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雜書過眼錄

2017年雜書過眼錄

過去的2017年,曾給自己訂了個小目標:讀100本書,跑步500公里,登10座山峰。一年過去了,目標基本完成,總結如下:

2017年共讀書100餘本,讀得比較雜,不成系統,大部分是初次讀,少量是二進宮;大部分是略讀,少量是精讀;大部分是紙質書,少量是電子版。

一、歷史是本行,必須讀

讀了20餘本,看似雜亂無章,其實也有線索可循,比如2016年是長征年,所以比較集中讀了長征系列,以往著作,多關注紅軍如何一路衝出敵人重圍,克服自然天險,最終勝利會師的壯舉,對黨內鬥爭基本是一筆帶過,而劉統的《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鬥爭始末》則對毛澤東與張國燾的黨內鬥爭詳加分析,披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讀之令人驚歎。而讀祝勇的《故宮秘境》(6冊)則是因為前期看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覺得意猶未盡,便找來這套小書消遣,沒成想,一口氣六冊全部讀完,《文淵閣》講《四庫全書》的編纂過程;《武英殿》述李自成敗亡;《倦勤殿》談乾隆皇帝的視覺幻想;《昭仁殿》唏噓吳三桂的命運過山車;《壽安宮》裡慨嘆清朝儲君的悲慘命運;《慈寧花園》裡,遙想當年後宮佳麗的寂寞人生。


重點推薦一:李開元:《秦崩》《楚亡》★★★★★

2017年雜書過眼錄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

許多年輕人不喜歡讀歷史,總覺得都是些陳穀子爛芝麻,和現實生活隔膜太遠,哪有東野圭吾的《白夜行》有趣?

哎!非也!

如果我們把歷史都看作一個個待解的謎團,讓我們化身為現代版的“福爾摩斯”,抽絲剝繭,讓曾經淡出人們視野的一個個歷史人物復活,演出一幕幕動人大戲,那該是多麼有趣的事情!

李開元教授就是這麼一個有趣的人,把他稱為歷史學界的“神探李昌鈺”也差不多。《秦崩》《楚亡》就是呈現給大家的兩部歷史探案集。

為了撰寫這兩本書,他不斷重訪當年的名城、戰場、重大事件的發生地。為了“打通文史哲,師法司馬遷”,李開元力求用優美動人的文筆,追尋往事感觸和踏勘古蹟的體驗,復活兩千年前的那段歷史。為此,他還嘗試用推測性的構築,填補歷史的空白。這種創新能否更接近歷史真實?文學和史學,到底誰更真實?

比如書中舉例說秦始皇和漢高祖劉邦彷彿是兩代人,其實只差三歲。讀者看到這裡很自然會有驚奇的感覺。怎麼可能?分明是兩代人嗎?這就是因為我們後來受到書的影響,教育的影響,按照斷代史,認為秦就是秦,漢就是漢,秦始皇和漢高祖不同世界的人。可是當我們做敘事重新排表的時候就不是這樣,排一下就是新的關係。這本來就是一個感覺,歷史的感覺一下子覺得完全不一樣。

年過半百造反也能成功?

都說成名要趁早,那是對大多數普通人說的。劉邦可不這麼看,吊兒郎當了半輩子,也有“出頭天”的機會!他四十七歲起兵反秦時,人生已經過去了大半。他的前半生,都是在戰國時代渡過的,他的人格和思想,與他同時代的人一樣,都是在戰國末年的時代精神中撫育定型的。入秦以後,受到帝國世風變化的影響,一代人的生活環境和精神風貌有所改變,然而,秦末之亂爆發,保留在人們頭腦中的戰國時代的歷史記憶復活。劉邦與同時代的英雄豪傑們一道,恢復戰國,復興王政,承前啟後,復舊革新,一同開創了後戰國時代的歷史局面。劉邦早年的遊俠生涯如何影響了他的一生,使他超越所有風流人物成為漢興之主?

暗度陳倉:古漢水地理與戰役成敗

韓信統領漢軍反攻關中,在公元前186年的武都大地震之前。那時候,漢水是聯通隴西和鄂西的暢通水道,漢水上游地區,舟楫便利,可以沿故道一路靠近陳倉。在這樣的交通條件下,韓信“暗出陳倉”的策略,在糧草和兵員的輸送上不會有重大的障礙。明出子午,暗度陳倉,是韓信指揮的第一場大仗,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由漢中反攻關中的成功戰例。現在看來,暢通的古漢水水系的利用,可謂是天助。四百年之後,諸葛亮也數次從漢中北伐中原,他和韓信一樣面臨秦嶺天險,但是武都大地震之後,漢水分斷為兩條水道,地利之便不復存在了。究竟山水之利如何影響了這兩次重大戰役的結局?這是前輩歷史學家未曾深究的問題。

