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沒有任何藉口——工作激情決定人生成敗,就得永不找藉口

人生成敗與工作激情密切相關。沒有燃燒的激情,不僅不能創造輝煌的事業,人生也會因此而黯淡無光。

擁有燃燒的激情不容易,擁有長久的激情更不易。面對工作中的許多困難、問題與壓力,不少人以各種各樣的藉口放棄了激情,歸於平庸。

要創造永久的輝煌,就應該“剿滅”各種各樣的藉口,讓生命的激情不斷燃燒!

1.要有輝煌的事業,就得有燃燒的激情

如果問什麼是工作的最好動力,毫無疑問是激情。激情不僅能促使一個人去努力創造事業的輝煌,更能促使人體現和創造最大的人生價值。

觀察一下那些成功的人,你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激情飽滿、鬥志昂揚!

我們的一位學員,33歲就已經掌管了一個年銷售20億元的企業。我曾經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回答我:永葆激情。

從工作的第一天開始,每天早上六點三十分,他都會聽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起床。在激昂的樂曲聲中,他對自己說:“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你要用全部的激情去迎接和擁抱它!”無論是巔峰還是低谷,這樣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都給了他勇往直前的勇氣。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的工作狀態是下面這樣的:

工作一年,幹勁沖天;工作兩年,心不在焉;工作三年,混一天是一天。

“工作時間一長,難免會有職業疲勞”、“面對這麼沒有價值的工作,傻瓜才會有激情”……這些都成了他們的最好藉口。

但對生命而言,這樣又能收穫什麼呢?只能是平庸的生活與心靈的煩惱罷了!

重視生活品質的你有沒有想過,工作也需要品質。沒有品質的工作,就像沒有品質的生活一樣,不過是虛度和浪費。而激情,就是提升工作品質最好的途徑。

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在與當代高僧星雲大師對話時,格外提到:鳳凰衛視企業文化的要訣之一,就是從領導到員工都永葆激情。

他生動地表述說:鳳凰衛視是一個“瘋子”帶著500個“瘋子”。

那麼,激情為何對工作有這樣大的價值?他引出一項人類學調查:一項針對世界500強企業前100名和100名以後的CEO所做的情商調查顯示,這些人在智商、知識層次上沒什麼差別,真正的差別在激情方面。根據“情商之父”戈爾曼先生的分析,飽含激情的自我激勵,是情商的第一要素,排前100名的CEO與排100名以後的CEO相比,前者的情商明顯高於後者。

劉長樂還講過這樣一段話:

“小時候我讀前蘇聯小說《船長與大尉》,裡面有兩句話一直記憶猶新:一句是‘探求奮鬥,不達目的誓不甘休’;另一句是‘永遠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出類拔萃不見得就是出人頭地,但在某種意義上講,一個有追求的人就是出類拔萃的人。”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因夢想而實幹。動物只為生命所必需的食物所激動,而人,卻懂得為遙遠的星辰——那毫無功利主義的光線所激動。

毛姆說過:“假如你非最好的不要,十之###能如願以償。這可能是我們做事的因,也是成事的果。”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誰願意一上班就無精打采,誰願意一遇到問題就往後退,我也希望有激情,我也希望創一番輝煌的事業,可問題是,我到哪裡去尋找激情?

有一點需要提醒你:永遠別指望激情主動來找你,激情不來自於外在,而來自於你自己的心裡。

還有很多人對我說:

“我也知道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但我已經這個歲數了,要改變哪那麼容易,還是得過且過吧。”

其實只要你願意改變,什麼時候都不晚。哪怕今天是工作的最後一天,也起碼還有8小時屬於你。

我不由想起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她33歲才進入中央電視臺經濟部工作,對於主持人來說,這樣的年齡已經不小了,但母親一句“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真要想改變自己,什麼時候都不晚”給了她挑戰自己的勇氣。

40歲時,看著鏡中漸漸老去的自己,她內心的危機感和失落感與日俱增。

這時,母親的一句話再次打開了她的心結,母親說:“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會變老,有的人只是變得老而無用,可是有的人卻會變得有智慧有魅力,這種改變,不是最好的嗎?”

這讓敬一丹豁然開朗。心態一調整,工作的熱情又回來了,領導依然把挑大樑的重任交給了她。

就像敬一丹說的那樣:

“年齡對一個人來說,可以是一種負擔,也可以是一種財富。”

別給自己找“年紀大了,幹不動了”、“讓年輕人多幹一點”、“多少年都是這樣,我不想改變了”之類的藉口吧!這世界上有20歲的“老頭”,也有80歲的“年輕人”!

當你缺乏激情,你就未老先衰;當你激情不滅,你就青春永駐!

2.選擇工作,就選擇了不斷“被要求”

我們為什麼喜歡在工作中找藉口?

其實很簡單,我們心中有太多的“憑什麼”!

事情一出現,我們的第一個念頭往往是:

“憑什麼讓我來做?”“憑什麼對我要求這麼高?”

