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OLED持續發力,三星OLED面臨產能過剩,自己作的嗎?

2017年京東方在成都建設的國內首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於2017年10月份正式量產出貨,產能48萬張/月;同時擬投資11.5億元,在昆明建設一條年產能100萬張的OLED面板生產線;京東方A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也已開工建設。

國產OLED持續發力,三星OLED面臨產能過剩,自己作的嗎?

與此同時曾經依賴韓系廠商的國內一線品牌紛紛給出訂單,這大大縮減了LG,三星的訂單量。近期,由於iPhone X的市場表現一直不佳,蘋果有意削減了與三星OLED屏幕的訂單量,要知道三星為了蘋果這個大戶,增開了多條生產線,除了自己,所有的合作的品牌都要為蘋果讓步。蘋果這次縮減訂單量對三星的傷害直接導致了三星OLED屏幕的產能過剩。

國產OLED持續發力,三星OLED面臨產能過剩,自己作的嗎?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OLED屏幕成本高,這點三星諳知。在2017年,三星手機銷量持續下降的情況下,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三星自用的OLED屏幕手機也減少了。種種情況來看,這個佔有全世界OLED出貨量90%的巨頭會慢慢的從壟斷地位一步步退下來。

國產OLED持續發力,三星OLED面臨產能過剩,自己作的嗎?

國內除京東方以外,還有華星光電、 信利以及深天馬,也紛紛加入到OLED市場的卡位戰中。目前國內OLED產能在全球佔比依然與韓國差距較大,2015年國內OLED產能僅相當於全球OLED總產能的9%,機構預計這一數據在2020年將達到28%,屆時我國將成為僅次於韓國的世界第二大OLED供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