烏江自刎:《史記》中的口述史

《史記》中的許多記載太精彩,精彩得使人難以相信,《項羽本紀》中所記項羽之死就是一例。近代以來,不少嚴謹的學者懷疑其真實性。《史記》的故事,需要歷史學家從蛛絲馬跡中尋找來源和線索。據李開元教授考證,司馬遷記述項羽之死,源自赤泉侯楊喜後人的講述,楊喜就是當年追殺項羽、並因此封侯的漢軍騎將。司馬遷之女嫁給楊喜的後人楊敞,與楊家是姻親,所以相關的記載應該是十分可信的。由此,我們再回到項羽從垓下突圍的那個悲壯的夜晚,仔細回味每一個細節,“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段歷史更為震撼人心!

所以,回家過年的時候,別嫌老人們嘮叨,那都是活生生的人生經歷,那都是口述歷史的珍貴記錄,何妨耐心聽一聽?


二、遊記是最愛

邊走邊讀,讀了20餘本,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身雖未至,心嚮往之。尤其是前一陣子讀了詹宏志的《讀書與旅行》,更激起了閱讀遊記,積累經驗的想法。比爾波特是老相識了,自《空谷幽蘭》始,他的書,出一本,買一本,毫不猶豫,想想看,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動機,純粹是喜愛中國文化,爬山涉水,探訪文化遺址,怎不令人欽佩?我一口氣讀了《江南之旅》和《尋人不遇——對中國古代詩人的朝聖之旅》兩本書,也長了不少知識。當然,最推薦的還是陳嘉映的《旅行者札記》,一位研究海德格爾的哲學家,研究生畢業,不到三十歲時,跑出去兩個月,遊了大半個中國,寫了一本遊記,文筆之精妙,令人擊節叫好!(已有短書評一篇,不再囉嗦)。馮驥才先生的兩篇遊記《西歐思想筆記》《俄羅斯雙城記》,則反映了當代學人關照異域文化,致力於保存本土傳統文化的一種思考,啟示良多。


重點推薦三:詹宏志《讀書與旅行》★★★★★

2017年雜書過眼錄

《旅行與讀書》是一本沒有圖片的旅行遊記,不提供可以按圖索驥的旅行指南,卻帶有豐富的想象與畫面感。永不止步的前行者詹宏志,總是在閱讀,始終在路上。他的旅行多由讀書而起,十個推理小說般的精彩故事,猶如一場百科知識的腦內衝浪與日常哲思的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納食譜指南引路的攤牌考驗;因盡信書而驚險萬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無力招架唸誦著魯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叢中充滿生命體驗的薩伐旅;在災難過後的巴厘島矛盾複雜的旅人心境……十場夢幻旅,別樣新人生。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代人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總之,讀書與旅行,二者可以相互交織,相得益彰,實在是我們認知多彩世界、豐富人生經歷的最佳方式。

“讀到一本好書,就置換了一次人生”

書於他,是進出世界的入口。據梁文道介紹,詹宏志是臺灣各界皆知的閱讀狂人,他家中藏書四萬冊,每年買兩千本書,一小時閱讀十萬字,還出版了十餘部暢銷著作。他說,當年初入社會,拿到人生第一份薪水,既沒有去享受大餐,也沒有去交情饋遺,卻忙不迭跑去外貿公司,跟老闆商量是否能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求購一套《大英百科全書》。老闆被這位怪怪的青年嚇了一大跳,但半年之後,一套嶄新的書越洋而來。

這樣的情節,大家是否都很熟悉?原來有此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只不過我買的不是《大英百科全書》,而是《金庸全集》罷了。

旅行的意義——“當照顧愈多時,旅行的原始意義——

‘折磨’就愈少了。”

詹宏志說,“等於要把你全身一切對世界的瞭解拿來對付可能有的種種實驗跟考驗,也就是說,旅行的意思是使你離開了你熟悉的支撐系統,必須想辦法在陌生困境裡活動。”

“travel”這個詞來源於拉丁文,原本是一種刑具,所以旅行本來有折磨的意思,“讓身體同陌生環境摩擦、糾纏”;詹宏志認為,現代充滿保護跟照顧的旅行就失去了原意。飛機火車、旅行社、高檔酒店、隨行翻譯和嚮導愈加把旅行標準化、同質化,安全舒適性提高的同時,人們也喪失了同目的地身體接觸的機會。人們要看到巴黎鐵塔並且在下面自拍,才證明自己來到了巴黎。“旅行的身體體驗變成了地標目擊,如果旅行缺少了跟目的地的摩擦,經驗就只好全部符號化,你的經驗用時間表定了,用行程記錄了,用符號記錄了。”

