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濰坊市>昌樂縣 馬宋鎮

馬宋鎮位於縣境東南部,北與濰城區毗連,南與朱漢鎮接壤,東鄰崔家莊、阿陀鎮,西靠喬官鎮。境內東、西、南部地勢較高,多丘陵,北部為平原,白浪河自南而北流經鎮域,水利資源豐富。鎮政府駐馬宋村。全鎮總面積89.1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鎮轄77個行政村,有11767戶,40324人。

馬宋鎮歷史悠久。據有關典籍記載,少昊時期這裡已經有被稱為營丘的聚落,其少昊族團司寇爽鳩氏就居於營丘。夏商時期,這裡是萊夷族居住區;西周時期是姜太公始封齊國都城營丘的所在地;春秋時期,是杞國都城緣陵的所在地;西漢初緣陵改稱營陵,是營陵侯劉澤的都治;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起,漢朝設北海郡及營陵縣,營陵是北海郡和營陵縣治所;隋唐時期,營陵恢復營丘稱謂,是營丘縣治所在地;宋朝有馬、宋二姓同時在此定居,故得名曰馬宋。1948年為馬宋區;1958年成立馬宋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馬宋鎮。

悠久的歷史給馬宋鎮留下了眾多有形或無形的文化遺產。據普查資料統計,全鎮共發現不同時期的古文化遺址20處。

河西遺址現存面積約20萬平方米,有龍山、商周、秦漢等多個時期的文化堆積。龍山文化堆積,大多為商周文化層所破壞和疊壓,斷崖上可見灰坑、墓葬、人骨、獸骨、紅燒土和石刀、石鏃、蚌鐮、陶片等遺蹟遺物。據村民反映,1960年代,曾出土過嵌有石鏃的人頭骨。陶片以夾砂黑陶為主,泥質黑陶次之,極少紅陶和白陶;泥質陶多磨光,油黑髮亮,多采用先進的輪制技術,器物造型別致規整;陶器種類有鼎、三足盆形鼎、盤、罐、單耳杯、鬹、甗等。商周文化堆積最為豐富。地表和斷崖上隨處可見陶片、灰坑、墓葬、房屋、灰溝和陶器、骨器、石器等遺蹟遺物。陶器可分兩大類:一是以夾砂和雲母末為主、陶質較松、顏色不勻、常見黑色斑塊的素面紅褐陶,屬東夷土著族的文化遺存。二是以泥質陶為主、夾砂陶為輔的灰陶陶系,此種陶多呈青灰色,質地堅硬,器形規整,除素面外,多飾細或中繩紋、三角紋、S紋、凸凹弦紋,是典型殷人或周人文化遺存。有些器物與殷墟文化晚期的同類器型相似,時代在商文化晚期,是商文化在晚期傳播到此地的證據;有的則與周人在灃西一帶的同類器形基本相同,大致在周文化的早期至中期偏早階段,應是姜齊東進之時帶來。是從製作工藝到器形組合裝飾都未受土著文化影響的純周人文化。河西遺址多雜的物質文化,為研究考察周人與土著人、商人與土著人以及商人與周人之間相互滲透融合的關係,提供了重要依據。

今馬宋鎮是姜太公始封齊國的都城營丘的所在地。據有關典籍記載,姜太公始封齊國的都城營丘,即位於今馬宋鎮古城村。姜太公在這裡遵循“平易近人,民必歸之”的施政原則,施行“因其俗,簡其禮”“舉賢尚功”“通工商之業,便漁鹽之利”“勸其女工,極技巧,通漁鹽”的政治經濟政策。發展農工商業和海產業,國力不斷強盛。使齊由弱邦發展為具有影響力的大國。

春秋杞國新遷都城緣陵也位於今馬宋鎮境內。春秋時期,杞國經常遭受其它諸侯國的侵擾,周襄王六年(前646年),杞成公向齊桓公求助。齊桓公便率領魯、宋、陳、衛、鄭、曹等國諸侯,在營丘舊地為杞人修築緣陵城,使杞人遷至新都。為保杞人安全,齊桓公還贈送杞國“車百乘、甲一千”(《管子?大匡》)。杞國新都緣陵,同樣位於今馬宋鎮古城村。杞國自前646年杞成公遷都緣陵,其間經桓公姑容、孝公丐等,到前544年文公時遷都淳于,前後長達104年。現營陵故城遺址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另外,據考證,秦朝始皇時期所修的通向膠東的馳道,就經過今馬宋鎮。這裡是秦始皇、漢武帝東巡時的必經之地,古營丘則是他們的駐足之所。


「鄉村記憶」濰坊市>昌樂縣 馬宋鎮


河西遺址

「鄉村記憶」濰坊市>昌樂縣 馬宋鎮


營丘古城遺址

「鄉村記憶」濰坊市>昌樂縣 馬宋鎮


營丘古城牆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