“憑什麼”可能是我們用得最多的藉口。心理一不平衡,行動上自然就會大打折扣,工作自然不會有激情。

但是,除非你不工作,既然你選擇了工作,就選擇了不斷“被要求”。

這世界上有沒有一份讓你拿著高薪,卻對你沒有任何要求,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工作?

肯定沒有。

只要想明白這一點:選擇了工作就是選擇了永遠“被要求”,我們就不會有那麼多借口,而會主動地適應工作,甚至主動地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提起年輕交警孟崑玉,北京人太熟悉了。他被網友稱為“北京最帥交警”,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曾經報道他的事蹟,並配發了評論《奉獻最帥氣》。在評論中有這樣一段話:

“80後交警孟崑玉,讓大家那麼喜歡,就在於他的朝氣和陽光、敬業和奉獻。他愛自己的工作,平凡中揮灑激情,細微處展示青春和美麗,遇事替別人著想,別人也就成了他的‘粉絲’。‘最帥交警’,就是對他的盡職奉獻最時尚的讚譽。”

這就是這位陽光帥氣的“80後交警”在平凡的崗位上熠熠生輝的根本原因。

交警工作並不好做,每天要面對塵土飛揚的惡劣環境,還必須具備很強的應變能力,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處理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

剛開始的時候,小孟一站到馬路上就犯暈,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但他想,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那麼,他是怎樣做的呢?說白了就是一句話:制定最高的工作標準。而這樣的工作標準,並不只是根據單位要求制定,更是他根據崗位與群眾的需要,自覺制定的。

第一,不僅要嚴格執法,而且要“智慧執法”。

對於交警來說,嚴格執法是基本準則,而如果懂得溝通的智慧,往往就能把矛盾降到最低,達到最佳執法效果。

有一次,小孟攔住了一位酒後駕車的年輕司機。剛要處罰,司機的父親從車上衝了下來,揪住小孟的胳膊不讓他開罰單,還嚷嚷說小孟執法不公。小孟一點也不惱,只是和顏悅色地問了一句:

“今天您坐在車上,您兒子開車您放心,明天您不在車上,他喝了酒再開車,您能放心嗎?”

一句樸實的話,深深觸動了這位父親的心。他不僅接受了處罰,還一再謝謝小孟的提醒。

第二,不僅按規定執法,而且想辦法減少違法現象。

按照規定,為了保證道路暢通及乘客安全,北京市地鐵路主路不允許出租車隨意停靠,並設置了專門的停車位,但利用率不高,出租車違章的事情還是經常發生。但出租車司機也有苦衷:“我不知道該在哪兒停啊!”

面對被處罰司機的滿臉無奈,小孟心動了,他利用業餘時間,繪製出一份《宣武區地鐵路段出租車停車位示意圖》,把地鐵口附近所有的出租車停靠點在地圖上標示出來,每次執法遇到被處罰的出租車司機,他都會遞上示意圖。

這一招立即受到廣大司機的熱烈歡迎。宣武支隊馬上批量印製,免費發給出租汽車公司。從那以後,該路段出租車亂停車的現象大大減少。

在工作中,小孟還發現和平門路口兩邊的公交車站牌越來越多,經常有乘客找不到要乘坐的公交車站,有時一天下來問路的群眾甚至能達上百個。小孟就開始對周邊的公交線路進行仔細走訪,在隊裡的幫助下,他設計製作了4面公交線路指示牌,擺放在路口周圍,大大方便了群眾。

第三,不僅當交警,還當“醫生”。

有一次,一位乘客在公交車上突發心臟病,公交車在路中間停了下來,造成了交通堵塞。就在大家手足無措的時候,小孟趕了過來,簡單詢問情況之後,馬上拿出速效救心丸讓她服下。由於搶救及時,這位乘客保住了性命。

事後,一起執勤的同事以為小孟有心臟病,否則怎麼會隨身攜帶著救心丸。

出乎他的意料,小孟說自己並沒有心臟病,但曾經協助救護車將一名心臟病患者送往醫院搶救。從那時起,他就自己買了藥隨身攜帶,萬一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或許能為患者爭取時間。

8年來,小孟隨身攜帶的速效救心丸拯救了5名患者的生命。在他的帶動下,宣武支隊為所有交警都配備了急救箱。

捫心自問,假如我們處在他的位置上,能夠做到他的幾分?

如果抱著“憑什麼”的心理,我們就會給自己找出很多借口:

“遇上那些蠻橫的人,狠狠教訓一通就是了,還講什麼道理!”

“不按規定停車,逮一個罰一個就是了,還用得著畫什麼示意圖!”

“我又不是醫生,管那麼多幹什麼。再說,沒有任何一條規定,交警還要自己掏錢買救心丸隨身攜帶啊!”