美食——細節的享受

美景與美食歷來相得益彰,我在旅行途中也會經常和同伴按圖索驥去尋找當地美食,但即便再好吃的食物,也不大懂得怎樣去細緻講述。但詹宏志先生顯然不僅僅是位會旅行的“書蟲”,更是位深諳品鑑之道的美食家。最讓讀者讚歎,乃至由讀書而神往的章節,莫過於他對京都美食的刻畫。且看這一段——

“再試一口鰻魚,忍不住要停下筷子嘆氣讚賞。那鰻魚是江戶式的蒲燒,先用木炭素烤,再蒸,蒸透後浸醬汁再烤。因為蒸過,所以軟嫩松化;又因為烤過,不但沾滿木炭香氣,也把鰻魚身中的油脂烤出來,油脂再和醬汁混合,成就那充滿油脂甘甜的味道……”

一萬八千字,對“壽司之神”小野二郎那接連20道壽司的描寫,令人拍案叫絕!建議大家一定要細細品讀,下次在吃日式料理時,也會借用幾句點評,而不是隻會用“Q彈”二字。

最後,權且借用詹先生書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只有一個人生是令人不滿足的,但我們誕生之際時空已定,這個人生也就跟著註定,還有什麼方式能讓我們擴大對實體世界與抽象世界的參與,在我看起來,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讀書時,你固然要融入情景,因而有了另種人生的感受;旅行時,我們也要想盡辦法糾纏地,假裝另一種文化與生活的短暫化身,這也是我不愛“旅行計劃”,也不喜歡“安全旅行”的緣故,如果我們沒有大膽一點,我們永遠只是戴著“家鄉之殼”去旅行的人,沒有接觸異世界,也就沒有短暫的另一個人生……”


重點推薦四:韋力:《覓宗記——佛教八宗一派遺蹟尋訪》★★★★★

2017年雜書過眼錄

“富而好書”的韋力,近些年來,書出了一本又一本,都圍繞著他所熱愛的古書展開:《古書之美》《古書之媒》《得書記》《失書記》……接下來,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古代人文遺蹟,靠著自己的雙腿,走遍全國,一一尋訪、記錄。最早出版的《書樓尋蹤》——古代藏書樓;第二部是《書魂尋蹤——尋訪藏書家之墓》,第三部便是眼前的這部《覓宗記》。據作者介紹,在這一尋墓之旅當中,困難不斷,有的受自身學力所限:要補讀的中國思想、學術、文化方面的書太多;有的來自外界環境:城市化的迅猛推進、地方政府的官僚作風,都常常讓他敗興失望;更殘酷的是,一次偶然的意外,讓深山訪碑的他斷了一條腿。即便如此,他也並不氣餒放棄,而是努力將這一人文尋蹤之旅堅持了下去。對他來說,這不是自得其樂,而是有著大關懷與大抱負:保存、傳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

其實在他之前,有個外國人比爾波特,出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遍訪名山大川,寫出了一部部暢銷遊記《空谷幽蘭》《黃河之旅》《禪的行囊》《絲綢之路》《彩雲之南》等等。外國人尚且如此,中國人又怎能不重視自己的文化遺產呢?韋力先生正是在這樣的想法感召之下,踏上了尋訪之旅。

全書八十二萬字,配有數百張親自拍攝的照片,煌煌千頁,分上下兩卷。

從中國佛教史第一個宗派——天台宗出現開始,中國佛教宗派逐漸增多,隋唐兩朝,陸續形成了三論宗、三階教、唯識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即“八宗一派”。韋力正是按照這一思路,以一宗一派為單元,實地尋訪重點遺蹟。

“佛教發源於印度,傳入中國後,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最終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現實生活中,佛教仍然是一個有生命的團體。中國人民不管信佛教的、不信佛教的,都必須瞭解佛教的真相。”這段敘述出自季羨林《中國佛教史》的序言,韋力引來概括自己尋訪佛教遺蹟的初衷。

他在書中寫道,“雖然佛教是外來教,但它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存在中國的佛教遺蹟,自然地列入了我的傳統文化遺蹟尋蹤體系之內。”

基於此,他閱讀了不少專著,逐漸勾勒出一個立體的框架,而後將書中提到的高僧一一列出,去查找尋訪與這些高僧相關的歷史遺蹟。尋訪過程花了三年。韋力先是閱讀相關著述,而後制定計劃,最後列出尋訪路線,以每程十天的速度,邊訪邊寫,最終成書。他說,“我的寫法既不是寫學術史,也不是完全的遊記,而是兩者結合。”

“原本是高山仰止、遙不可及的高僧,而今鮮活地出現在我眼前,他們的各種經歷,尤其是為了弘法所經歷的各種磨難,以及面對磨難所表現出的那種絕不放棄的勇氣,都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我的尋訪之旅,實實在在變成了洗心之旅。”


三、熱血讀軍事

仗劍走天涯是每個年輕人心中的夢想。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重點推薦五:徐焰:《寫給新一代人看的解放軍戰爭史

