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獸:在古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形象名片

有一種人表面上風度翩翩,講文明做禮貌,可內心卻極其的陰暗卑鄙。我們靠這樣的人叫“衣冠禽獸”。不過,衣冠禽獸原來不是一個貶義詞。非但如此,很多人還夢寐以求成為“衣冠禽獸”,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雷人,但事實恰恰如此。

衣冠禽獸:在古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形象名片

“衣冠禽獸”起源於明代的官服制度發明者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在消滅蒙元政權,建立大明王朝之後,對文武官員的服裝進行了突破性的改革,在衣服上繡了飛禽走獸的圖案。如果您是文官,那就用飛鳥的紋樣,因為鳥的羽毛有漂亮的花紋,象徵著文采飛揚;要是您是武將,那就穿帶走獸的制服,野獸兇猛,象徵著彪悍剛強。官階不同,採用的禽獸圖案也不同,而且繡的位置也有講究,在衣服的前胸和後背處。這樣大家在官場混就很方便了,不用掏名片,只要看到人,甭管他是正對還是背對你,立馬就知道他官居幾品,自已是該上前點頭哈腰,還是等他過來請安問好。

衣冠禽獸:在古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形象名片

您可能會問了,朱元璋很有藝術細胞嘛,一代開國之君怎麼會對服裝設計這麼感興趣?殊不知在古時候衣冠制度是政治統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朝官員官服上的禽獸形象是有排列順序的,而這一順序就體現出對尊卑秩序的嚴格恪守。就拿文官的官服來說,一到九品衣服上的鳥雖然說是“祥禽”,但還是有優劣區別的。一品是仙鶴,在古人觀念裡仙鶴姿態優雅,是君子的象徵。《詩經,小雅》中就有這樣的詩句:“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仙鶴聲音嘹亮,哪怕是在沼澤深處,很遠沈能聽到它的聲音。用以比喻那些賢達而低調的才俊。在傳統鳥文化中,仙鶴的地位僅次於鳳,鳳是帝后的象徵,仙鶴緊隨其後,成為一品重臣的“形象代言”。而鵪鶉呢,就是一其貌不揚的田間小鳥,它之所以能躋身吉鳥的行列,完全是因為名字叫得好,鵪鶉的“鵪”與平安的“安”同音,所以它就只能給九品芝麻官代個言了。

衣冠禽獸:在古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形象名片

官服上的祥禽瑞獸除了顯示等級尊卑之外,還有教化功能。儒家的倫理道德所強調的“仁義禮智信”都蘊含在了禽獸們的身上。皇帝的親戚功臣像公、侯、伯駙馬的官服上繡有麒麟。麒麟是傳說中極為強大的動物,但它從不採用武力,是仁慈的象徵。五品文官衣服上的鳥叫白鷳。據說南宋滅亡時,大臣揹著年幼的皇帝投海而死,海邊的白鷳鳥在悲號之後也以身殉主了,從此代表忠義。四品文官官服上繡的是雲雁大雁在飛行的時候都是成行的,不會亂了順序,這就代表“禮”。三品文官衣服上繡著孔雀,古人認為孔雀是鳳凰所育,有“九德”,是智慧的象徵。仁義禮智都有了,“信”則體現在二品的錦雞和七品的調的上。由此可見,朱元璋為官服設計的這些禽獸紋樣,不是為了美,而是為了表達君主對臣子的期望和要求。

衣冠禽獸:在古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形象名片

一旦您“ 衣冠禽獸”,就意味著當了官,平步青雲,這原本是個好詞。可是到了明朝中晚期,朝廷腐敗,不少文武官員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就是從那時候起,老百姓看到穿制服的人就心生厭惡,而“衣冠禽獸”也就淪落為貶義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