了向心力,軍隊人數再多也是一盤散沙,沒有什麼戰鬥力。“擒賊先擒王”也是這個道理,一般選擇投降的俘虜的部隊,都是領導者決定的。領導者讓打,就算死光也會打,如果領導者說投降,不管有多少兵力也都會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