★★★★

2017年雜書過眼錄

該書由著名軍史專家徐焰將軍撰寫,被稱為是一本新一代人能看得進、讀得懂、願意讀的通俗解放軍戰爭史讀物。為了備課,我用了兩週時間,認真閱讀並做筆記,對授課不無裨益。該書以解放軍八十五年輝煌歷程為主線,以專題的形式,系統地講述瞭解放軍的建軍歷程、解放軍在各歷史時期為理想而進行的革命、解放軍靈魂人物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全面地分析並歷史地還原解放軍當年能贏得革命戰爭勝利的原因,從中揭示其寶貴的精神實質。該書的最大特點就是始終以問題意識為導向,在篇目編排上獨具匠心:

一 為什麼“揮斥方道”的書生能成功領導革命戰爭?

二 在舊軍隊和暴動農民的基礎上怎樣建軍強軍?

三 為什麼中共第一代將帥要從“青山大學”學會打仗?

四 為什麼抗戰能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雙勝利?

五 為什麼解放戰爭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獲勝?

六 為什麼志願軍在朝鮮能打贏國際化現代戰爭?

七 為什麼革命戰爭鍛煉出的那一代將帥各有超凡特色?

八 為什麼共產黨在隱蔽戰線的交鋒中能佔上風?

九 為什麼解放後的軍事鬥爭都能取得勝利?

十 當年的勝利如何啟迪今人?

文字非常平易近人,有些可以直接拿來入講稿;引用數據詳實、豐富,頗受啟發。其實課堂授課就該如此,始終以問題為導向,打破傳統教材的線性歷史壁壘,聚焦主題,形散而神不散。不過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需要佔有大量材料,真正融會貫通,方能初窺門徑。


重點推薦六:[英] 斯蒂文·朗西曼:《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2017年雜書過眼錄

2017年,註定是世界格局大轉換的一年。由此,讓我想到了歷史上另外一個重要的轉折點:1453年——這一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東羅馬帝國覆滅,奧斯曼土耳其強勢崛起,伊斯蘭文明一時冠絕全球。英國曆史學家斯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453)一書,結構清晰,考據嚴謹,文筆典雅,堪稱佳作。

15世紀,在歐洲,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進行了殊死的較量,雙方爭奪的焦點就是君士坦丁堡——橫跨歐亞大陸的“不死之都”。 整整7個世紀,穆斯林大軍均受阻於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之下。

因為東羅馬人有兩個巨大優勢:

固若金湯的城防體系:君士坦丁堡,從公元330年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主持建成,到1453年陷落並更名為伊斯坦布爾,共經歷了1123年時間,期間至少有23次被圍攻的經歷,這座千年之城也就有了“不死”的神話。

神秘的遠程火器:“希臘火”,其實就是黑海天然油井的原油,拜占庭帝國軍隊在海戰和城防戰中使用,威力巨大。

但是這一次,他們遇上了更為強大的對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穆罕默德二世。

1451年19歲的穆罕默德二世( Muhammad Ⅱ,1432 - 1481 )正式繼位,他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七任蘇丹,是歷史上最尚武好戰的蘇丹,畢生率軍征戰沙場,戰績顯赫,以“法蒂赫”( Fetih ,即征服者)著稱於世。他決心拔除“卡在真主喉嚨裡的刺兒”——君士坦丁堡,實現前所未有的榮光。

一個偉大的統帥:對一個土耳其人而言,穆罕默德二世極其罕見地精通五種外語,能說、能讀、能寫——包括拉丁、希臘、阿拉伯、迦勒底和波斯文,甚至還有斯拉夫文。正如芬雷所說:“他集青年人的英 勇進取與老年人的審慎智慧於一身。”這種結合為他的軍事天才和治國之術構成了智慧基礎,他對居魯士、亞歷山大、凱撒、屋大維、君士坦丁和迪奧多希的傳記都有深刻研究。就象特塔迪說的:他是想征服世界,想比亞歷山大和凱撒以及任何過去的人物更偉大。

更先進的攻城武器:一名匈牙利火炮設計師烏爾班,投奔穆罕默德二世,使後者幸運地獲得了當時最厲害的利器:烏爾班大炮(“土耳其巨炮”或“達達尼爾大炮”)。在當時這個龐然大物令人目瞪口呆,它重達17噸,口徑高達30英寸(約合762mm ),複雜的裝填炮彈需耗時2個小時,最大投石彈重量1500磅。運送這樣的大炮需要用三十輛大車連成一個載具,六十頭牛在前拖拉,兩邊各配200人維持火炮的平衡。

