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别再被这些话误导了!

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别再被这些话误导了!

平安成都

凝聚社会正能量

传递警界好声音

电影《亲爱的》讲述的是真实存在的打拐故事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一幕

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别再被这些话误导了!

主人公田文军在发现儿子失踪后报警

得到的答复却是

“制度规定,24小时之后才立案”

我们时常能看到以下文字:

“回家再找找吧,人丢了24小时才能立案呢。”

“失踪24小时,警察才能进入调查或立案。”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别再被这些话误导了!

警 方 提 示

当身边有人失踪,只要报警求助,警察都会第一时间处理警情并帮助查找。

如果只是普通的人员走失,不属于案件也就不会立案。

如果帮助查找后出现了失踪人员疑似被绑架、伤害、身亡等情况,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处理求助类警情和立不立案并没有关系。

因此,发现人员失踪,都应该及时报警!

1

2017年2月14日早上,宜兴市公安局民警接报一起失踪警情:14岁的女孩小周在宜兴市某小学门口走失。事发后,宜兴警方立即组织力量开展找寻工作,通过学校的监控查看到小周是从学校门口独自离开,随后沿着街道一路走到城北某超市附近消失了踪影,警方立即通过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体发布小女孩的走失信息,同时,安排辖区巡防民警沿途巡查,当天下午2时许,在城北某小区附近顺利找回了走失女孩。

2

2018年8月13日下午,镇江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称一名老人走失,镇江警方迅速调取路面监控,分析老人走失路线,展开调查走访,并通知正在执勤的路面巡逻队伍开展相关工作,凌晨2点多,终于顺利找到老人。

江苏省公安厅发布的《人员失踪警情处置现场执法标准》中有明确规定:有警必接,对人员失踪的求助或报警,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受理,不得拖延、推诿;有警必查,失踪地点不明或不在本辖区的,受理公安机关应当开展初步调查,查明失踪地或根据报警人陈述的失踪地移送管辖公安机关;失踪地无法确定的,由失踪人员最后居住地派出所负责查找,移送情况及时告知报警人。对于一些情况可疑、可能遭到违法犯罪侵害或处于危险状况的,无论失踪时间是否超过24小时,接警单位都应立即报告指挥中心组织紧急处置。

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别再被这些话误导了!

2016年5月15日正式上线的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是为建立儿童失踪信息发布的权威渠道,用于全国各地一线打拐民警即时上报各地儿童失踪信息,其优势就在于“以快制快”。截至今年5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共发布3053名儿童失踪信息,找回儿童2980名,找回率为97.6%。打开新浪微博,搜索“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即可关注。

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别再被这些话误导了!

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可协助各地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将儿童失踪信息通过新媒体和移动应用终端,推送至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让更多群众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尽快破获拐卖案件,找回失踪被拐儿童。

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别再被这些话误导了!

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对拐卖犯罪零容忍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拐卖儿童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惩治拐卖犯罪分子,切实维护儿童合法权益。

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别再被这些话误导了!

祝愿每个家庭都团团圆圆。

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别再被这些话误导了!

平安成都与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