但小孟認為:站在交警這個位置上,減少交通事故、消除違法現象是工作的要求和職責!對於那些不講理的人,是可以訓斥一通,但他口服心不服,下次酒後照樣駕駛,真出了事故,造成的可能就是家破人亡的悲劇。如果能夠把話說到人的心坎裡,消除事故的隱患,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小孟的努力並不僅是上述那些方面。

中央電視臺播放過他的報道後不久,又播放了一期詳細介紹他故事的專題《交警我最帥》。當有人問到他幹這些事情怕不怕累、怕不怕煩時,他說:

“我在工作中,總是追求一種被群眾需要的感覺。滿足群眾的需要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只要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就渾身有幹勁,怎麼會怕煩和累呢?”

是的,這位優秀的80後青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不管在什麼崗位,你都不要給自己找任何“憑什麼”的藉口,而要主動去適應崗位,並以最高的工作標準要求自己。

工作,就是不斷“被要求”——人們的需求就是對自己的要求,如何滿足這些需求,就是自己的工作標準,就是自己永葆激情的根本。

正因為人們的需求沒有止境,所以自己的提高也沒有止境,我們的激情也永不會枯竭!

3.永不言敗,激情貴在持續

很多人在順境的時候,心中充滿了激情,但只要一遇到挫折,就會完全變樣。他們通常有兩種表現:

一是以“我不行”為藉口,破罐破摔。不是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而是哪裡跌倒,就在哪裡一蹶不振。

二是以“環境不行”為藉口,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把責任歸結於外部環境,或者說單位不行,或者說上級和同事不行,想趕緊換個地方重新開始。

發現了嗎,在這兩種情況的背後,總有他們不負責任的種種藉口。

而現實是:沒有一個單位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世界永遠不會以你為中心。做任何工作,都會遇到挫折和問題,如果稍有不順心就換個地方重新開始,那麼就算一天換一個工作,也還是找不到工作的激情。

在高峰和順境的時候擁有激情並不難,難的是遭遇失敗的時候,還能一如既往地保持激情。而成功的人,即使在最差的境遇下,也會永不言敗,永遠有向上的鬥志。因為他們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要麼戰勝失敗,把它踩在腳下;要麼被失敗戰勝,讓它壓得無法翻身。

在這些年的培訓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優秀人士,他們同樣遭遇各種挫折,卻沒有找藉口放棄努力,而是越挫越勇,並因此取得巨大的成功。

浙江天台藥業的總經理郭一平就是讓我們難忘的人物之一。他的經歷並非一番風順。從畢業剛參加工作不久,他就遭遇坎坷:由於在工作中表現出色,他成為車間副主任候選人,但是車間主任最終卻讓一個能力遠不如他的親信擔任了副主任,他則被“發配”到其他部門去上班。

遇到這種挫折,有的人可能會深感世界不平,或牢騷滿腹、怨氣沖天,或消極怠工。在經歷了一時的心靈震顫之後,郭一平卻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他的這種狀態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高度評價,到後來,他竟然取代了原車間主任的位置。

這段經歷給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在之後的工作中,他也不止一次遇到挫折,但都保持最好的心態去面對,最終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在談到自己的心得時,他講了這樣一段話:“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挫折可能消滅人的所有激情。但是,當一個人的激情被剝奪時,外在的打擊只是藉口,而真正的原因,是你沒有堅守住自己對生活的信念與愛。”

他進一步闡述說:

“開心也是屬於你,不開心也是屬於你。帶著激情去好好工作在於你,帶著消極心態去應付工作也在於你。我們怎麼能將開心或不開心的根本原因,推到外界呢?我們又怎麼能將喪失激情的原因,責怪他人呢?”

那麼,我們該如何永葆激情呢?

第一,永當自己的發動機。

從郭一平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一點:激情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發自你內心的,它也是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的。只要你願意,只要你下定決心,就可以找出無數種自我激勵的方法。

自我激勵可以說是最合算的東西,它不花一分錢,沒有任何成本,但得到的效果卻往往驚人!

第二,以心境影響環境,不以環境影響心境。

這點與前面一點緊密相關,也是拒絕藉口的重要法寶。

“環境不行”,這是很多人為自己找的藉口。但有哪一個環境是專門為你準備的?

我們無法掌控環境,但可以掌控自己的心境。而且,往往心境一變,所謂“差”的環境也就顯得不那麼“差”了,即使真有不如意的地方,通過我們的積極努力,也能讓它往好的方面發展。

第三,不忘初衷。

相信每個人在踏入職場的第一天,都懷著美好的願望,都有著做出一番成績的激情。但為什麼慢慢地,我們的激情逐漸消退,甚至進入了“混一天是一天”的惡性循環中?

因為,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初衷。你可以好好地回想一下,當自己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是不是滿懷豪情,希望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希望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對別人有幫助的人?

而現在,經歷了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之後,你是否還保持了最初的想法?

在激情消退的時候,不妨多想想自己當初工作的目的,並以此來激勵自己,絕不讓藉口消磨了動力。

第四,把挫折當作成長的“資糧”。

不要老從消極的角度看挫折,它也有積極的作用。一個人遭遇挫折的時候,可以更清醒地認識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並提升自己內在的力量。

著名職業經理人李開復歷經職場考驗後,凝鍊?一句感悟:“挫折不是懲罰,而是學習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