更為重要的是,基督教世界仍然處在四分五裂之中,羅馬教會拒絕給予他們的東羅馬正教兄弟們以實質性的援助,除非承認羅馬的權威。東羅馬帝國唯有孤軍奮戰,死而後已。

1453年的春土耳其人終於開始動手了,先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走了150哩的路程,把烏爾班大炮運抵君士坦丁堡的城下。21歲的穆罕默德二世隨後在聖羅馬努斯(St. Romanus)門的前方豎起了蘇丹大纛,1453年的4月6號正式開始了對君士坦丁堡的圍攻戰。

在被圍困53天之後,千年的基督教帝國被穆斯林踩在了腳下,標誌著歐洲中世紀的結束。當穆罕默德二世踏入聖索菲亞大教堂之後,權勢無常的傷感頓時盤踞心頭,不禁念出波斯詩人高亞的詩句:“千古江山如許恨,百戰英雄奈何樂。”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對基督教世界的重大打擊,穆斯林世界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穆罕默德二世在佔領君士坦丁堡後,決定定都在此,從此君士坦丁堡被易名為伊斯坦布爾,聖索非亞大教堂被改成了清真寺。

不過禍福相依,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逼迫歐洲從農耕文明向海洋文明蛻變,並在半個世紀後,由哥倫布開啟了地理大發現的航海時代,並使基督教文明在世界上日漸強盛,而伊斯蘭文明卻固地自守,失去海洋而日益衰退。世界格局的大轉變就此實現,其改變一直延續至今。

我一向對史詩著作保持濃厚興趣,除了本書之外,還可推薦大家觀賞一部電影《Fetih 1453》,號稱土耳其史上最貴的影片,根據歷史上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戰役改編,規模宏大,氣勢非凡,觀之熱血沸騰,蕩氣迴腸。


四、小說少不了

小說和非虛構紀實作品讀了10餘本,對於身居象牙塔的我們而言,閱讀小說以瞭解社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重點推薦七:村上春樹《奇鳥行狀錄》★★★★

2017年雜書過眼錄

很喜歡村上春樹的隨筆作品,卻一直沒能認認真真地讀他的長篇小說,一來在我心目中,他是一個青春暢銷書作家(《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二來他的長篇小說篇幅都不短,總是抽不出合適的時間沉浸其中。但村上君畢竟是一個職業小說家啊,不讀他的小說就不能真正瞭解他的作品。於是,趁著到武漢開會的機會,帶上了厚厚的一本《奇鳥行狀錄》,打算好好享受一下村上小說的魅力。卻沒成想,一進入閱讀,就迅速地被俘虜了,四個小時的高鐵,一口水沒喝,顧不上吃飯,旁邊坐的大叔也沒空理會,一個人悶頭盯著書本,很久沒有這樣的閱讀快感了,讓我想起了初中時悅讀金庸小說的感覺。

按照譯者林少華先生的話講,《奇鳥行狀錄》是一部真正的鴻篇鉅製,日文版上中下厚厚三大卷,中譯本也有42萬字,煌煌700頁。時間跨越半個世紀,空間遠至蒙古沙漠和西伯利亞荒原。出場人物眾多,紛至沓來而各具面目;情節多頭推進,山重水複,霧鎖雲籠。更重要的是,在這部作品仲,村上完全走出了寂寞而溫馨的心靈花園,開始闖入波譎雲詭的廣闊沙場,由孤獨的“小資”成長為勇敢的鬥士。

這部作品是村上春樹旅美四年多(1991—1995)時間裡創作的,是他花費時間最長、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而寫作的起因則是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中所看到的幾部敘述“諾門坎事件”的書籍,勾起了他對這段歷史的興趣:“閱讀之間,我忽然想到:這正是自己始終尋找的題材。那是一場奇妙而殘酷的戰役。哪一方都沒獲勝,哪一方都沒失敗。圍繞一塊幾乎沒有戰略價值的地方的原本不存在的國境線投入大量軍隊和武器,眾多士兵丟掉性命。”多麼荒謬的決策,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日本近現代史的主要特點。更重要的是,村上切切實實感覺出這樣的歷史、這樣的暴力至今仍在繼續,本能的良知要求村上拿起筆來,書寫暴力,追究暴力,清算暴力,從而減少暴力以至拒絕暴力。

因此,暴力!暴力是這部長篇小說的中心點。有兩條線索交叉穿過:縱線是歷史線,其主軸是諾門坎戰役;橫線是現實線,主軸是一個男人(主人公岡田亨)到處尋找失蹤的老婆。兩條線索都充滿暴力,又都共同指向一個靶心:“Violence, the key to Japan.”暴力不僅在肉體上使人“變成血肉模糊的塊體”,而且在精神上使人淪為“空殼”。歷史在此中斷,真相就此埋葬,民眾無人知曉。民眾知曉的乃是被官方修正液塗抹過的歷史。惟其如此,村上春樹才決心下到歷史的深井,啟封那段充滿血腥味的歷史。歷史不容割斷,更不應忘記!

