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除了功勞還有什麼確定的排名

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貞觀十七年,當時李世民年邁體衰,開始懷念往事,追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戰鬥歲月。加上當初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眾多兄弟已有數位辭世,還活著的也多已老邁,所以在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命閻立本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命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此後凌煙閣功臣成為唐代豪傑從軍報國功成名就的標誌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主排名如下: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尉遲恭)、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徐茂公)、秦瓊。

凌煙閣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

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除了功勞還有什麼確定的排名

安徽西遞追慕堂(資料)

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除了功勞還有什麼確定的排名

安徽西遞追慕堂(資料)

1、參與玄武門之變的心腹

參與玄武門之變的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張公謹、侯君集、尉遲敬德、段志玄、程知節、屈突通等10人。其中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最堅定的支持者,無論是在起兵之初,還是在玄武門之變中,所以長孫無忌排名第一,而且長孫無忌出力很多,排名第一也無可爭議。

其餘如尉遲敬德、侯君集等也屬於堅定的支持者,所以排名相對都還可以。至於說排名相對靠後,李世民在其他地方也會有補償,老夥計們也都理解。

2、中立的唐太宗手下

李靖、李績、秦瓊並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這三個人各有各的苦衷,秦瓊是否參與玄武門之變還有爭議,舊唐書說他參與了,但是其他史料均沒有記載,從排名來看,秦瓊應該是沒有參與,秦瓊和程咬金一起來投李淵的,程咬金的排名可是在秦瓊前面的,原因可能就是秦瓊沒有參與。

而李靖則是一個非常謹慎而低調的人,不參與朝堂政治,而且李靖的軍功確實很大,軍事才能非常高,李靖是唯一一個可以跟李世民比軍功的人,所以他不需要靠參與政變來保障自己的地位,他只忠於皇帝,誰是皇帝他忠於誰。

而李績則是因為自己的經歷非常複雜,所以參與這些政治活動很敏感,李靖排名靠前很正常,李績倒數第二也是情理之中。

3、其他各個勢力

其他各個功臣有魏徵、劉弘基、殷開山、虞世南、劉政會、唐儉、張亮。

像魏徵就是李建成的謀臣,後來李世民認為魏徵是個耿直而且有用的大臣,於是重用,魏徵和李世民的君臣關係也傳為佳話,其他的人或者跟李世民關係很好,或者很早就跟著李淵起兵,雖然並非李世民心腹,但是對大唐建立都有很大的功勞,其中張亮是李世民的心腹,卻是為李世民做過臥底的,加上本身的功勞,所以排名也不低。

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除了功勞還有什麼確定的排名

安徽西遞追慕堂(資料)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大致瞭解二十四位功臣的排名,但也不能完全概括。排名靠後的人就是立下的功勞少,對唐朝的建議貢獻小。比方說排名最後的秦叔寶,自唐統一後就傷病纏身,沒有其他出戰立功紀錄。唐太宗建凌煙閣畫像時,叔寶已去世5年了。其次凌煙閣只是從太宗對傑出的功臣的表彰和紀念的感情出發而建的,並不是功勞排名冊,也不是武力排名,更不是人品判定排名。我們知道,隋末唐初的虎將,以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尉遲敬德最為知名,到場過的戰役也差未幾,可這些人中只有秦叔寶得到過“上柱國”(特級戰鬥好漢)!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叔寶去世後太宗特命人在他墓前立石人石馬以表彰其生前戰功,陪葬昭陵。當時對墓前塑像是有嚴格規定的,普通人都是禁止的,就是一起陪葬昭陵的其他功臣武將,立像大概也沒幾個吧。這可以看出秦瓊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除了功勞還有什麼確定的排名

安徽西遞追慕堂(資料)

唐朝後,叔寶和敬德成了門神,雖然傳說不一,但說明叔寶是很受人們喜愛的人物。所謂“仁者無敵,勇者無懼!“史書對叔寶的評價正是“勇”字。秦瓊正是我們大眾喜愛的擁有勇敢品質的英雄人物。這是為什麼1千400 年後我們還在評說隋唐英雄的原因。只是演義只注重人物的武力大小,勝敗成績而忽略了人性思想上的高尚品質。誤導了我們對英雄的觀點定位。 演義裡多數把叔寶和敬德放在一起, 按照小說描寫(包括說秦瓊是左天篷大帥轉世,而敬德是黑煞神託生;黑煞神害怕左天篷,不願意下凡,後來玉帝說,那就黑煞神一出,讓左天篷帶三分癆病,這樣兩人就可以殺一個對手;所以小說中也是描寫兩人對戰時秦瓊是帶病和敬德對殺),叔寶武力略高於敬德。正史不可能記載誰高誰低。可也有一些記載可以給我們想象空間:叔寶投唐的第一仗就是大唐抵抗劉武周的入侵。當時尉遲敬德的確勇猛無敵,演義裡說日搶三關,夜奪八寨也不算誇張,攻城略地,很多重要人物還被他俘虜了。當他得勝帶兵經過美良川時,殷開山與秦叔寶在此與他遭遇,兩大名將不可能不交手。可史書沒說,倒是演義裡繪聲繪色的寫出了“三鞭換兩鐧”的故事,指敬德揮出三鞭,而叔寶只用兩鐧就接住了,可見叔寶還勝了一招。 歷史上這場戰爭成了對唐朝多次失敗終於扭轉戰局很重要的一仗,唐軍大獲全勝。叔寶等斬首2千餘級。叔寶因功勞巨大而被皇帝李淵親賜金瓶,派人慰問,獎勵,贈上柱國等。大家可以自己去猜測二位勇將的實力。

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如有其他見解,請在下方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