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有後來的成就,是跟出身農民世家有關聯的

曾國藩為什麼能成就後來那樣的事業,是因儒學信仰離不開的,所以我們一直認為一個人只要精神世界強大,才能在現實世界強大。事實上曾國藩原來也是一位資質很普通的孩子,當然後來有很多人傳說他少年時候多聰穎聰慧,事實上人出了名都這樣,出了名之後大家都會說你小時候天資聰穎,但是現實中哪有那麼多天才。一般來說孩子們差距都不大。但是為什麼,一個資質普通的曾國藩,會後來成就非一般的人生呢,能夠堅定自己的人生的信念呢?

曾國藩有後來的成就,是跟出身農民世家有關聯的

科舉制考試

我們知道明清兩朝的科舉,非常難考,我們聽過最有名的典故就是范進中舉,他一直到考到50多歲,都考瘋了,才考了一個舉人,最低級的鄉試。但是有一個人比范進中舉還不容易,就是曾國藩他爹,叫曾麟書,別看名字取的很有學問,書中麒麟的意思。但是這個考試,可要了他的命,他不要說是參加最低一級的鄉試了,就是取的鄉試的考試資格,就是考秀才這一級,因為必須先考了秀才才能考鄉試,整整考了16次都沒考上,終於考上了秀才。這時候他已經43歲了,實在是考不動了,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我不考了,他就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他兒子曾國藩身上。

曾國藩比他爹強,因為曾國藩23歲就考中了這個秀才,比他爹提早了20年,然後考鄉試,第一次就考上了舉人,所以曾國藩信心大增,隨後背起行囊去參加第二年的會試考試。隨後到了北京,因為要勢在必得,所以曾國藩提前了半年多,就到北京了,還帶足了盤纏,雖然說是他家是農耕世家,但是他爹可是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所以給他備足了盤纏。

曾國藩有後來的成就,是跟出身農民世家有關聯的

兩次會考落榜

在北京,曾國藩畢竟是農民家出生的孩子,也不敢住上星級的酒店,只能找一個特便宜的地方,就是由當地的商會組建的會館,所以曾國藩就住在由長沙人組建的會館,也叫做長沙會館。因為當時的人跟我們現在不一樣,他們重故鄉情,所以來京的老鄉們可以花費很少的錢就可以住宿,就這樣等了半年後,他勢在必得的會試考試,卻給他當頭一棒,沒考上。

可就是曾國藩運氣好,因為平常還要再等好多年,但是碰巧皇太后60大壽為了慶賀,照例增加恩科考試一次,在第二年在增加一次會試,所以曾國藩又多了一次機會,他就沒有回家,繼續留在北京節衣縮食的,又熬了一年,開始參加第二次會試考試。一年後曾國藩這次又勢在必得,結果這次又跟上次一樣落榜了。

說起來曾國藩也算是復讀生了,兩次高考落榜,身上一文不剩,錢全花光了,這要是換在別人身上痛苦的要命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但曾國藩這個小夥子跟別人不一樣,他也很痛苦,他卻痛並快樂著。回到會館收拾收拾自己的行李,按道理該回家,因為還有好幾年才會試,他卻決定不回家,去雲遊天下。

說好聽點讀萬卷書破萬里路,說難聽點就是出去散散心。他打算從山東到天津,順著運河再到江浙再順這長江繞一圈回湖南。但曾國藩畢竟身上沒錢,雖然錢這個東西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是萬萬不能的。所以走了一半,他一分錢也沒了。

曾國藩有後來的成就,是跟出身農民世家有關聯的

他也知道再這樣走,就只能跟著丐幫大部隊走了。所以走到半路過了徐州,實在是沒辦法。曾國藩就跑到江蘇的睢寧縣,去借錢。這個睢寧的知縣叫易作梅,可能跟曾國藩他爹有過交情,這個易作梅看曾國藩談吐不凡,志向高遠就借了100兩白銀給他。要說當時這可不是一筆小的數目,他一個知縣當時的年薪收入才40兩銀子,所以100兩真不是小數目。好歹也是他兩年半的收入。

曾國藩本來想借幾兩銀子回家去,沒想到借了這麼多,一下子覺得自己腰包鼓了,氣也足了,所以要打算,好好的遊山玩水來增長自己的閱歷。就這樣揣著100兩銀子就到南京了,可他到南京沒多久,一下子把100兩白銀花完了。當時的100兩銀子不是什麼小數目,怎麼花的這麼快?曾國藩他可是勤儉持家的人,農民子弟出身,他也不是個敗家子。

後來我們知道曾國藩一生以勤儉自首,不論什麼事都非常節約甚至後來兒子結婚,女兒出嫁都非常節約。但是他唯獨在一件事情上舍得花錢,就是買書。後來曾國藩笑稱自己是書痴,一輩子就喜歡看書,特別喜歡讀書,讀到什麼程度呢?就到晚年都把自己的左眼讀瞎了。據說在帶著湘軍打仗的時候,無論多麼兇險,今天寫好遺書明天準備死了,別的東西都可以扔了,但是書一定要留著自己身邊,死了也要帶著書。