井是《奇鳥形狀錄》裡的一個主要場景。

井,是一個幽閉的、恐怖的場所。

有水的井能帶來水源,但也能帶來死亡。歷史上不乏有跳井而亡的事例,比如順治帝的愛寵珍妃,就是被推下深井而亡的。無水的井則象徵著枯竭和幽暗。在小說仲,無水之井在的那個宅子發生了多起主人離奇死亡的怪事,是因為水脈斷了。間宮中尉就是在一口無水的井中喪失了生之信心的。岡田又執拗地要在另一口無水的井下,找出失重世界的謎底。

很喜歡間宮中尉在井底得到陽光“寵幸”從而參透生死的描述:“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忽然,某一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太陽光竟如有神靈指點一般颯然瀉入井內。霎時我看清了周圍所有的東西。井內流光溢彩,簡直是光的洪流。面對這劈頭蓋臉的光明,我幾乎透不過氣來。黑暗和陰冷一瞬間被驅逐一空。溫暖的陽光深情地擁攬我的軀體,就連疼痛也像在接受陽光的祝福。置身於陽光的時間裡,我甚至忘卻了恐懼、疼痛以至絕望,只顧目瞪口呆地坐在輝煌的光芒中。”“當我意識到什麼猛然睜眼時,光已在那裡了。我知道自己再次籠罩在壓倒一切的光芒中。我幾乎下意識地大大張開雙手迎接這片陽光。陽光中我淚水漣漣而下,彷彿全身液體都化為淚水從眼中傾流一空,甚至覺得身體本身也融為液體就勢流乾流盡。此時此刻,似乎這裡的一切都渾然融為一體,無可抗拒的一體感。是的,人生真正的意義就在這僅僅持續十幾秒的光照中。我應該在此就這樣一死了之。”(P186

“我以為人生這東西要比正在其遊渦中的人們所認為的有限得多。光芒射入人生這一行為過程的時間是極其短暫的,僅有十幾秒亦未可知。它一旦過去,而自己又未能捕捉其所提供的憬悟機微,便不存在第二次機會,人就可能不得不在無可救藥的深重的孤獨與懺悔中度過其後的人生。在那種黃昏世界裡,人再也等不到什麼。他所能抓到手上的,無非本應擁有的東西的虛骸。”(

P219

據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就非常喜歡這一段描寫,他曾在一次頒獎典禮上高聲朗誦。

這不禁讓我想起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主角總會遇到種種奇遇,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在光明頂秘道中習練乾坤大挪移;《天龍八部》中虛竹在西夏王宮冰窖中的奇遇,其實都是人在極端艱苦自然環境下的潛能的激發,雖然金庸老先生筆下也是雄渾激盪,卻缺少了村上春樹這樣極其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真不知道他是如何獲得這些極致體驗的,據說有記者曾好奇地問他,為了獲得真切的感受,他是否下井呆過,他否認了這種說法,而把它歸結為對自身意識的挖掘。

還有活剝人皮的那段敘述,讓我想起了莫言在《檀香刑》中對凌遲罪犯的描寫,令人毛骨悚然。

這些暴力的描寫,不是為了渲染暴力,宣揚暴力,而是為了清算暴力,反思暴力!就如村上所言:“歸根結底,日本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爭結束後沒有把那場戰爭的壓倒性暴力相對化。人人都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現,偷樑換柱地以非常曖昧的言詞說‘不再重複這一錯誤了’,而沒有哪個人對那個暴力裝置負內在責任。”

顯然,正是這樣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成就了《鳥》這部里程碑式的力作,同時也使村上從一般意義上的流行作家轉變為公共知識分子,從“小資”成長為鬥士。

掩卷沉思,日本有幸有村上春樹這樣的良心小說家,而我們呢?誰來為我們的歷史負責?


重點推薦八:張大春《城邦暴力團》★★★★★

2017年雜書過眼錄

從業之後,工作繁忙,書雖然依舊讀得龐雜,但被視為“無用之書”的小說卻讀的少了,但心中這個“武俠夢”卻依然埋在心底。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套奇書——《城邦暴力團》。

談到《城邦暴力團》,不能不從他的作者說起。認識張大春,是從他的幾本小冊子開始,《認得幾個字》、《聆聽父親》等,讀完便覺此人骨骼清奇,出手不凡,定是一位“碼字高手”、“江湖奇才”,細查來歷,原來在臺灣早已是家喻戶曉的“文學頑童”,張大春的名字便深深烙入腦海。

直到被譽為武俠小說顛覆之作的《城邦暴力團》大陸簡體版出版,820頁的煌煌鉅著,著實也讓人揪心。買還是不買,看還是不看?這都是一個問題。暑假前,想著終於有了整塊的時間可供揮霍,又趁著亞馬遜做活動,便果斷收入囊中。誰成想,“一入春門深似海”,一拿起,就放不下了。

說老實話,這套書是很難讀的。首先,它是一部大部頭,全書58餘萬字,且情節曲折,內容龐雜,上至天文地理,下及奇門遁甲,無所不包,信息量極大。

其次,它是一部炫技之作,有人說張大春是小說家中“武器最齊備的俠客”,在這本書裡,他把十八般武藝全都拿出來秀了一遍,暗語、行話、典故等都沒落下。

再次,它是一部歷史之作。他寫《城邦暴力團》,對近代史的消化了解的程度是非常之深的,深得不得了。寫到最後,大陸撤退的情形,最後一隻船什麼樣人有資格可以上去,什麼樣人沒有資格上去,在船上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娓娓道來,不落閒筆。所以有書友評價張大春是掉書袋,也不為過。張大春自己也承認“閱讀的目的也就是因為有苦感。我們對於閱讀,有時候也是這樣,我覺得它是微苦的,但是,就像巧克力一樣,有的人非吃黑巧克力不行,有的人只能吃可可含量不那麼高的、不那麼苦的。那麼假如我的書裡有一種苦澀,讀者熬過兩個章節,你有接連不斷的快感,說不定你承受不了。”

但這套書確也是極精彩的。首先是文字好。這本書是從一個句子冒出來的:「孫小六從五樓窗口一躍而出,一雙腳掌落在紅磚道上,拳抱兩儀,眼環四象,氣吐三分,腰沉七寸,成一個蹲姿……。」七六五四三二一全在一句話裡,不但有了武俠的範兒,也有了似評書一樣的氣息和吐納。

其次是主題新穎。科幻大師倪匡熱誠推崇《城邦暴力團》是他近十年僅見的「終生小說」,可以終生不停地重覆閱讀的好小說。這故事本身的主題是「逃」,正如張大春在書的題辭中曾經提及,「這是一個關於隱遁、逃亡、藏匿、流離的故事」。所有的武俠小說幾乎都是敘述怎樣成為大俠,除掉一個魔頭,或是恢復武林正義、秩序、法律的過程。而他的故事則是如何逃離武林至尊、白道的恐嚇、光天化日之下救國救民的大計。

再次是筆底暗藏機鋒。《城邦暴力團》的核心價值觀是避世。強權之下,江湖也難逃噩運,識時務者要逃離、隱遁、流離,就像身負絕世武功卻深藏不露的孫小六那樣,否則等來的就是殺身之禍。因此任憑漕幫萬老爺子論才學、智謀、品行、武功,都屬人中之龍,仍然逃不過一死。死前則留下,“廟堂太高,江湖又太遠,兩者本來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勾當。日後誰大言不慚地提什麼救國救民的事業來,便是立身在江湖、心在廟堂的敗類,便是挑起光天化日之劫的災星”的醒世良言。

所以,這套奇書,還是強烈推薦大家讀一讀的,或許讀不完,沒關係,總會讓你有“大開腦洞”的趕腳滴!

張大春,可說是當今文學天下中,少數不甘被“文學廟堂”收編、籠絡、安置的文學大俠,憑其一身武藝,快意“隱遁、逃亡、藏匿、流離”於“文學江湖”中。

壯哉,大春子!


五、散文是甜點

散文類讀了10餘本,主要涉及書話。董橋先生依然熱捧,文字老辣、意境雋永,一副老牌紳士做派,瞭解了不少文壇掌故。梁文道的《我讀》是舊作,主要是學習他讀書選書的眼界和思考。而崔衛平先生的《生活在真實中》則充滿了對集權政治的犀利分析,讓人依舊保持清醒。


重點推薦九:★★★★★

《三峽記》,于堅,孫敏,章東磐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0-1

2017年雜書過眼錄

此書是已經淹沒的三峽的最後的身影。由著名詩人于堅,著名田野調查學者孫敏,著名作家章東磐共同執筆完成。三人花費一年時間採訪調查三峽,終成此心血之書。

自古以來,所有認識三峽的人,幾乎都是從詩人筆下開始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和蘇東坡等詩人出入三峽,不僅只為了旅遊和寫詩,他們都是當時的探險家,是能攀巖爬壁、往來峽谷的真英雄,像柳永、吳文英、姜白石這些“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詩人,想必是一輩子去不了三峽的。

然而,為了建設三峽大壩,原有的很多自然人文景觀,如張飛廟、屈原祠、酆都鬼城等都被淹沒在了水下,長江的急流險灘再也見不到,水面平緩,利於行舟。這既是人定勝天的偉大工程,但也預示著人類改造自然所面臨的巨大隱患。比如,三峽庫區淹沒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原萬縣市,地級)、涪陵市(地級)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產生了數百萬移民。滾滾長江東逝水,他們註定只是“舍小家保大家為國家”的犧牲品,他們註定只是電視新聞上一個轉瞬即逝的雪花點,他們註定只是山水畫外的一聲嘆息。