所以他為什麼在南京把100兩銀子花掉呢,就是因為他在一家書店裡看到了一整套金刻板的23史。那個時候還麼清史稿。他非常喜歡,問題是這一套23史剛好100兩白銀子,你說這麼貴!曾國藩家庭也不是多麼富裕還是向別人借了100兩銀子,是要還的,一般人絕對不會這麼衝動,可是曾國藩就非一般人,一衝動花了100兩銀子把這套書買了回去。

曾國藩有後來的成就,是跟出身農民世家有關聯的

曾麟書的家庭教育之道

曾國藩不僅考試失敗,還欠了一大筆債務,還頃刻間花光。後來曾國藩到了家門口後悔了,猶豫了,兩次會試沒考上花光所有的錢,這就本來就沒有臉見人,然後又接了別人一百兩銀子又把這100兩銀子又花完了。本來家裡就不富裕他爹是私塾先生,本身賺不了多少錢。此刻曾國藩猶豫不知道回家怎麼交代,但是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回到家,然後給他爹一五一十的說考試怎麼失敗了,然後怎麼去借錢,買了一大堆的書,說完站在那裡等著他爹臭罵。

可結果曾國藩他爹還真不是一般的爹,雖然科舉考試不怎麼樣,但是教育孩子還真不一般,等曾國藩把話說完後,他只平淡淡只說了一句話“借錢買書是好事,我樂於提起償還債務,但是希望你不要忘記買書的初衷,細心研讀,這樣借來的錢就不算是白費。”就這樣的一句話,至少在現在家庭教育上有三點值得稱道,

第一、他的兒子是去參加科舉考試,兩次沒考上,這也算是曾國藩人生重大的挫折失敗。其實曾國藩當時心裡最痛的也是這一點,但是他爹竟然隻字沒提,只說了買書的事情。這叫四兩撥千斤,一下就把兒子心裡最重的負擔化解掉了。

第二、雖然只提買書的事,按道理曾國藩想,他爹怎麼樣都要埋怨他幾句,因為他借的不是什麼小數目,父親是私塾先生,賺點錢很不容易,要償還100兩銀子的債,就算不罵他恐怕也得說;你借的這也忒多了吧。可結果他爹說;借錢買書是好事我樂於替你償還這債務。一句埋怨都沒有,這是給曾國藩出乎意料的事情,越是出乎意料,越給一個人的心靈巨大的震撼與振動。此後曾國藩後來經常回憶這段事,使他這輩子喜歡讀史書,喜歡讀書的開始的起點。

第三、曾麟書不僅沒埋怨孩子,而且在這孩子心靈很忐忑的情況下,說出了一句最關鍵,教育孩子最關鍵的話就是“你別忘了,買書的初衷是為了讀書,而且要細心研讀持之以恆。”這句話很重要,事實上這句話說中了我們生活中大多數的人的毛病,很多人都喜歡買書,一下子弄好多書回來,其實也讀幾本。所以曾麟書就這麼悄悄的一句話,卻樹立了曾國藩一生的讀書習慣。

曾國藩有後來的成就,是跟出身農民世家有關聯的

無一日不讀書

當他爹說完這句話轉身走了,曾國藩站在哪裡,突然跪下來,仰天發誓,我要不把這套23史認認真真讀完,我作為一個儒生,我就是大不孝的畜生。他發了個毒誓。

所以說有時候當爹的別凶神惡煞的對這孩子大叫,有時候平平淡淡的一句就對孩子的影響重要的多,這也是我們讀曾國藩的家訓的意義何在。

此後兩年曾國藩每天讀幾十頁的書,沒有一天間斷,而且做筆記,認認真真把23史全部讀完,但是畢竟他爹為他償還債務,所以曾家這兩年是過的非常苦。隨後會考試時間開始了,曾國藩就赴京趕考,就憑著堅強的信念,一個出生農村小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兩年苦讀終於成為曾家歷史上第一個考中進士的人。後來也成為了清朝後期第一大臣,也是開啟洋務運動的第一人。

曾國藩有後來的成就,是跟出身農民世家有關聯的

耕讀傳家

當然我們會奇怪,增麟書這個私塾先生,怎麼會培養曾國藩一生的讀書習慣呢?

其實這也是得益於曾麟書的爹,叫曾玉屏,後來對曾國藩影響很大。他年輕的時候是個紈絝子弟,後來在一個集市上,被一個長者恥笑了兩句,說他無知,所以這個人生就差一個契機,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人生是輝煌的,因為就差一個契機。這個長者兩個字無知,讓曾玉屏從此痛改前非,洗心革面努力的發家致富,最終成為當地的一個小富戶。

但是問題是曾玉屏他沒讀過書啊,雖然家裡有點錢了,但是沒讀書家裡在怎麼旺業旺不到哪裡去。所以曾玉屏發下宏願“此後從我這一代起,我們曾家要耕讀傳家。”所以他傾盡所有培養自己兒子曾麟書考科舉,結果兒子培養不出來,就培養孫子,把孫子培養出來。後來曾國藩教育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孫子的時候,始終是以曾玉屏的耕讀傳家為家訓之首。

所以曾國藩經常說“我不希望我們曾家代代都有錢,有錢未必是好事,我只要求每一代必須有秀才。”這說明秀才是一種讀書的標誌,讀書的種子。所以曾國藩家訓曾國藩認為,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