很遺憾,沒能趕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前遊歷三峽,註定不能體會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

摘錄酈道元《水經注 三峽》一段作為紀念: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重點推薦十:王強《書蠹牛津消夏記》★★★★

2017年雜書過眼錄

一連三天,一口氣刷完了《書蠹牛津銷夏記》,書的作者叫王強,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名字,不過他確是新東方聯合創始人,也是真格基金合夥人。本書是作者凝聚八年心血而成,詳細介紹了作者三十多年來所找尋並收藏的珍本、善本,從內容到插圖、版式,到裝幀,精細詳實。他全部收藏的是英文經典版本書籍,真是讓我佩服且羨慕。同時,也為我打開了一扇認識英文經典書籍的大門。

此書封面採用PU皮+燙金工藝,具有真皮的質感、柔軟的觸感;封面上的浮雕工藝,呈現的是牛津著名街區——高街。封底“小馬圖”採用熱轉印工藝,特別適合製作少量多樣的個性化及定製類商品。技術含量高,成品逼真漂亮。採用的“小馬圖”源於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因作者深愛此圖,特將它印於封底。扉頁採用描圖紙輕薄、半透明,猶如蟬之薄翼,輕盈託舉浮於其上的簡潔文字。捧在手中,如捧美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為什麼要讀經典?王強打了個比喻:“當你踏在高速列車上,速度可以越來越快,但是它必須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玻璃窗必須有減速的視覺效果,人才能夠適應,否則你就暈了,甚至崩潰了。讀經典,有一種減速作用,讓我不暈眩,讓我的心更加‘定’。這是看清現實、深入思考的一個基礎,也是收藏、閱讀抗衡時間飛逝的關鍵。”

走近中年,更懂得閱讀也是一種選擇,一定要儘量的閱讀經典,對於書,買回來為的是吸取書中精華,為的是閱讀,而不是為了擺放家中。

凡物而善用之,

則貴比黃金。

不善用之,

玉亦劣於瓦礫。

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既是我們的幸也是我們的不幸,要接受的東西太多了。不想被淹沒的話,在我看來,抵擋喧囂的現實,情形並有意義地存在的最大捷徑就是:用時間和生命閱讀一流的鼠。正是讀經典,讀那些能夠改變我們生命軌跡的文字,才能讓我們走得更遠,更堅實。

從“書話”寫作看,王強的文字不算出色,他沒有黃裳的清峻、孫犁的雋永、董橋的精緻,更不要說周作人那“佛骨舍利一樣的內蘊”了。但他見多識廣,思維活躍,比起一般的讀書人,更有“生”氣。況且他還有財氣,捨得花大把銀子來買那些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的英語經典初版、善本、簽名本。在他的書中,你可以說是在炫耀,但更多感受到的,是他對書的痴迷,對內容、對設計、對裝幀,書的方方面面的熱愛。比如,他喜歡弗吉尼亞.伍爾夫,過去二十年來,他在世界各地跑,蒐集齊了她出版的十幾部小說、所有散文集的初版本,還包括日記、書信、傳記、同時代人的回憶等等。王強說:“當你把一個自己喜愛的作家的初版本全部集齊放在一塊的時候,你能感受到某種生命的跳動,她活起來了。”再比如,王強還是村上春樹迷(我也是,但還差得遠)。他擁有村上全部小說的日文原版、英譯本、臺灣賴明珠譯本和上海林少華譯本。為了讀懂村上作品,他甚至想開始學習日文。

從終極目的上說,讀一流書,是建造一個完全屬於自己心靈的完整世界的過程。一流書讀得越多,越不會為外在變化的環境所困擾,越不會被內在寂寞孤獨這樣可怖的心緒所打敗。因為一流書籍逐漸在人的心靈裡,建造起一個完全獨立的心靈王國,它可以使你的靈魂的承受力大大加強,完全不再需要任何外力支撐自己的生命選擇及其軌跡。


小結:

曾有一度我對閱讀這個信念產生了動搖:“一天到晚光讀書,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有用嗎?”“就算一個禮拜讀1本書,一個月讀5本書,一年讀60本書,50年不間斷也才不過讀3000本書而已。現在是信息爆炸時代,早就過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年月了,區區千把本書,能有多大用處?”

還是堅持下去吧!對我而言,閱讀這種行為原本就是一所大學校,那是一所為我建立和運營的量身定製的學校,那裡既沒有煩瑣惱人的規則,也沒有分數評價,更沒有激烈的名次爭奪,我能在“堅硬的制度”的重重包圍之下,巧妙地確保另一種屬於自己的“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